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琅玡颜氏家风/中国名门家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常昭编著的这本《琅玡颜氏家风》选取了家风特色突出、名人效应显著、历史资料丰富、当代启迪深刻的琅玡颜氏家族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家风及家训等探讨入手,对家族兴盛之因、人才辈出之由、优良道德传承之路等进行深入挖掘,并注重立足当代,从历史现象的透析中去追寻那些对新时期家风建设有益的文化营养。

内容推荐

颜氏家族世守先代之训,历代多有名人伟才,这与家族家风与家学有着直接关系。颜氏家族注重家族教育的传统由来以久。在被奉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成书之前,颜氏就已有家族教育理论出现了。仅从传世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如颜含留有族规,被后世称为“靖侯族规”,刘宋颜延之有《庭诰》长文,至北朝的颜之推时更有《颜氏家训》这种有着严整体系的著作问世。唐代的颜真卿亦有整理族谱的功绩,并且留下了有关家族文化评述的文字,宋元以后的族谱修撰亦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继承与子弟教育的内容。全世界颜姓人有300万人。近年来有许多颜氏人热衷寻根追祖,进一步体现了颜氏家族由来已久的睦宗敬祖传统。常昭编著的这本《琅玡颜氏家风》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总结归纳颜子之后颜氏家族家风的发展概况。

目录

前言

一、家风基石:颜渊之风

 (一)德行第一

 (二)博识善思

 (三)安贫乐道

 (四)躬身弘道

二、家风绵延:德才并重

 (一)家风源远流长

 (二)忠臣良吏不绝于史

 (三)学者硕儒世闻其名

 (四)文学书艺光耀千秋

三、治家经典:《颜氏家训》

 (一)《颜氏家训》的成书过程

 (二)切切婆心谆谆诰诫

 (三)《颜氏家训》的垂范作用

四、翰博华府:家风不坠

 (一)由陋巷至府第的华丽转身

 (二)《陋巷志》睦宗收族

 (三)具体而微的《颜氏家诫》

五、颜氏名人小故事

 (一)颜躅拒齐宣王

 (二)颜斐与司马懿的较量

 (三)孝感上苍的颜含

 (四)颜氏不肖之子

 (五)女史割耳鸣冤

 (六)颜真卿慷慨赴难

 (七)颜氏一母三进士

 (八)颜世镛与两张飞机票

结语 以德直家,以才传家

附录

 (一)琅玡颜氏宗子世系

 (二)颜氏家训节选

试读章节

颜回,字子渊,后世省称为颜渊,尊称为颜子。颜子是孔子所称受业通身的弟子之一,为德行科之首,多次得到孔子的称誉。颜渊的言行及人格修养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仁者应具有的风范,被后人视为学习的榜样。历代帝王与后世儒学研究者,在提到孔子时,从不会忘记颜子。颜子被视为七十二贤之首,三干弟子之冠,唐代以前的皇帝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一直沿用至今。“复圣”即取“具体而微”、“圣人复活”之意,即颜子是至圣孔子的再现。

颜子,一生没有做过官,没有什么傲人的政绩,除了先秦古籍中记载的部分言论,连一部独立著述都没有,为什么得到后人的称誉,乃至历代帝王不断追封?那是因为颜子传给后人的主要不是文字教诲,而是由其言行熔铸的一种风神和气度,可称之为颜渊之风。朱熹《近思录》专列“圣贤气象”一节,分别对儒家的三位重要人物进行了描述,他说:“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讲的是青年圣哲颜子的祥和自然之风貌,如春风化雨,令人愿意接受,愿意跟随。颜子给予这个世界的影响应该叫“不言之教”,因为他传递给后人的不是知识与学问本身,而是对待事物的态度。颜子对孔子之教诲不违如愚,对他人自然和气,使后人心感而自化,这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颜渊之风表现在德行、学问、志向、修养等方方面面。颜子是当今颜氏的先祖,他的种种美德、才能、智慧,留给这个家族一笔精神财富。可以说,颜渊之风奠定了其家风养成的基石。

(一)德行第一

人生应追求什么?这是一个伦理思想问题,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探讨过,并提出一种永恒意义的境界,即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业;“立言”,即发表真知灼见的言论为后人追寻。三者如做到其一即可经久不废、百世流芳。这种人生追求早已内化为中国人价值判断的标准,激励着人们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价值。其中的“立德”又是最高同时也最难以达到的境界。颜渊在孔子三干弟子中被赞为德行科第一,是孔子教育后人的榜样,是“太上立德”的标杆。颜渊的思想、人格和言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期待的君子楷模,至今仍为我们现代人所崇敬、学习和奉行。

1、不迁不贰最好学

孔子所赞美的颜渊具备什么样的德行足以为后人榜样呢?首先一点就是他好学的优良品性。当鲁哀公询问孔子弟子中何人最好学时,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不仅表示颜渊是最好学的人,还加以解释,认为他“不迁怒,不贰过”,这是讲他遇到挫折或困难既勇于自省,又善于吸取教训,如此品性是好学者最为可贵的特质。相反,如果一个人仅仅具备某种德行而不好学,则不会成为完人。如孔子在教导子路时曾举过“六言六蔽”之说,指仅做到仁、知、信、直、勇、刚某一个方面,却不能同时做到好学,会造成六种弊端,即“愚”、“荡”、“贼”、“绞”、“乱”、“狂”等,因此修养个人德行一定要与好学结合起来。颜子的好学是与美好的品德结合起来的,所以孔子不止一次地赞叹。

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情绪低落,较少自省,常常不免迁怒于他人或叹息命运不公,这样徒增烦恼,于事无补。如果在遇到不顺时,第一步是自我反省,冷静处理,就不会把怒气迁移到他人身上,不仅不会破坏与别人的沟通,而且也提升了个人的修养,此为“不迁怒”。“不贰过”指的是犯过一次错误,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却不容易做到。一个人如果曾经犯过错误,以后就需要事事用心,时时提醒自己,在对所犯之“过”的反思中提升自己,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做人原则放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P3-5

序言

名门望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深邃而美丽。在这些星辰中,有的转瞬即逝,有的数世而亡,有的却如长明星永恒闪耀。其中最耀眼最长久的那两颗明星就是孔氏家族和颜氏家族。历史最悠久并有着清晰家谱记录的家族,除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家族,再就是颜子之后繁衍下来的颜氏家族了。颜氏家族在时间的延续性上完全可以比肩孔氏,在家训、家教的规模上,家族名人的影响上以及现代颜氏宗亲的凝聚力上,都已远远超过孔氏。孔、颜二族,瓜瓞绵绵,繁衍近百代,是源于其先祖之光耀,更是家风使然。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文化风格特征,如春风化雨般熏染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并一代代相传沿袭下来。人在家族中出生成长,直接接受家族长辈的日常行为训练,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教育也在家族内部完成,可以说古代家族之家风是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是影响儿童处世策略、行为方式的最大因素。能够延续两干五百余年,并且名人辈出、影响巨大的家族,必定有着独到的生存法则、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并坚守着独特的为人处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品格。这就是家风的魅力。

颜氏家族的发展史有明证,线索清晰,其家风的形成和传播与其家规、家训有关,同时与其家族名人辈出有关。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致》篇所讲的“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是这个意思。颜渊生前便以崇高的德行和好学的品质得到孔子及同时期人的赞赏,他的美德及作为为其家族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家风的养成奠定了基石。颜子之后人无不注重德行与才学,在秦汉间一脉相承,由曹魏时的颜盛到东晋的颜含,逐渐树立起了以孝悌为主的家风传统,并由颜含立下族规,从婚姻和仕宦两大方面对家族发展的方向加以制约。南朝的颜延之、颜竣、颜见远、颜协诸辈子弟在历史上各有建树,家族文化得以积累,北齐时期颜之推写下了著名的《颜氏家训》,成为家族内部管理和训诫子弟的经典之作,颜氏家风由此奠定纲要,即以德立家,以才传家,干百年来一直发挥着作用。所以历史上颜家出学问家、出忠臣,对中国历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著贡献。隋唐的颜师古、颜真卿、颜杲卿等历史人物的功绩不仅对家族传承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对社会发展也发挥过重要影响力,标志着家族文化由兴起阶段发展到了全面兴盛期。宋元以后由于颜子不断得到帝王的尊崇,被尊为“复圣”,颜子后人也相应地受到优待,家族地位不断上升,家族文化的绵延传播不绝如缕。自明代嘉靖年间颜子嫡长孙受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以后,颜氏后人与最高权力统治者长期保持着良好互动,颜氏家族成为封建社会最为显赫的贵族世家之一,并编成了世家家族志《陋巷志》。这本家族志,仿照《阕里志》的体例和规模而写成,成为后人敬祖睦宗的法宝。  孔门弟子众多,有三干之说,贤者七十二中就有八个颜姓弟子,世称“八颜”,其中的颜路、颜渊父子与孔子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颜渊自13岁跟从孔子学习儒家学说,从未改变初衷,其好学勤思的精神,居贫乐道的品质最得孔子喜爱,孔子有时亲切地称之为“颜回”或“颜氏之子”。颜氏后人自春秋时期便活跃于政治、文化中,留下了许多闻人达士的典故,历代文人缅怀不已。颜氏虽起自庶支,中经数次起伏,干百年来显示出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生命力旺盛的颜氏家族文化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儒学、文学、史学、小学、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多种领域均有建树,这一方面是先祖重视家族教育理论总结,形之于书面并传承后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本家族内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多位成就卓著的名人,以其行动与言论给予后人以直接影响的结果。颜氏家族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言行与家族教育理论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上享有极高礼遇的帝王公卿、高门贵族众多,却大多不过数代而歇,颜氏家族世守先代之训,历代多有名人伟才,比绵延千年的孔氏家族名人多,比其他数代簪缨的望族历时久,这与其家风和家学有着直接关系。

在历史的变迁长河中,颜氏后裔繁衍生息在曲阜这块热土上,汉魏以后曾因战乱避难多次迁徙,侨居琅琊、建康、江陵、邺城、长安等地,颜氏后裔的主要支脉于五代时期回归山东曲阜并定居。到北宋末年为了生存与发展,长支流寓江南,次支仍留居曲阜,从此形成南宗与北宗两大支派。大江南北颜氏后人不断流迁,现颜姓后人在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有广泛分布,流寓海外的以东南亚为主,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颜姓约有300万人。近年来有许多颜氏人热衷寻根追祖,自发组织各级各类纪念活动,形成规模不等的宗亲联谊会,进一步体现了颜氏家族由来已久的睦宗敬祖传统,显示出颜氏家风固有的稳定性与强大的凝聚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颜氏家族乘坐着一叶孤舟,一路风雨飘摇,有时越险滩,有时遇坦途,苍茫云海闾,那以德行、才学为家族文化底蕴的浓郁风气,鼓动着风帆,化作无形的动力,推进着小舟朝着尽善尽美、天下太平的方向进发!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

后记

六朝以来的高门大族中,颜氏家族并不是处于最高峰的家族。与那些炙手可热的家族相比,颜氏比不上某些家族那样华丽,亦不如某些家族那样尊贵,但其不是热闹一时,而是两干余年一直保持绵长的生命力。他们讲究务实,从不虚谈狂诞,因而在以记载魏晋名士为主的《世说新语》一书中几乎没有颜家人的谈资。什么玉柄麈尾,什么服药行散,皆与颜氏无关,其在无数自视清高的名士之间,独持以德立家、以才传家的务实质朴作风,真正算得上清高自守之姿态。

绵延干百年的颜氏家族文化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儒学、文学、史学、小学、书法、绘画等多种领域均有卓著建树。家族中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与家族教育理论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吴达可《题陋巷志跋语》称:“惟是先圣当年所称陋巷贫室,今在后裔,则为世阀华门。夫世禄之家,鲜克有礼,自古记之,以富贵移人,骄侈灭德,势所趋也。以余耳目睹记,世守先代之训者,几何人哉?乃屈指颜宗,复圣以后,名卿硕彦,节士才贤,代不乏人。”此评论虽有溢美成分,但精辟地指出颜氏作为世阀华门,有两点区别于其他世禄之家:一是家族教育理论;二是名卿硕儒,节士才贤等家族榜样。世上享有极高礼遇的高门贵族,大多如过眼烟云,颜氏家族经历两干余年,世守先代之训,洁身自好,处守正道,勤于治学,翰墨书香,相袭成风。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吗?不正是我们现今社会亟须借鉴的宝贵经验吗?

今天,曲阜复圣庙巍然耸立在苍松翠柏之间,陋巷井旁唐人种植的大桧树,仍枝叶婆娑,复圣殿前的龙柱,仍栩栩如生,两庑肃立,丹墀如新,有关复圣颜氏家风的讨论还在持续进行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琅玡颜氏家风/中国名门家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51021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7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5173546
中图分类号 B823.1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