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南旧事(权威名家名著典藏版)/青少年课外阅读成长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城南旧事》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厄瓜多尔基多城国际电影节赤道奖、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思想奖。

内容推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目录

第一辑 城南旧事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对英子

 后记

第二辑 月是故乡明

 北平漫笔

 虎坊桥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天桥上当记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我的童玩

 家住书坊边

 友情

 思冰令人老

 台北温泉漫写

 秋游狮头山

 相思仔

 爱玉冰

 台南“度小月”

 新竹白粉

 爱与牵手

 竹

 初恋

第三辑 金鲤鱼的百裥裙

 爱情的散步

 爱情像把扇子

 迟开的杜鹃

 冬青树

 玫瑰

 一件旗袍

 小红鞋

 金鲤鱼的百裥裙

 母亲的秘密

 堕胎记

 奔向光明

 雨

 会唱的球

 两粒芝麻

 贫非罪

 萝卜干的滋味

 蟹壳黄

 谢谢你,小姑娘

 母亲是好榜样

试读章节

谢谢你,小姑娘

除夕日的下午,母亲把我叫到厨房,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爱官,再去姑妈家一趟吧!”

“菜不是都买了吗?”我闻见灶上的红烧肉香,纱橱里也好像碗碗盘盘有了几样菜。

自从父亲死后,便靠母亲十指缝缀养活一家人,粗茶淡饭已经很勉强,可是到了年节,母亲却不肯将就,总要四盘八碗地摆上去,先供父亲,然后撤下来回锅热热。我们一年只吃这样一次比较丰美的年夜饭,还要母亲多方操心。这一年,我记得母亲是先派二姐到堂叔家借的钱对付买了年菜,现在又派我去姑妈家,当然除了借钱不会有更好的差事。我们平日事事顺从寡母的心,唯有提到上阔亲戚家,姐妹们便你推我躲,不肯上前。

母亲又温柔地向我说:“傻丫头,还有明天呢,从你二叔那儿借来的二十块,刚够买些菜,明天开了门打发这赏那赏的,事也可多哪!去吧,爱官!”

听到妈末一句话的声音,总不忍违背了她,不得己拖着沉重的脚步到姑妈家去走一趟。进了姑妈家的门,只见老妈子、听差穿梭似的忙,我打开堂屋的门,一股热气扑面,看见桌上椅上摆满了礼品,表妹见我来了头也懒得抬。姑妈正扯了嗓门骂佣人,她没有看见我。我轻轻地喊了声:“姑妈!”她没听见,我待在那儿好难受。老半天,姑妈才认清了我,她说:“哟,爱官你什么时候进来的?这群没用的老妈子……”接着她跟我开了河,她说这样涨那样贵,买这买那花了多少钱,全是她的阔事,我嘴里唯唯称是,心里却盘算着怎么开口向她借钱,临来时母亲教了我一大套好听的话,全用不上了。后来姑妈说够了,才想起来:“你妈你姐姐都好哇?我还要叫她给我织件毛衣呢!”

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我这才赶紧接上话:“我妈好,让您惦记,我妈说……”姑妈一听是借钱,就不像刚才那么高兴了,她虽还是笑,笑得怎么也不自然了。她先向表妹说:“去,看你爸爸那儿有零钱没有?我这儿没有了。”表妹坐在那儿扭一扭腰,表示不高兴去。姑妈没办法,往腰里掏,掏,掏,掏出一张十块钱的票子来,晃了好几晃才递到我手里。接着她又足足教训了我一顿,她说什么要好好用功,才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又说什么要省吃省穿,钱来得不容易,还有什么别学坏,别乱跑,别贪玩等等。我连声答应着,我知道一个穷亲戚向阔亲戚借钱的滋味,我知道该怎么低声下气。屋里暖气开放得太高,妈妈临来时又给我加上一件当大衣穿的棉袍,我热得涨红了脸,耳根都发烧了,这时姑丈从里屋喷足了烟走出来,他对姑妈说:“让爱官回去吧,不早了,她妈回头惦记她。”我如释重负,站起来就往外跑,一股凉气迎脸打来,我舒服多了。

天黑下来,鹅毛雪下着,我的手插在口袋里,紧紧捏着那张票子,怕它失落了似的。我凄凉孤独地走着,脑子里充满了刚才姑妈家里的情景,那些礼物,那暖洋洋的堂屋,表妹那副嘴脸,姑妈的训词……忽然我觉得头有些晕,喉咙也痒起来,是从暖室里猛一出来,吹了冷风的缘故,我靠在街旁一根电线杆子休息了一会儿。对面亮煌煌地是一家糖果店吧?只见里面人影幢幢,该是有不少办年货的人。

我走过街,想在这店里买两个梨润润我的喉咙,顺便给姐姐们带些糖果回去,我手里毕竟有了十块钱,我使劲地捏了一下,它还在。一进店,我低下头向玻璃橱里找标价最便宜的糖果。我的身旁站着一个穿蓝布长衫的人,他的衣服正好遮住了半个柜,我抬起头来看他,是一个戴着玳瑁边近视眼镜的又瘦又高的男人,他正拿着一罐奶粉问价钱,我想站一会儿等他买完再说,我连请人“借光让一下”都不敢说。

这时我见那男人从大褂的襟上取下自来水笔,对老板说:“我今天刚好没有钱了,这钢笔先押在这里,明天再拿钱来取可以吧?”那老板,两手交插在袖笼里,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那男人又说:“可以吧,老板,明天我一定拿钱来,小孩子夜里没有奶吃了。”我的干喉咙里咽了一口唾沫,等着老板的答复,谁知正好照在电灯下的老板的光葫芦头,又摇了几摇。那男人把奶粉罐放下,叹了一口气出去了。

我不知怎么也跟了出去,昏沉沉的脑袋里又幻想着他那句话:“小孩子夜里没有奶吃了。”夜里没奶吃了,夜里没有奶吃了……我忽然停住了脚,喊道:“先生!先生!”随着我把捏在手中的钞票扔在脚底下。那男人回过身来,我指着地下的钞票说:“您的钱掉了!”他犹豫了一下,张开了嘴,可没说话,弯下腰捡起那张钞票——那张还带着我的体温的钞票。随后他说:“谢谢你,小姑娘。”我们两个人表演得都够逼真。

我害羞似的跑走了,回头看那硕长的影子还愣在那里。这时远远近近的除夕的爆仗声开始乒乒乓乓响了起来;我想我该快些跑回去了,母亲还等着我吃年夜饭哪!

P259-261

后记

我曾写过一篇题名“忆儿时”的小稿,现在把它抄录在下面:

我的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记得小时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是怂恿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匣子,里面全是新新旧旧的灯泡,贴几个钱,拿家里断了丝的跟他换新的。到今天我还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看见那人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说电唱机了),提着胜利公司商标上那个狗听留声机的那种大喇叭。我便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被搅不过,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大声喊:

“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街坊的小孩和老妈子。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话叫做“听蹭儿”。我有时大大方方地全让他们进来;有时讨厌哪一个便推他出去,把大门砰的一关,好不威风!

唱话匣子的人,把那大喇叭按在匣子上,然后装上百代公司的唱片。片子转动了,先是那两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早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吱吱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不过因为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还没唱呢,大家就笑起来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更笑得凶,闹哄哄地演出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代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老妈子一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教条。

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的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后来去熟了,胆子也大了,便找个题目——要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郑小秋的“空谷兰”。大戏场里,男女分座(包厢例外),有时候观众在给“扔毛巾把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的,卖玉兰花儿的,卖糖果的,要茶钱的,穿来穿去,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飞茶壶。戏台上这边贴着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字,但是看了反而使人嗓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好”不过瘾。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睡着了。我不明白那时候的大人是什么心理,已经十二点多了,还不许人家睡,坐在她们(母亲或者老妈子)的身上,打着瞌睡,她们却时时摇动你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睡觉?母亲说,一则怕着凉,再则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

多少年后,城南游艺园改建成屠宰场,偶然从那里经过,便不胜今昔之感。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的热闹的生活,那时的社会习俗并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我记得写上面这段小文的时候,便曾想: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这些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儿。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十三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我在父亲节写过一篇“我父”,仍是值得存录在这里的:

写纪念父亲文章,要回忆许多童年的事情,因为父亲死去快二十年了,他弃我们姊弟七人而去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女孩。在我写文多年间,从来没有一篇是专为父亲而写的,因为我知道如果写到父亲,总不免要触及到他离开我们过早的悲痛记忆。

虽然我和父母相处的年代,远比不了和一个朋友更长久;况且那些年代对于我,又都是属于童年的,但我对于父亲的了解和认识极深。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与曰俱增的坏脾气,是因为他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父亲实在不应当这样早早离开人世。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努力,对生活有深厚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多么丰富!他生性爱动,几乎无所不好,好像世间有多少做不完的事情,等待他来动手,我想他对死是不甘心的。但是促成他的早死,多种的嗜好也有关系,他爱喝酒,欢乐地划着拳;他爱打牌,到了周末,我们家总是高朋满座。他是聪明的,什么都下功夫研究。他肺病以后,对于医药也很有研究,家里有一个五斗柜的抽屉,就跟个小药房似的。但是这种饮酒熬夜的生活,足以破坏任何医药的功效。我听母亲说,父亲在日本做生意的时候,常到酒妓馆林立的街坊,从黑夜饮到天明,一夜之间唱遍一条街,他太任性了!

母亲的生产率够高,平均三年生两个,有人说我们姊妹多是因为父亲爱花的缘故,这不过是迷信中的巧合,但父亲爱花是真的。我有一个很明显的记忆,便是父亲常和挑担卖花的讲价钱,最后总是把整担的花全买下。于是父亲动手了,我们也兴奋地忙起来,廊檐下大大小小花盆里栽的花,父亲好像特别喜欢文竹,含羞草,海棠,绣球和菊花。到了秋天,廊下客厅,摆满了秋菊。

花事最盛是当我们的家住在虎坊桥的时候,院子里有几大盆出色的夹竹桃和石榴,都是经过父亲用心培植的。每年他都亲自给石榴树下麻渣,要臭好几天,但是等到中秋节,结的大石榴都饱满得裂开了嘴!父亲死后的第一年,石榴没结好;第二年,死去好几棵。喜欢附会迷信的人便说,它们随父亲俱去。其实,明明是我们对于剪枝施肥,没尽到像父亲那样勤劳的缘故。

父亲的脾气尽管有时暴躁,他却有更多的优点,他负责任地工作,努力求生存,热心助人,不吝金钱。我们每一个孩子他都疼爱,我常常想,既然如此,他就应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使生命得以延长,看子女茁长成人,该是最快乐的事。但是好动的父亲,却不肯好好地养病。他既死不瞑目,我们也因为父亲的死,童年美梦,顿然破碎。

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我们努力渡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怜悯为耻。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父亲的死,给我造成这一串倔强,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

童年在北平的那段生活,多半居住在城之南——旧日京华的所在地。父亲好动到爱搬家,绿衣的邮差是报告哪里有好房的主要人物。我们住过的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尽是城南风光。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在时间上有点连贯性,读者们别问我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骏而神圣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南旧事(权威名家名著典藏版)/青少年课外阅读成长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3700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515877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