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词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
试读章节

冯延巳词集温庭筠、韦庄两家之长,一方面以深婉含蓄之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另一方面情感之浓挚哀婉,予人强烈的感动。用叶嘉莹先生的话来说,冯延巳词具有盘旋沉郁的特点。如他著名的《鹊踏枝》词,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录其中三首如下:

其一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其二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其三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第一首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已可见冯延巳之词不同于温、韦。他并不像《花间集》词人一样,写情词多上阕写景和事,下阕言情,冯延巳此词则景、事、情三者融合无间。上、下阕各五句,均为前三句写景,第四句写事,末句抒情,很容易让读者认为词中主人公的情绪是弥漫在周围的景物和情事之中的。如此词首三句以拟人之手法写多情之落梅,学白雪之随风飘转,留恋缱绻之意甚足,由此留恋盘桓之景过渡到第四句易散之笙歌,则人事之繁华终归落寞,而主人公之愁极无端也得以展现。下阕言愁,然而并不像韦庄一样直揭愁端,仍是先写景,“山寒”“征鸿”“暮景”几词将早春之寒峭、诗人内心之孤寂渲染无遗。末句则将愁意点出,念之深而悲之切,将女子内心的绝望、悲凄全然表现出来。

第二首词则全为情感之盘旋深曲,句句哀情,字字惊心。上阕纯为抒情,不仅表现主人公落寞悲痛,也表现出主人公情感之决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比柳永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一个“闲”字更将此情之无着落、内心深处隐微的情感表露无遗。下阕继续表现主人公之执着,明知无望之等待却始终难以放弃,愁思正如春草,年复一年滋生,写到此,我们已可感受到主人公深痛难名之心曲了。末两句宕开写景,此景却实因情发,主人公独立桥头,春寒鼓袖,直至月上柳梢。景固凄寒,而情感的孤伶无依、哀怨愁肠在这种场景之中得到升华。这首词最为典型地体现了冯延巳词的特征。愁属何端?主人公究是何人?其情感指向何在?甚至景物的描写也多带有模糊性,所以清人张惠言说冯延巳词有“忠爱缠绵”之意。因为其情感的深度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屈原《离骚》中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忠君情怀。

第三首词结构与之前又有不同。上阕写事,下阕抒情,与花间词更多相似,感情的浓度却较《花间集》为深。此词延续了传统爱情诗词中的等待主题,开篇即以女性想象的视角来展开情感的过程。以“行云”为喻,正看出女性对男性行踪的不可确定和幽怨之情。“百草千花”可有两种解释:一为风月场中妓女之代称,则男主人公眠花宿柳,而不知家有女主人公之等待,则此女主人公之哀凄正由此见之;一为迷途歧出之径,女主人公于百草千花中辗转寻其良人而不可得,则女主人公之坚定和落寞于此可见。所以陈秋帆《阳春词笺》评此词云:“按此词牢愁郁抑之气,溢于言外。”下阕将此无益之相思和无望之期待愈转愈深。结句“悠悠梦里无寻处”更将女主人公之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沉郁流转、肝肠寸断之愁苦无以复加地表现出来了。

清人刘熙载评冯延巳词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刘熙载《词概》)上面三首词极尽深婉含蓄之美,下面这首词则颇见冯延巳词之清俊明丽。

P16-18

目录

一 诗庄词媚:宋前词流与词体特征之形成

 1.中唐《竹枝词》与早期小令的风格

 2.宠玩与艳情:温、韦与《花间集》

 3.士大夫之词:冯延巳与南唐二李

二 南唐词之流衍:晏、欧与宋初词坛

 1.一向年光有限身:晏殊与《珠玉词》

 2.人间自是有情痴:欧阳修与《六一居士词》

 3.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与《张子野词》

 4.看尽落花能几醉:晏幾道与《小山词》

 5.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与《乐章集》

三 别是风流标格:苏轼与元祐词坛

 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苏轼与《东坡乐府》

 2.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与《山谷词》

 3.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与《淮海居士长短句》

 4.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晁补之与《晁氏琴趣外篇》

 5.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与《东山寓声乐府》

四 梦绕神州路:周邦彦与南北宋之际的词人

 1.憔悴江南倦客:周邦彦与《清真集》

 2.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与《漱玉词》

 3.自歌自舞自开怀:朱敦儒与《樵歌》

 4.张元幹、叶梦得等两宋之际爱国词人

五 壮士悲歌:辛弃疾与南宋英雄词人

 1.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辛弃疾与《稼轩长短句》

 2.与辛弃疾相鼓吹的张孝祥、陆游、陈亮等词人

 3.受辛弃疾影响的刘过、刘克庄等后辈词人

 4.末世悲歌:刘辰翁、文天祥、汪元量等爱国词人

六 复雅歌词:姜夔与南宋典雅词派

 1.淮南皓月冷千山:姜夔与《白石道人歌曲》

 2.映梦窗凌乱碧:吴文英与《梦窗甲乙丙丁稿》

 3.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张炎与王沂孙的词

 4.史达祖、蒋捷、周密等同调词人

七 风流余响:宋代以后词坛的沉寂与复兴

序言

岁月如流。漫步在盛夏的南京街头,一如以往的酷热。回到《全清词》编纂办公室,空调的凉风涤尽了心头的烦暑,不禁想起“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首词。词是美的,清幽素洁。如能常葆此心,也是人生乐境。

古人对词的写作要求严苛,认为词以婉约为正,以豪放为变,故历代词作中向来以喁喁私语、缠绵悱恻之词为多,而壮怀激烈、奔放纵肆之词多目为叫嚣。实则,优秀的词作总是超出于一般的限制之上的。不仅以词为婉约失之于偏,即便婉约、豪放二分之说也过于单薄。喁喁私语、缠绵悱恻可为词,壮怀激烈、奔放纵肆亦可为词,至于曲折深幽之词,沉郁顿挫之词,情真意挚之词,清风明月之词,野云孤飞之词,超逸绝尘之词,甚或通体描摹、不涉寄托之词,皆不乏优美动人之作。故旷达如东坡,饱经劫难贬谪黄州时,也不免托孤鸿以自喻,发幽人之怀,而非一味地飘逸奔放;豪放如稼轩,志在恢复,而朝廷阻塞,其意不骋之时,亦以宫中见妒之娥眉自托,其情郁结,其语怨尤,而非一味纵肆狂放。至于以李清照一柔弱之女性,能作神骏之词;以姜夔之清雅,能发悲世之情;以吴文英之江湖骚客,亦能眺越千古。可见,古人词品即人品之说不可全信,词风之婉约、豪放之分也不可拘泥。词之美实可容纳文学之众美,在此点上,它是无异于其他文体的伟大创作的。

词肇于唐,盛于宋,衰于元明,复兴于清。历代皆有词人,而经典的词人词作则以宋为多。其中原因则有多端:其一是君王的提倡造成从上到下的创作热潮,宋词作者中,有君王为词者,有皇室为词者,有后妃为词者,而且在宋词题材中,有不少祝寿词就是献给帝王或者太后、皇后的,这无疑刺激了宋代词人的创作热情。其二是宋代的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为宋词的繁盛营造了丰富的土壤。歌楼瓦肆,亭台舞榭,莫不有宋词的吟唱。其三是宋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也为宋词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宋代大曲、法曲的制作直接促进了慢曲的产生,而宋徽宗时的音乐机构大晟府更是以制礼作乐为基本职能,不仅制作雅乐,而且谱以歌词,使宋词在音律上更进一层。其四则是文学文体自身发展的趋势使然。词这种文体到宋代才真正成熟和壮大起来。一种新的文体由于它形式和题材的不固定,因而有充分的发展潜能,有创作性的作家敏感地抓住了文学发展的规律,因而将宋词推向了高潮。

宋词经历了几个阶段:北宋初期,词以推衍五代南唐词为主,而时有清俊超拔之语,作词则多令词;北宋中后期,慢词大盛,声色大开,不仅有极富创造力的苏轼和苏门词人,也有追求声律、富赡精工的周邦彦等大晟词人;南宋初期,词人渐有文体的自觉,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辛弃疾、姜夔以词人自任,一豪放,一幽洁,词有派别,从此而始;南宋中后期,词沿稼轩、白石之途,而分两派,师稼轩者多悲壮豪肆,师白石者多醇雅和厚。至于吴文英、张炎、王沂孙等人,时当南宋末造,咏物求其毕肖,而易代伤乱之情寓于其中,惝恍迷离,有别于前代。

宋词之佳者多矣,而优秀之词人每能独辟蹊径,创造出有别于前贤的作品,本书中或能反映一二,此即为宋词之简史,诸君辨之。

傅宇斌

2015年8月

内容推荐

宋词中婉约曲折的心灵表现、缠绵悱恻的爱情宣言、豪放旷逸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傅宇斌编著的这本《宋词史话》以关键词人为主,分析各派词人的风格特点,重点介绍了宋词之前词体风格之定型及宋初至宋末词坛的发展历程,既注意以时间顺序发展的纵向词史,也注意以关键词人为经纬,讨论关键词人的词风与词史地位及在其影响下的词人、词史的起落。本书充分展示了宋词的独特魅力及总体风貌,对词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傅宇斌编著的这本《宋词史话》主要介绍宋词发展之梗概,故不求面面俱到,以重点词人为主,抓住词人风格的主要特点,并挖掘一些不大受关注的词作题材或忽视的词风特点。在章节设计上,也力求以醒目而准确的标题概括出本期词人的主流词风及词人特质所在。全书共七章,介绍了宋词之前词体风格之定型及宋初至宋末词坛的发展历程,既注意以时间顺序发展的纵向词史,也注意以关键词人为经纬,讨论关键词人的词风与词史地位及在其影响之下的词人、词史的起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词史话/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宇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81760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2015238934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