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在平庸时代不甘平庸的奇书。《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精)》是薛忆沩对卡尔维诺名著《看不见的城市》的解释和延伸。迷宫般的智慧,充满政治的隐喻,女人的隐喻,人情世故的隐喻。你从未见过这些城市,但当你走进去,没有一座是你不熟悉的。

《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精)》有淬火般的力量。它能够激活和点亮读者内心沉睡的自我。当你完成这次奇异之旅,从书中抬起头时,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那是一个更纯净、更富有力量的你自己。

内容推荐

在卡尔维诺的名著《看不见的城市》中,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讲述了五十五座充满魅力的奇异城市。这是一部不朽的经典。薛忆沩的《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精)》极尽想象与叙述,对这部经典之作中的五十五座城市进行了阐释和重构。《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是童话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是反乌托邦的。你可以把它看成对当下的隐喻,也可以把它看成对过去和未来的追问。

《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是用文字构筑的实体,它激活了汉语所蕴藏的“力学”与“美学”,展示了汉语在创造力上的美。薛忆沩拥有优美的语言天赋,作为汉语读者,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切,因为它就是你头脑和心灵中已经拥有的一切。《与马克•波罗同行》是用文字构筑的实体,它激活了汉语所蕴藏的“力学”与“美学”,展示了汉语在创造力上的极致之美。薛忆沩拥有优美的语言天赋,作为汉语读者,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切,因为它就是你头脑和心灵中已经拥有的一切。"

目录

第二版(2015年版)序言

第一版(2012年版)序言

对夜晚的感激:第一座城市

最『短』的城市:第二座城市

沉睡的欲望:第三座城市

城市的掌纹:第四座城市

欲望的权力:第五座城市

符号的暴力:第六座城市

记忆的悲剧:第七座城市

荒漠的边界:第八座城市

互惠的重复:第九座城市

对立的宗教:第十座城市

权威的沉默:第十一座城市

欲望的收藏:第十二座城市

绝种的差别:第十三座城市

失宠的幸福:第十四座城市

交换的记忆:第十五座城市

女人的背影:第十六座城市

语言的谎言:第十七座城市

清晨的歌唱:第十八座城市

相似的对立:第二十九座城市

不朽的对白:第三十座城市

孤独的道路:第三十一座城市

堕落的目光:第三十二座城市

丢失的家园:第三十三座城市

忧郁的来世:第三十四座城市

浓缩的天空:第三十五座城市

超薄的风景:第三十六座城市

原型的疑问:第三十七座城市

复制的复制:第三十八座城市

龌龊的崇高:第三十九座城市

昨日的流沙:第四十座城市

远处的名字:第四十一座城市

静止的不安:第四十二座城市

未竟的天空:第四十三座城市

离开的到达:第四十四座城市

时间的隐喻:第四十五座城市

最『长』的城市

:第四十六座城市

精确的计算:第四十七座城市

『我』们的繁殖:第四十八座城市

深处的快乐:第四十九座城市

动态的和谐:第五十座城市

绝迹的边界:第五十一座城市

神谕的误读:第五十二座城市

外面的外面:第五十三座城市

『神奇』的复活:第五十四座城市

此刻的公平:第五十五座城市

叙述的极限:马可·波罗的目的地

试读章节

“那里”是哪里,忽必烈并不知道。或者说,马可·波罗并不想让忽必烈知道。这个年轻的威尼斯商人的叙述是从“离开那里”开始的。这也许并不是一个煞费苦心的开始。但是,一个有心的读者肯定会理解这“开始”的苦涩,因为这是关于一座城市的叙述,而这叙述竟开始于“离开”而不是到达,而且那刚离开的地方竟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那里”至少是最近的终点,“那里”或许还是最初的起点。可是为了出发,为了叙述的整洁,它失去了它所有的特征,它变成了一个空空荡荡的副词。

“离开那里,向东走三天,你就到达了迪欧米拉(Diomira)。”马可·波罗这样开始他的叙述。他这是想将眼前这位壮心不已的异国君主带向未来还是带往过去?一眼望去,迪欧米拉是一座光荣而醒目的城市:起伏的银色穹顶、众神的铜质雕像、用铅块铺就的马路、用水晶搭建的剧院以及每天清晨在塔楼上报晓的金鸡……所有这一切都向来自远方的旅行者展露出城市的盛情。可是,这位旅行者并不为之所动。这只是他所熟悉的一座城市耀眼的外表。其他城市也曾经用同样耀眼的外表欢迎和款待过他,任何的城市都可能用同样耀眼的外表来欢迎和款待他。这表面的盛情无法触动旅行者谨慎的心灵。

对这位旅行者来说,迪欧米拉独特的气质和极致的美在于它唤起了他的“嫉妒”。是9月的夜晚使他能够领受这座城市的独特和极致。这9月的夜晚有三个特征。第一,白昼开始萎缩了。这是阴盛阳衰的夜晚。第二,彩灯“同时”在沿街的小食店前面点亮。这是生意盎然的夜晚。而最后的也最显眼的特征是,从一幢房屋顶层的平台上传来了一个女人欢快的叫喊声。这是寻欢作乐的夜晚。是9月的夜晚这最后的特征唤起了这位旅行者的嫉妒。它向他打开了一座“看不见”的城市。他的嫉妒让他自己惊慌也让他自己惊奇,因为这嫉妒不是指向他人,而是指向记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指向他人的记忆。迪欧米拉这《看不见的城市》中的第一座城市也因此成为第一座与“记忆”相关的城市。

这位旅行者当然不是第一次进入9月的夜晚。但是,这却是他第一次在9月的夜晚进入这样的城市,或者说,这是他第一次在这样的城市进入9月的夜晚。他对盛衰的洞察,对享乐的留意以及对女人叫喊声的敏感,都标志着他的成熟。毫无疑问,他对这触动了他心灵的夜晚充满了感激。不幸的是,这感激之情仅仅昙花一现。旅行者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令他感动至极的“极致”的美绑架到了灵魂中最阴暗的角落:他开始遭受嫉妒的折磨。他的嫉妒非常孤僻又非常高傲:他嫉妒那些“相信”自己曾经生活在相同的夜晚并且像他一样“认为”自己在那样的夜晚十分幸福的人。也就是说,他嫉妒那些人的“相信”和“认为”,嫉妒那些人的“记忆”,那些人对往昔和幸福的“记忆”。P6-8

序言

《与马可·波罗同行》是解读卡尔维诺的名著《看不见的城市》的作品。这部作品代表着我写作生涯中一段最奇特也是最关键的旅程。它的初稿完成于2006-一2007年间。那时候,我在为《南方周末》和《随笔》杂志撰写以“书”为本的专栏。每天一程的“与马可·波罗同行”是我为强化训练汉语写作能力而给自己出的“附加题”。这难度极大的“附加题”记录了一个生活在异乡的虔诚的写作者对母语近乎疯狂的思念。

《与马可·波罗同行》首先通过《读书》杂志进入了读者的视野(杂志曾经在2008年分两期连载过其中的六篇)。随后,《上海文化》杂志从2010年第4期开始分四期(按顺序)将关于前36座城市的解读(也就是“与马可·波罗同行”前三分之二的行程)展示了出来。这两次连载都收到了来自专家和读者的顶级反馈。

关于《看不见的城市》最后那19座城市的解读在2012年由《作家》杂志分两期连载。至此,“与马可·波罗司行”的旅程完全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自己这一段最奇特也最关键的文学之旅最后在《作家》杂志画上句号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因为《作家》杂志是我整个文学之旅的起点:我的处女作曾经在那里作为头条发表。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我又回到了自己的“起点”。这是—个意味深长的象征。

我没有想到《与马可·波罗同行》的单行本会这样顺利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没有想到我的读者这么快就有机会与马可·波罗全程同行。我没有想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然顽强地存活着如此高雅的文学鉴赏力。

谨以文学的名义祝幸运的读者旅途愉快!

薛忆沩

2012年2月15日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插图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忆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1021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127550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