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为管理课(任正非关键时刻的18次内部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以火箭般的速度高速扩张。2009年,经过21年的发展,华为跻身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设备制造商。为此,任正非被美国《时代》杂志、《福布斯》杂志争相报道,其大名与华为一起响亮全世界。为了更好地揭开华为的生存之道和高速发展之谜,周锡冰精心研读任正非撰写的文章,从中挑选出18篇内部讲话加以解读,《华为管理课(任正非关键时刻的18次内部讲话)》完整体现了任正非在指导华为发展时的核心思想,非常值得广大企业家、企业员工、中层经理、商学院教授、人类学家、培训师……等诸多领域的人学习和借鉴。

内容推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华为为什么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后来居上?

华为是靠什么成长起来的?

华为的迅速崛起有着怎样的内幕?

任正非在华为的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任正非是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一次次危机的?

以上问题,相信读者能从周锡冰所著的《华为管理课(任正非关键时刻的18次内部讲话)》中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章 “红舞鞋”: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

 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

 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考虑怎么活下去

 果断对红舞鞋说不的确很难

 宁慢毋急的战略要义

第二章 “盐碱地”:“鸡肋战略”的战略意义

 晚清状元张謇的“盐碱地”开发

 “鸡肋战略”与华为国际化

 一点一点清洗耕耘非洲市场这块“盐碱地”

第三章 红军蓝军: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蓝军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

 华为令思科恐惧的根源

 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已到天花板了

 防不胜防,一定要以攻为主

第四章 深淘滩,低作堰:善待客户

 李冰的治水之道——“深淘滩,低作堰”

 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第五章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聚焦战略

 “管仲陷阱”与“利出一孔”

 聚焦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企业战略必须“聚焦聚焦再聚焦”

 继续聚焦管道不做内容

第六章 “功夫在诗外”:百本管理图书治理不了中国企业

 一杯咖啡撞击世界思想

 “洋”管理类书籍的精神鸦片

 管理功夫的确在诗外

 不必迷信“洋”管理类书籍

第七章 “富二代”创业:盲目铺摊子要不得

 “富二代”思想有碍企业正常发展

 “富二代现象”产生的根源

 盲目扩大规模就等于是饮鸩止渴

第八章 “扁鹊大哥”: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医术最好的扁鹊大哥被人遗忘根源

 防范要重于应对

 危机识别是危机预警和管理的前提

第九章 “跳芭蕾的女孩都有一双粗腿”:管理改进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跳芭蕾的女孩都有一双粗腿”

 均衡的管理哲学思想

 管理改进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第十章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变革与华为的自我批判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企业启示

 人性的弱点推动华为的变革与自我批判

 山头,腐败,惰怠需要变革与自我批判

第十一章 “鲜花插在牛粪上”:基于存在的基础上去创新

 “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战略逻辑

 专利并不一定非要是发明创造

 技术开发的动力是为了华为更好地生存

第十二章 “丹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

 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

 培育亲客户,而非亲资本、和亲技术的文化

第十三章 蛙鼠殒命:收购与兼并获利后面的巨大风险

 蛙鼠殒命的战略风险

 并购风险不容小觑

 并购后的整合比并购更重要

第十四章 黑寡妇&主流汇聚: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现代“堂吉诃德”是没有未来的

第十五章 温水煮青蛙: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

 一只青蛙的两种结局

 温水煮蛙与华为的冬天

 民营企业正在遭遇危机绝非危言耸听

第十六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小改进,大奖励

 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

 “小改进”与“大奖励”

 坚持改良自己的产品,与顾客需求与时俱进

第十七章 静水潜流:踏实做事,不张扬

 低调不张扬不等于不做事

 仅仅低调是不够的,还需艰苦奋斗

第十八章 “灰度”: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任正非的管理灰度

 正确方向来自于妥协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附录1 任正非经典语录

附录2 华为基本法

附录3 任正非经典文集选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在目前这个浮躁而又英雄匮乏的年当下,永不退让、强硬的进攻态势总让人难忘。如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因为强势而赢得世界最具权势的总统,把超级大国的奥巴马总统拉下。尽管美国媒体很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让位于这位开飞机、骑大马的俄罗斯总统。足以看出,在世界人们的眼里,强权人物依然大受欢迎。

然而,任正非却有着自己的解读,在经营管理中,任正非坚持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在任正非的管理改进中,坚决反对的第一条,就是“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任正非说:“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我认为,面对它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其实就是缺少灰度。”

在任正非看来,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在《管理的灰度》一文中,任正非写道:

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在任正非的管理思维中,宽容和妥协并是一种智慧,并非软弱。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如同任正非所言:“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宽容是一种美德。”

在管理实践中,妥协是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任正非说道:“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P223-225

序言

前言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即使在如今的当下,全民创业大众创新、互联网+时代同样也引领世界的经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中,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更是功不可没。

究其原因,中国民营企业家不仅践行了新的管理实践,同时也把中国企业拓展到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内把企业做强做大,是因为这些企业家都是能够把管理实践总结成一个非常饱满的故事。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最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一个当众讲话的高手,不仅如此,他们在管理实践中,还善于讲故事。如松下幸之助通过故事讲述自来水哲学、李东生通过鹰的故事讲述TCL的变革之路……

当我们在梳理这些讲话时,我们发现,低调而神秘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口气在内部给华为人讲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借鉴了毛泽东思想,还引用了许多中外神话故事,以及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思想,等等。

当然,任正非通过故事与他的团队做到了上下同欲,而我们通过阅读他的讲话,则能理解到创业的秘辛和成功的智慧。

1988年,在创建华为时,起步资金才2万元以及6名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其艰难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困难如万重山一样,但是,任正非通过自己准确的判断,拒绝穿“红舞鞋”,开发“盐碱地”,制定“深淘滩,低作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鲜花插在牛粪上”等战略,还时刻危机重重,绝不做“温水中的青蛙”,尽可能地做“扁鹊大哥”。为此,还设置蓝军部门。

不仅如此,任正非还强调“静水潜流”和灰度管理。因为在中国,西方国家硬权力思想的企业制度是管不好中国企业的。在任正非看来,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任正非坦言:“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我认为,面对它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其实就是缺少灰度。”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以火箭般的速度高速扩张。2009年,经过21年的发展,华为跻身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设备制造商。为此,任正非被美国《时代》杂志、《福布斯》杂志争相报道,其大名与华为一起响亮全世界。

为了更好地揭开华为的生存之道和高速发展之谜,我们团队数十人经过数月的研读任正非撰写曲文章,从中挑选出1 8篇内部讲话加以解读,它们完整体现了任正非在指导华为发展时的核心思想,非常值得广大企业家、企业员工、中层经理、商学院教授、培训师等诸多领域的人学习和借鉴。

本书在撰写时,力求接近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我们采访了华为的一部分中层员工。当然,我们一直以来也想采访任正非,但是由于任正非不接受媒体采访,我们只好从任正非撰写的文章中找到答案。在这里,感谢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感谢华为人,感谢支持本书出版的编辑和研究华为的几个商学院教授的大力支持。

周锡冰

2016年春

后记

后记

在中国企业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因为在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带路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终于鼓起勇气写作本书,这种勇气主要还是源于我对任正非偶像般的崇拜,特别是他与中国企业家迥然不同的,那就是出奇的低调。

任正非的低调无疑增加了我对这位被《商业周刊》誉为“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的企业家的了解的难度,如果企业家在聚光灯下讲述了自己如何企业管理的,这样的话,我可以依据他接受媒体的采访和他的演讲,还能依稀地可以从他们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视频里找出与之需要的管理信息,然而,我费了九虎二牛之力才找到任正非的管理经验。在这里,我们开始起航。

任正非,1944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小村庄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可谓“贫贱不能移”。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其父母仍然坚持从牙缝里挤出粮食来让孩子读书。

这为日后知识渊博,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任正非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然而,由于任正非非常低调,以至于被外界称作华为的神秘教父,特别是其管理思想得到各方企业家管理层的参考和借鉴。在一些内部讲话中,任正非坦言,他十分热爱历史、哲学等人文类的书籍。这对提升其企业管理帮助很大。

在本书中,我们总结了任正非内部讲话的主旨,并从中引申出了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和用人之道,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企业经营者学习和借鉴任正非的管理思想。

本书的定位是企业教育、培训员工的教材;年轻人、白领人士的励志读物;创业者、管理者的行动指南;成功者、领导者的决策参考……因此,作为这个时代草根创业的代表人物,以及继续在创业路上的先行者,任正非的企业经营思想或许不能直接给创业者们带来成功,却能给予创业者一个提示,一个视角,一个忠告,一个鼓励。

这里,感谢《财富商学院书系》、《火凤凰财经书系》的优秀人员,他

们也参与了本书的前期策划、市场论证、资料收集、书稿校对、文字修改、图表制作。

以下人员对本书的完成亦有贡献,在此一并感谢:简再飞、周芝琴、周梅梅、吴雪芳、吴江龙、吴抄男、赵丽蓉、周斌、张著书、周凤琴、周玲玲、金易、何庆、李嘉燕、陈德生、丁芸芸、徐思、李艾丽、李言、黄坤山、李文强、陈放、赵晓棠、熊娜、苟斌、余玮、欧阳春梅、文淑霞、占小红、史霞、陈德生、杨丹萍、沈娟、刘炳全、吴雨来、王建、庞志东、姚信誉、周晶晶、蔡跃、姜玲玲等。

任何一本书的写作,都是建立在许许多多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相关资料,包括电视、图书、网络、报纸、杂志、论文库、华为的官方网站等资料,所参考的文献,凡属专门引述的,我们尽可能地注明了出处,其他情况则在书后附注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并在此向有关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谢意!如有疏漏之处还望原谅。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商学院教授、标杆企业研究专家、企业总裁、职业经理人、媒体朋友、培训师、业内人士以及出版社的编辑等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另外,由于本稿中引用了一些作者文章,相关著作权事宜已交北京版权代理机构,请相关作者看到后与我们联系。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纰漏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周锡冰

2016年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为管理课(任正非关键时刻的18次内部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锡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79972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2015304536
中图分类号 F632.765.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