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缓(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文坛怪杰塞利纳惊世骇俗之作,《茫茫黑夜漫游》的姊妹篇,首次中译;

《死缓(上下)》被誉为“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长篇力作,一部曾经让西蒙娜·德·波伏瓦“大开眼界”的小说。作品以作者贫困的童年生活为蓝本,以自传体手法描述了小费迪南在贝雷西纳廊巷度过的苦难的童年。

内容推荐

《死缓(上下)》创作于1933年,1936年出版,是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第二部长篇力作,也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作品以自传体手法描述了小费迪南度过的暗无天日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作品中表现出的绝望、不道德、癫狂和情色曾让部分评论家感到不安,但也有人认为作者那痛苦的呻吟是人道主义的呐喊,作品中俯拾即是的胡言乱语是对世间罪恶的抗议。法国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达尔声称:“《死缓》是我永远的枕边书,是最伟大的法国文学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写尽了人世间的一切。爱欲,死亡,厄运……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这下子我们又成了孤家寡人。所有这一切都是如此迟缓,如此沉重,如此凄惶……很快我就要老朽了。然后全都一了百了。我的房间里来了许多人。他们滔滔不绝地说了好多事情。他们跟我说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说完,他们就走了。他们都老了,都很可怜,都反应迟钝,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苟且偷生。

昨天,八点钟光景,门房贝朗热太太死了。半夜里下起了大暴雨。我们的房间在最顶层,整个屋子都在晃动。门房是我最忠贞的朋友,性格温柔,心地善良。明天她会在杨柳街下葬。她确实很老,都老到头了。她开始咳嗽的第一天,我就对她说过:“千万别躺着!……坐在床上就好!”我担心出事。然后事情果然就发生了……然后就没得救了。

我并非一直都在行医,做医生是个倒霉透顶的苦差。我要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贝朗热太太死了,写信告诉那些认识我也认识她的人。他们都在哪里呢?

我祈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祈望屋顶坍塌,祈望春天不再回来,祈望我们的房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贝朗热太太,她是知道的,她知道所有的哀愁都是那些来信带给她的。我不知道要给谁写信……所有的熟人都住得天遥地远……他们已经变心了,为着更好地背叛,更好地忘却,为了心安理得地谈论别的事情……

作古的贝朗热夫人,她养的那条患了斜视的狗,会有人过来把它带走,带到别的地方……

都快二十年了,那些信带给她的全部哀愁一直挥之不去,这下子总算在她身上终结了。此时此刻,它在她的死亡气息中弥漫,散发出一股令人难以置信的酸腐味……它刚刚破壳而出……它就在这里……在这里游荡……它认识我们,现在我们也认识它了。它永远也不会再离开了。该把屋子里的火灭掉。我要给谁写信呢?我再也没有一个人了。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愉快地收留死者温柔的灵魂……并在往后的日子里更加愉快地跟别人谈及……茕茕孑立,自己给自己鼓劲吧!

弥留之际,我的这个老看门人,她什么话也说不出了。她窒息,她攥着我的手……邮递员进到屋里。他看见她咽气。她打了一个小嗝。之后便一命呜呼了。以前,很多人来她家里请我去看病。他们离开这里之后,走远了,走进了遗忘的远方,去那里找寻自己的灵魂。邮递员摘下了帽子。我可以发泄出自己心中所有的仇恨。我知道。要是他们不来的话,我稍后就会去做这件事的。我喜欢讲故事。我会没完没了地讲述,一直讲到他们回来,特意地从世界各地回到这里,把我干掉。那样一来,就可以一了百了,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在我工作的那家诊所——利努提基金会,对于我所讲述的故事,人们的非议已经铺天盖地……在这一点上,我的堂兄古斯丁·萨巴约,他的态度是明确的:我必须洗心革面了。他也是医生,只不过他在塞纳河的另一边,在夏贝尔一荣克雄①。昨天我没时间去看他。我想去他那里就是想跟他说说贝朗热太太。但我弄得太晚了。我们这种给人诊病的职业很累人。他也一样,一到晚上,人都累趴了。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问些使人厌烦的问题,急也急不来,处方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跟他们反复叮嘱二十遍。他们就喜欢逼人家说话,就喜欢把别人折腾得筋疲力尽……你给他们说的那些有用的医嘱,他们才不会遵从呢,都被他们当成了耳边风。但他们总担心医生没有尽心尽力,为保险起见,他们会缠住你不放:拔火罐,X光透视,验血……把他们从头摸到脚……把全身都检查个遍……测量他们的血压,以及所有诸如此类的该死的事情……古斯丁已在荣克雄工作三十年。我的那些病人,那些讨厌鬼,一想到他们,我就恨不得一大早把他们送到维莱特的屠宰场去,往他们嘴巴里灌几口热乎乎的血。天一亮就把他们整得筋疲力尽……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可以让他们恨之入骨的事情来。P1-3

序言

序/余中先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Céline)实在是一位怪才,是法国20世纪文学史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位作家。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绕过去绕不过去的问题,主要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犹思想”以及“与纳粹德国合作”的嫌疑身份。2011年塞利纳逝世50周年之际,他的名字也因为遭人抗议而被撤出法国《2011年度国家庆典名录》。

但是,塞利纳的一部小说《茫茫黑夜漫游》(另译《长夜行》、《长夜漫漫的旅程》,1932)就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现任龚古尔奖评委会主席贝尔纳·皮沃编撰的《理想藏书》把他的这部“漫游”选为排名前十位的“法国小说”最佳作品之一,与德尼·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司汤达的《红与黑》、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等辉煌著作并肩而排。《理想藏书》对它的简要介绍词为:“一个忧愁人物巴尔达缪的史诗,记述主人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在非洲和美洲的故事。一种文笔,一种音乐,一种气息,一种崭新的句法。无人仿效过。”

《理想藏书》还选了塞利纳的《一个城堡到另一个城堡》(1957)、《北方》(1960)、《基饶尔的那一帮》(1944)分别作为回忆录作品、战争作品、笑的作品的藏书佳作。

在法国文学界,有一种评论认为,塞利纳是跟普鲁斯特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茫茫黑夜漫游》是可以与《追寻逝去的时光》媲美的当代文学巨著。龚古尔文学奖老评委吕西安·德斯卡弗说他是“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艺术史家和评论家艾利·福尔认为,《茫茫黑夜漫游》“是普鲁斯特以来最好的作品,比普鲁斯特更富人性”;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则直截了当地说:“塞利纳就是我的普鲁斯特。”法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弗雷德里克·达尔的文风明显受到了塞利纳的影响,菲利普·克洛岱尔则明确表示“塞利纳是法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茫茫黑夜漫游》固然十分有意思,也十分重要,但塞利纳还有一部作品是不可遗忘的,那便是这本《死缓》(Mortàcrédit)。法国文学批评家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曾这样说过,相比较于《茫茫黑夜漫游》对现有价值体系“淋漓尽致”的质疑,“《死缓》似乎更进一步”。

跟《茫茫黑夜漫游》一样,《死缓》也有很浓重的自传痕迹。塞利纳选取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某些亲历故事,但以幽默喜剧的笔调,把它们大大地夸张了,扭曲了,而且,根据自己的叙事需要,打乱了叙述时序。我们不妨来做一番比对。

先了解一下作者大致生平。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生于巴黎北面近郊小镇库尔布瓦(今属巴黎大区的上塞纳省),13岁获得初等教育证书,后去德国和英国学习德语、英语,16岁当学徒,在几家珠宝店里工作,分别都只待了短短的几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骑兵团服役,脑部遭重击,右臂受伤,严重残疾。退役后辗转四方,通过了中学会考,学了医,最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年当从业医生,在非洲和美洲都留下了行迹,同时,在行医之余从事文学创作。1932年发表了小说《茫茫黑夜漫游》,1936年出版了《死缓》。后又有不少作品留世,计有《我的罪过》(1937)、《基饶尔的那一帮》(1944)、《大口瓶的摇晃》《1948》、《打仗》(1949)、《下一次就是仙境》(1952)、《一个城堡到另一个城堡》(1957)、《北方》(1960)、《轻快舞》(1965)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一些不光彩的“附敌”言行遭到人们的谴责,战后一度被认定为“合作分子”。他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大屠杀时发表过反犹主义的小册子《给一次大屠杀的无足轻重的话》(1937)、《死尸学校》(1938)、《困境》(1941)等,战后受到法国司法机关的通缉,并被丹麦当局逮捕,关押了一年多。1950年,法国的法院对塞利纳进行了缺席审判,判他一年徒刑,并剥夺公民权。次年,他因身体有伤而获得军事法庭的赦免。后回到法国,重操旧业,常年隐居并笔耕不辍。

……

《死缓》的主题就是流浪和成长。

塞利纳在他的前一部巨著《茫茫黑夜漫游》中,叙述了主人公巴尔达缪在全世界的流浪,从巴黎及巴黎郊区到非洲,再从非洲到美国,最后又回到法国,回到巴黎和巴黎郊区,五洲四海都游历到了。而《死缓》流浪的范围则小多了,几乎局限于巴黎的近郊和远郊,最多不过跨海去英国转了一圈。《茫茫黑夜漫游》写了战争和成年生活,而《死缓》则是童年和少年生活。

但假如我们注意到,《死缓》讲述的实际上可看作《茫茫黑夜漫游》故事之前的故事,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费迪南“成长为巴尔达缪”之后,《死缓》与《茫茫黑夜漫游》也就衔接上了。

从文学史中,我们知道,塞利纳最开始写这部小说时,曾打算把主人公的生活分作三个时间段来写,为“童年、战争和伦敦”。但最后,长达六百多页的《死缓》一书所写的只是费迪南的少年时代。服役当兵的那一段留给了《打仗》,而伦敦生活则留给了《基饶尔的那一帮》。

如果说,《茫茫黑夜漫游》是现代意义上的《奥德赛》,是20世纪流浪汉小说的杰作;那么,我们可以说,《死缓》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游荡小说,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有一比。而且,《死缓》中的渡海去英国,以及在英国上学的经历故事,似乎可以看成为对《茫茫黑夜漫游》中漫游世界大量情节的某种呼应,也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某种心灵回响。其都市游荡的特点,令人联想到文学史上的一系列流浪汉小说和成长小说,如西班牙的《小癞子》,当然还有法国的,如18世纪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伏尔泰的《老实人》、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等等。

书评(媒体评论)

从这个时代起,我们要记住两部主要作品。一部是《茫茫黑夜漫游》,另一部则是同一作者的《死缓》。我读《茫茫黑夜漫游》,觉得对于现有价值体系质疑得淋漓尽致,而人物命运与情节进展又与此相辅相成。《死缓》似乎更进一步。

——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一九〇〇年以来的法国小说》

对我而言,他那些短小、结巴的句子,遍布的省略号,间杂的叫嚷和黑话,让我的神经无法忍受。尽管如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都是有极强说服力的长篇小说,它们那肮脏下流和古怪离奇的倾诉令人心醉神迷。

——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死缓》中的每一个情节似乎都处在安排得恰到好处的系列中,因而允许塞利纳的世界向外扩展:这里的绝望伴随着戏谑、粗野和杂乱。

——J·贝尔沙尼等著《法国现代文学史》

说实在话,塞利纳就是我的普鲁斯特!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是一个了不起的解放者。我为他的声音所吸引。

——菲利普·罗斯《文学半月刊》

塞利纳也许是我们中间永垂不朽的。

——萨特《为自己的时代写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缓(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译者 金龙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6855
开本 32开
页数 7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2
CIP核字 2015240290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1
145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