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添丁的喜悦(宁都客家割鸡担灯)/民俗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这个古老大地上,有着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风俗,位于赣鄱大地上江西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每年在元宵期间,就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割鸡担灯”在这举行。这项民俗活动,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外界的广泛关注。已被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古老而仍然有着生机的民俗,据调查显示,以其可查的资料证明的,就有400多年(族谱记载),但按照村人相传的故事,则已有千年的历史。

黎传综著的《添丁的喜悦:宁都客家割鸡担灯》介绍了宁都客家割鸡担灯的民俗文化知识。

内容推荐

《添丁的喜悦:宁都客家割鸡担灯》由黎传综著。

割鸡担灯是宁都县石上村为庆祝村中人家喜添男丁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同时也是村民们集体祭祀汉帝的活动。

自唐朝以来,割鸡担灯作为客家民俗活动已经绵延千年之久,每逢农历新年,宁都县石上村就热闹非凡。这项活动不仅记载了客家(李姓)的繁衍传承,而且颂扬了客家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

目录

引言

一 来源于千年的传说

 1 石上村——千年客家村

 2 汉帝庙及“杀鸡”

 3 割鸡与担灯

二 割鸡担灯活动的开展与内容

 1 祠堂、寺院的建造

 2 龙灯、马灯

 3 宁都采茶戏

三 割鸡担灯祭祀前的活动

 1 马灯会给村民拜年、散马粮

 2 马灯会主持开会

 3 亲戚朋友道贺日

 4 收马粮、采茶戏开演

 5 清源祖师堂割鸡

 6 廻龙寺集体还原朝拜

四 割鸡担灯活动的全过程

 1 割鸡活动

 2 担灯活动

五 与割鸡担灯活动有关的趣闻轶事

 1 没有菩萨的汉帝庙

 2 廻龙寺的传说

 3 留石下庵的故事

 4 赶在割鸡担灯活动前出生的人

 5 半夜割鸡的故事

试读章节

2.汉帝庙及杀鸡

史书记载,西晋时期,石上村迁来20多户人家居住,其中有李姓、廖姓、曾姓、彭姓等。这些人全部来自当时战争频发的中原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迁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客家人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有时为了对付外来的侵袭及大自然中的各种侵害,经常会发生各种惨烈的搏斗和抗争。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从事劳动的人力显得非常重要,于是,生儿育女壮大家族力量,就成为当时客家人共同的、非常强烈的愿望。

在这众多外来的客家人中,有一个叫李长贯的人,家中已经算是相当富裕,在当时可以说是家财万贯了。但是,传到他这一代却成了独门独户。更糟糕的是,他自己娶亲已有二十余载,却一直未能生得一男半女。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家族就会至此中断。这传宗接代的大事成了两口子的心病,两口子非常着急,心情一直也不好,日子自然过得没滋没味。他们眼见着自己到了四十多岁,心里就更加绝望。

然而,一天夜里,李长贯的妻子突然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在梦境中,她来到了村子河边的一座庙里朝拜,猛抬头一看,却见上面写着“汉帝庙”三个字,拜后回到家便生下了一个儿子。醒来后,她内心非常矛盾:告诉丈夫吧,又怕揭了丈夫内心无子嗣的伤疤,丈夫听了又要伤心和叹惜;不告诉丈夫吧,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梦。于是,一连几天她都闷不作声,晚上在睡梦中总是不安。白天她来到自己梦中朝拜的地方,这哪里有什么汉帝庙,只能见到江中碧绿的江水和身后静静的小村子。她便伤心地跪在地上对着河水拜天拜地。

一天晚上,夫妻二人静静躺在床上。妻子说:一个这样的村子,竟然没有一个烧香跪拜求助的地方,实在是不应该呀。李长贯说:我们的神在北方,这山野地方是没有神的。妻子再忍不住了,便将那夜梦中的情景告诉了李长贯。李长贯听了也很惊奇,顿时心中有所悟。当夜便随妻子来到她梦中朝拜的地方,点燃香烛,跪下对着梅江,对着天地拜了三拜,并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如果能圆妻子梦中所见之事,让自己得一子嗣,自己定出资在这梅江河边建造一座汉帝庙,塑汉帝金身,并每年杀鸡朝拜。

事情却也非常灵验。就在李长贯夫妇许愿后不久,他的妻子果然怀上了身孕,并且在当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下一男孩。这个男孩被李长贯夫妇取名为李汉灵,即汉帝显灵的意思。

李长贯非常高兴,如朝拜时所许诺言,拿出银子,购来砖木,请来工匠,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在夫人梦见之所,动工建汉帝庙。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庙就建了起来。他又从外地请来雕刻师傅,塑汉王神像,并染上金身。从此,在这个山野之地,便有了第一个可供祭祀的地方。

汉帝庙全部竣工的日子,刚好是到了次年正月十四,也就是李汉灵满月的这一天。为了举办好这个盛典,在四周乡里出了名的看重钱财的李长贯,这一次却大宴宾客。他将附近三五里内的客家人都请来吃酒。一时间,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平时很少来往的客家人都感到非常新奇。李长贯依照故乡祭祀的做法,一切都做得有招有式。在庆典中,气氛也是非常热闹。李长贯满脸春风,自己恭敬地跪在神像前点燃香烛,妻子则怀抱着李汉灵跪在神像前。在爆竹声中,李长贯亲自杀了一只大红公鸡,以示还愿。

从此,到了每年正月十四,李长贯都会前往汉帝庙,点燃香烛,杀鸡,进行祭祀,并且把这项活动称为“杀鸡”。

在李长贯的影响下,周围的客家人都渐渐地前来庙中朝拜。李长贯在周围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据说,周围客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离这里远些的客家人,也效仿李长贯的做法,建起了汉帝庙,每年进行祭祀活动。

一项民俗的产生,会有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的演化过程。李长贯祭祀汉帝的仪式,并非完全是原生态。其中有中原文化的助力,但从其原动力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祭祀汉帝的仪式更多的是基于一种需要,基于客家人当时的境遇所产生的心态。而他这种杀鸡祭祀的个体行为,在渐进的过程中,为当地多数客家人所认同,一种客家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形式便产生了。

P8-11

序言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地上,有着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风俗。位于赣鄱大地上的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北纬26°51′,东经115°40′)每年在元宵期间,就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割鸡担灯。石上镇全景

这项民俗活动,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割鸡担灯,是在元宵节期间,石上村村民集体性祭祀汉帝的一种闹元宵的习俗。其习俗的核心内容是:村中李姓所有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到汉帝庙杀鸡祭拜汉帝,感激汉帝保佑家中生了男孩;并且同时进行一系列的祭祖和拜神以及游灯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两大部分:割鸡和担灯。

所谓“割鸡”,是活动的前半部分:农历正月十四日下午,村民拿着大公鸡到汉帝庙去杀,祭拜汉帝。而“担灯”则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担着灯走游,走遍村子及其部分田野,朝拜村里村外周边的各种古迹,感激亲朋好友对自己割鸡担灯的帮助。“割鸡”与“担灯”,是该项目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而从目前项目的内容看,前者是敬神,而后者则是“娱神”和“娱人”,但更多的是“娱人”过程。至于活动中的其它所有过程都是为了“割鸡”和“担灯”这两个主要程序而展开。

农历正月十四日下午16时一过,在石上镇西北边方向的老街上会响起震天撼地的神铳声。随之,从镇子里的四面

八方涌出一队队由唢呐和锣鼓组成的乐队,伴送着一队队拿着各种祭品的村民,各自朝着镇子里的六个李姓祠堂走去。一时间,你东我西,鼓乐此起彼伏,队伍在镇子里来去穿梭,让人目不暇接,好不热闹。

每一支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放爆竹的,其后是手中举着一只雄鸡的、手中端着蜡烛架子的、拿着祭品的、扛着没燃的爆竹的,热闹掀天地前行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出

庄严、执着而神圣,旁无杂念。据了解,一年中这种“割鸡”队伍的多少,是由这个村子里前一年李姓人家男孩出生人数的多少而定。

“割鸡”队伍首先要到自己的分祠堂去进行祭祖活动,

然后,再集中到汉帝庙里去“割鸡”。即去汉帝庙朝拜杀鸡,供奉汉帝。

第二天,即元宵节的下午,他们便要进行活动的后半部分——“担灯”。而“担灯”的阵势和气氛更比“割鸡”热闹、震撼。各分祠堂放“添灯爆”一个多小时里,一杆杆的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爆竹硝烟弥漫了整个村子的上空;一束束带着震撼声冲天而起的礼花射向深邃的天空,场面极其壮观。

对于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的“割鸡担灯”活动,外界对其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每年都有大量前来这个村子观看这项民俗活动和景观的记者、作家、文化工作者、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各路前来的观众,有时达数千人之多。

这项民俗活动的许多照片、视频在网上能随时阅读。近年,这项民俗活动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项古老而仍然有着生机的民俗,可以用可查到的资料证明的,就有400多年(族谱记载),但按照村人相传的故事,则已有千年的历史。村子里除李姓人外,其他各姓,同样参与这项祭祀活动。村民对这项活动的痴迷和执着,确实是令人吃惊。据几位80老人回忆,即使是“文革”那样的年代,“公社抓得最紧的时候,这项活动,都还是暗暗地存在着”。老人们回忆了当时的情形,无不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后,村民开始大胆地进行祭祀活动。近十年来,由于村民生活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财力增强,村中每户前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用于割鸡担灯的费用都在六千到一万多元不等。随着活动费用的增多,活动便越做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直接参加活动的,不但有全体的村民,还有外村与村中有亲缘关系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添丁的喜悦(宁都客家割鸡担灯)/民俗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传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55047
开本 16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2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2015204126
中图分类号 K892.1
丛书名 民俗书系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9
15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