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润明所著的《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研究对象为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历史,取点面结合的写作思路,既有对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一高校内迁的具体书写,也对整个高校内迁的宏观情况有所关照。力图勾勒处在战火硝烟下,作为高等教育载体的高校,不可复制的一段独特历史极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图书 | 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润明所著的《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研究对象为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历史,取点面结合的写作思路,既有对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一高校内迁的具体书写,也对整个高校内迁的宏观情况有所关照。力图勾勒处在战火硝烟下,作为高等教育载体的高校,不可复制的一段独特历史极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唐润明所著的《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第一次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大量史料,详尽阐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背景、决策经过及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的全过程,揭示了国民政府这一迁移举措对抗日战争走向及战后国际国内格局的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作序推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一、首都的定义及其重要地位 二、虎踞龙盘之南京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二章 中日局部战争态势下的对日方略 一、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 二、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中国对日的总体方略 三、国民党中央势力入川与四川抗日根据地的确定 第三章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一、国民党中央对四川的经营与建设 二、全面抗战爆发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三、重庆、四川各界欢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 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与作用 第四章 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 一、重庆成为中国战时的政治中心 二、重庆成为中国战时的军事中心 三、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经济中心 四、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教育文化中心 第五章 日机轰炸重庆及国民政府对重庆的防卫 一、抗战时期重庆政治地位的提高与市区范围的拓展 二、日机对重庆的轰炸及重庆防空司令部的应对 三、国民政府对重庆的全面防卫 第六章 抗战胜利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一、重庆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二、国民政府对还都南京的筹划与实施 三、还都后的重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润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84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8 |
CIP核字 | 2015300654 |
中图分类号 | D69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2 |
宽 | 149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