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觉主编的这本《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4新丝路新思路)》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举办的“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4”论文集,内容涉及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重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立足边疆实际,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地回答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分析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进行边疆地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深入开展弘扬边疆地区民族很好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理论研究,努力提出高水平、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理论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邹吉忠副校长致辞
和平发展理念与新丝路研究
新丝路建设与多民族优势
作为全球化时代对话新方式的新丝绸之路
大陆——海洋与亚欧的区域化
去边疆——意识形态危机下的全球秩序、哈里发帝国及新疆问题
中外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分析
论边疆研究范式的转变
促进旅匈华人融入匈牙利社会——以匈牙利国家税务与海关总局和匈牙利东方语言学校
对20世纪20—30年代中亚地区民族—国家划界的反思
哈萨克民间神话的神奇形象——生命之树
乌兹别克斯坦的包容性政策与族际关系
现代社会思潮中民族团结的特殊性
俄罗斯联邦的民族关系状况及其治理策略
被遮蔽的另类当代“胡天下观”及其他
互动与创新——新丝路视野下的北方民族史研究
作为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的东北的特殊性——与拉铁摩尔对话
多元生成文化圈论说——以新疆历史地缘文化圈为例
高原丝路——吐蕃“重汉缯”之俗与丝绸使用
对南方丝绸之路边疆开发实行同一化他者的反思
当代中国边疆发展与稳定问题的一些思考
中国的跨界民族与边疆公共事务治理
新问题意识下的“新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文化转型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的影响
中国萨满教现状与发展态势
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聚焦一个模糊的研究视角
新时期规范标识蒙古族姓名的问题
双语教学及其定位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发挥新疆跨境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桥梁沟通作用
因俗而治——历史上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模式研究
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化边疆治理实践的几点思考
吉尔吉斯斯坦代表拉伊厄姆别科夫的发言
用丝路共享理念引导参与式发展——青觉副校长致闭幕辞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