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如去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李柘远是90后的优秀代表,从国内普通家庭一路奋斗到世界名校、名企的经历,值得广大年轻人学习。

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成长励志书,包含40篇个人奋斗故事和方法分享,生动讲述了在耶鲁、高盛、创业和哈佛的见闻和思考,没有无病呻吟的鸡汤,只有满满的干货和正能量分享,是一本实实在在又不缺乏乐趣的工具书。

李柘远在微博上被粉丝誉为“90后国民学长”和“正能量男神”,其发起的#100天10本书#读书活动参与人数逾百万,原创的多篇文章在全网累计阅读量过亿,其中《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真相调查文获《人民日报》等数千家媒体平台转载。

《不如去闯》内容囊括求学中遇到的趣事,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以及自励心的建立。内容对年轻人有着实际引导作用,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是一部少见的励志与趣味并存的散文集。

内容推荐

《不如去闯》是“90”后双料学霸李柘远写给年轻人的人生使用手册,让年轻人从此走上进阶开挂之路。本书内容囊括求学中遇到的趣事,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以及自励心的建立。内容对年轻人有着实际引导作用,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是一部少见的励志与趣味并存的散文集。

本书不是单纯的学习方法的罗列,而是给处于迷茫期的你点明方向。不仅是学生,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本书也可以帮助你建立自励心和规划力。同时,书中的小故事介绍了美国当地及校园生活的风土人情,可以为读者打开视野,了解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有趣的经历。

目录

One

梦想孤岛:报告耶鲁,我已准备完毕

认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放弃“护送”,单兵作战

曾经预演梦想,耶鲁等着我

不会“撞衫”的申请文书

选择突围孤岛,就不问世外喧嚣

耶鲁面试直到冰品店打烊

五位美国总统的第一个福建学弟

非典型优等生:“No zuo no up”

追忆:少年锦时

two

耶鲁卫冕:闯出更好的自己

入住耶鲁第一晚

国际新生营中,败给俚语

同学少年何止学霸

忘却光环回归零点

名校也疯狂,一起裸奔吧

在“憋纸”面前,人人都是书呆子

给了我正能量的耶鲁牛友Cha

“野”出更广阔的视野

把进投行定为本科毕业后的第一步

应聘投行实习的两大经验分享

怎样优质度过大学四年

美国大学十大“听说”的真相

读一所名牌大学,到底有什么好的?

three

初入职场:做一个被梦想录取的人

史上最完全且易懂的“投资银行101”

一入高盛催人长

养猪场上的“搬客”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投行赋予我的四大能力

职场“老”新人的一点体会:如何做一个好的职场新人?

告别高盛,创业去

创业多滋味

four

回归校园:敲开哈佛的大门

在HBS 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打了鸡血的哈佛人

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真的灯火通明吗?

five

进阶攻略:成长使用手册

枯燥英语有技巧

留学申请中的“课外活动/ 社会实践”怎么准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拖延症

这七大毛病,99.9% 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

哈佛学生回应北大院长:与其纠结人生方向,不如定好小目标

跋:我妈和我

附录:哈佛学生常用的四款To-do list 模板

试读章节

以上“三章”自2006年9月1日高中的第一天起正式生效。

当一些同学还在回味漫长而慵懒的初三暑假时,我已经暗暗给自己上好了发条,开始了“三年奋斗”的倒计时。这是一个人的战役,我不想也不应该过早与任何人讨论心中的目标。

当努力刚刚开始、八字尚无一撇时,我没有资本去做任何的吹嘘与炫耀。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既定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去接近三年后成功的那一天。

转眼到了高二升高三的暑假。高一高二的两年,我一直严格履行“三章”的前两章:我延续着初中优秀的学习成绩,在理科重点班的每次大考都排名前列;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几项很棒的课外活动,足以在申请大学时交出一份实打实的简历。

然而,托福和SAT的备考却尚未打响。2008年7月,距离大学的“提前录取批”申请截止日只有四个月时间了。

干掉托福不算痛苦。凭着课内外锻炼出来的英文能力,我在突击两周、练了几套模拟题后上了战场。那天考试状态不错,点完提交键,屏幕上跳出了110分(满分120)的成绩。

“搞定!”

美国常春藤大学对国际学生的托福要求是总分100分以上。这个分数足够高了。

接下来是难度大得多的SAT。如果说托福是考英语能力,SAT就是用英语考能力,连美国高中生都不敢怠慢,有的人为了拿到满意分数,甚至会用一年的时间考上好几次。

如果要申请排名前十的大学,SAT I和SATⅡ的高分都是重要砝码。SAT I也称SAT综合考试,由数学、分析性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组成,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2100分。SATⅡ也称SAT学科考试,学生可以从十几二十门学科中选考2至3门,比如理科范畴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文科社会学范畴的历史、美国政治、英语文学、拉丁语等,每科满分也为800分。

为了一鼓作气一次通关,我做了大胆的决定:

放弃8月的高三全体补习,9月请假在家闭关30天,备考10月初的SAT I考试,10月“半读半休”,准备好大学申请材料的同时,备考11月初的SATⅡ考试。

8月往后的几个月,对厦外高三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时期。因为10月下旬,针对外国语学校的大学保送生推荐考试将拉开序幕,届时年级排名前二百的同学都将有机会参加全国一流大学的保送考试。厦外的每届尖子生都有好几个通过保送生考试被北大清华锁定,年级排名前100的同学还会有多人获得外交学院、北外、上外、西安交大、南大、武大等顶尖院校的橄榄枝,提前过上幸福的悠长假期,弹琴品茗读书郊游。

保送生考试对外国语学校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提前的高考。要想被推荐参加心仪大学的保送考试,9月和10月两次月考成绩至关重要。

彼时,我是理科实验班的一名北大清华level的种子选手。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都期待我为这届的升学光荣榜做贡献。然而,大多数老师并不清楚我的心“另有所属”。要想被批准请长假进行“第一个十年计划”的最后冲刺,我就必须跟老师们诚恳“坦白”自己的升学想法了。

一个湿热难耐的7月午后,我先拨通了一直对我关爱有加的吴副校长的电话。吴校是有几十年教龄的化学特级教师、我高中三年最尊敬的师长、最无话不谈的忘年交。要想取得学校支持,吴校这关必须第一个讨。P7-8

序言

我和柘远是母子,更是朋友。多年来,无论顺逆,都是我们母子相伴相扶。

屡被问及我是如何把儿子培养到耶鲁和哈佛的,我皆答日:无为而治。因为的确未曾刻意地、定向地培养儿子。不过,说无为有点夸张,适时地引导还是要做到位的。“子不教,父之过”,悟性再高的孩子,未经世事,都需父母的引导。父母的天职是要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优良的体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这三点,何愁孩子没有一个美好人生?

告别文弱

柘远幼时比较文弱,是个腼腆胆怯的小男生。刚上小学那会儿,面对全班同学发言,他会紧张得发抖。为了改变他的状态,我的确花了心思,想了办法。比如,周末和他一起爬山、远足、到海边骑自行车;鼓励他和伙伴们疯跑嬉戏,尽兴玩耍;让他参加少年官合唱团等。没过多久,他不仅身体健壮了,性格也外向起来,交了不少好朋友。再比如,和他去外地旅游,我时常假装不认路,由他带路或问路,还把联系宾馆、安排住宿的事交给他来办。平时,我从不陪他做作业,不替他背书包。参加活动或竞赛,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完成报名注册手续。诸如此类的锻炼,不一而足。及至小学毕业,他已经成为一个开朗、健康、有主见、肯努力、不畏难的少年。

母子神聊

和儿子“侃大山”永远是最惬意的事。从他五六岁起,我们娘俩就爱聊天。他渐渐长大,我们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他给我讲某个部族的来龙去脉、新版地图册和旧版的差别,聊贝加尔湖的淡水海豹等。而我则愿意分享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兴之所至,会整段背诵给他欣赏。他放假时,我们经常神聊至凌晨。家庭变故令我心力交瘁,我不瞒着他,因为这就是人生的真实面目,他迟早要成舟有担当的男子汉。重点是他目睹我未被击垮,并充满活力地继续前行。我发现和孩子聊天益处多多:亲子之间无隔障,叛逆期孩子不叛逆;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耐心;让他知道世事无常,学会思考和乐观面对。

见贤思齐

柘远的基调永远是友善和快乐的,常听他夸赞某某有才华、某某很神勇。当年,我们所在的宿舍院门口有个修鞋摊位,柘远常与修鞋师傅聊天,对师傅的好手艺和好性格啧啧称赞。我对此深感欣慰,比抽奖中了头彩还满足。柘远初中时在我们的家庭相册的扉页上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与妈妈共勉”。后来,他读大学、进投行、合伙创业,有幸结识了不少优秀的人,其中有几位被他敬称为“大神”。他们才兼文武、慷慨有大略,无疑是柘远人生路上的新标杆,是他努力不怠的动力源。今年柘远生日时,我在给他的生日礼物上写道:见贤思齐——与吾儿共勉。

柘远从小就总有各种想法,而且会付诸行动,甚爱“折腾”。只要是正当合理、有益身心的事,我都支持,必要时还参与其中,做他的得力搭档。

以他申请美国本科为例。

初三暑假时,他告诉我想去美国读大学,且非常春藤名校不读,还要拿到奖学金。

我不以为意,笃定他不出一个月就会知难而退。况且,他当时在全年级400个左右的学生中,成绩保持在前十以内,仍有余力。若弃高考攻留学,岂不可惜。

没承想,他并非说说而已。他认真地列了一份实现目标清单,包括托福和SAT何时考、要考多少分、要有哪些学术强项、要如何提高课外实践竞争力等。在基本不影响校内课业的同时,他开始朝着遥不可及的留学目标一步步跋涉。感动于他的努力和韧劲儿,我决定参与到他的计划中。

我火力全开,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教课带学生、兼职做翻译,一连数年未曾休过周末,为儿子实现目标提供财力支持。有时,我也力所能及地与他切磋英语难题,围绕竞赛或活动和他头脑风暴一番。最紧张时,每天忙到凌晨两点多,翌日早晨六点二十分准时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奋斗。若不是柘远执着以求、志在必得的精气神儿感染着我,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天道酬勤。柘远的目标圆满实现。2008年1 2月1 6日晨,喜讯传来,他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

目标引领成长

设立目标一全力以赴一实现目标,在不断的砥砺中,破茧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仍以申请耶鲁为例。在近三年的准备过程中,柘远在多方面成长显著。

1.苦读加上各项赛事的磨练,英语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段位。托福和SAT均在高三以高分一次性收官。

2.参加有质量的活动和赛事,接触能人志士,眼界开了,格局拓展了;外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 3.磨练了毅力和定力。当年厦门的留学风气尚不浓厚,资讯和机会相对匮乏。柘远的同学们高考备战正酣,他越发显得例外。我的从众心理时不时地跳出来作祟,担心柘远选错路径,所以格外钦佩儿子的坚持和自信心。

4.更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了。柘远参加的赛事和活动中,有几个相当有难度。参加者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要有临场思辨的能力和上佳的英语口才,这对柘远来说是巨大挑战。我知道他也忐忑,甚至发怵,但他没有畏缩,“硬着头皮”去了,靠着不服输的心气和拼劲,实现了自我突破。

关于此书

柘远在书中分享了他求学、求职、创业的经历以及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历练和成长,不为自夸,更无意当网红。唯愿带给读者些许的启迪和助益。  柘远生自普通家庭,多年来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家庭曾突遭变故,生活一度难以为继。但这些都未成为柘远奋进路上的障碍。他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甚至能超越他。

如果你也打算选择类似的人生轨道,或许能从书中发现不少有用的实操信息;如果你仍在畏首畏尾,一再降低自我实现的目标,或许你能从书中汲取一点行动的勇气和力量。

此为本书的意义所在。

后记

三个半月写完了39篇文章20万字。但过去1 00天,我一直留着一篇没写。这没动笔的第40篇文章,也是书的最后一篇。我要把它写了送给一个人:我的妈妈。为什么留到最后写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功力不够,我怕自己写不好。

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东西,我竟几乎没写过“我和妈妈”这样的文章。我是个总在奔忙的粗心儿子,竟然神经大条到忘了用文字表达对妈妈的爱、牵挂和感恩。

晚上临睡前有时会思考,要如何写一篇跟妈妈有关的文章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让自己足够满意的写法。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最好、最满意的写法?

那就让我先回忆几个和我妈相处的片段吧。我极不擅在纸上吐露心意,但对妈妈的一切感情,都融在这一个个小故事里了啊。妈妈给我的爱,我从没忘记,以后也不会忘记。

我大字还不识几个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告诉我,读书是一件多美、多重要的事。不过我觉得,她其实根本就没“处心积虑’’地培养过我对书的兴趣。因为妈妈是那么爱书,读书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理所当然了,理所当然到我从小也被影响,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书。

从幼儿园中班到上小学前的这几年,我每晚睡前都雷打不动收听“妈妈说书”。妈妈那时还是大学英语讲师,对教学较真到不行,经常备课到深夜。但9点到9点半这30分钟,妈妈是一定会抽出来,端着一本书爬到我被窝里的。

小时候我身体弱,爱拉肚子。只要妈妈带着书进了被窝,我的脚、r就能很快暖和起来,肚子也不咕噜噜地疼了。跟着一起暖起来的,当然还有期待听故事的心。

妈妈给我读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是“幼齿’’的童话故事——即使我那个年龄段的小孩接触的都是大灰狼小白兔。

第一本在被窝里听妈妈讲完的书是《西游记》。妈妈还真牛,各种声情并茂,各种深度入戏。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蜘蛛精、黄袍怪……每个角粤都被妈妈的声音演绎得惟妙惟肖。我老是听得不想睡觉,哼哼着求妈妈再读一个故事。

妈妈不只给我读,还考我。读到关键情节时,她会停下,问我下面该怎么接。我也特捧场,每次都飞快转动小脑瓜。有好多次,我的回答还真和作者之后的描写一模一样!

《西游记》之后,妈妈又给我念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爱的教育》,甚至还读过一些《儒林外史》里的故事。除了涉及男欢女爱(比如潘金莲西门庆)和血腥暴力的故事她默默跳过外,其他故事妈妈都会念给我听。最值得一提的是,妈妈从来不会因为我是个理解力有限的小孩,就简化故事情节、降低难度。  我后来问为什么,妈妈说,要尊重作者和原文,更何况, “谁说你就一定听不懂呢?你可是听得津津有味呢。”

我想,再过个几十年,等妈妈老得看不了书的时候,就换我到被窝里给她念书。妈妈是不是也会意犹未尽地求我再读一个故事呢?就像20年前的我那样。

妈妈常说:“柘远长大后真是变了一个人。敢闯,能折腾,目标高,-不怕累。”

嗯,我小时候是挺文弱的,和现在截然不同。胆子小,腼腆,在幼儿园时甚至被小女孩欺负过。

妈妈坚决不允许我这么长大。为了练我的胆子,让我变成男Y-~X.-各种招数都使过,后来看,都奏效了。

四五岁时我特别怕水,妈妈非要在给我洗澡时拿着淋浴头往我头上脸上喷水,起初我吓得哇哇叫,尤其恐惧水进鼻子的感觉。妈妈可不管,狠着心继续喷。渐渐地,我不怕水了,直到开始享受温水浇在脸上的感觉。

进小学前,小朋友们陆续开始各种学前班,钢琴绘画作文什么的。妈妈没给我报任何班。她说:“我这儿子已经够文静了,如果再上这班那班,成天坐在那儿,就更不活泛了。”

妈妈鼓励我去疯去野。

我对大自然和昆虫爱得不行。她说:“太棒了,走,去抓虫子。”

家后面就是一片山,草丛里蝗虫、蚂蚱、螳螂、蝈蝈可多了。最初,玛妈会带我深入半米多高的草丛一起野,抓回满满一袋虫y-,还允许

妈妈跟我描述时一脸轻松样,我却听得流了眼泪,逼自己不去想象妈妈在黑夜里捉鱼的狼狈样。

这些年,我喝过很多鱼汤,但味道都比妈妈那晚做的黑鱼汤差远了。妈妈,什么时候你再给我做一碗黑鱼汤可以吗?馋了。

从出生到如今的二十多年里,妈妈没缺席过我成长的任何一个环节。与其说我俩是母子,不如说是忘年交。我对她没大没小,她对我没小没大。

当然,朋友归朋友,妈妈还是很有“母后”威严的。我如果犯了涉及三观的原则性的错误,妈妈对我绝不会手软。小时候有一次特喜欢姥爷的一支钢笔,爱不释手到偷偷把它带回家,想着下次去看姥姥姥爷时再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可我这小伎俩怎能逃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呢。发现我偷拿了钢笔,她毫不客气地揍了6岁的我一顿,让我“长记性”。妈妈说: “以后再敢小偷小摸,小心我打断你的手”。

我成年前,妈妈给我写过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阳光的味道。她说,妈妈不求你未来做多大的事业,只盼你生活得快乐、踏实、不违本心。妈妈送给我四个关键词:courage(勇气),honesty(诚实)。perseverance(毅力)和sympathy(同情心)。她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一定要做善良靠谱的人。这些,都已经成了我DNA的一部分。

妈妈说自己是个大龄女文青,我对此实在不能同意更多。除了嗜书如命,她也为电影痴狂,尤其喜欢法国、意大利和伊朗的片子。妈妈担心我上学和工作太忙,没空欣赏好电影,就把自己写的影评一篇又一篇地E~mail给我,邮件末尾不忘加上一句:难得的好片。有机会你还是自己看一遍,能长智慧哦。

我逐渐到了适婚年龄,妈妈的大学同学里都有当奶奶的了。对我的罗曼蒂克史,她几乎不过问。她跟一些为了孩子找对象而忧心忡忡的老同学们说:“嗨,孩子才二十多岁,一点都不着急。他谈没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都他自己决定。他就算是gay我都觉得没问题!”

妈妈,写到这儿我越发感叹自己命好,能在这一生成为你的儿子。

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我俩的关系,一点不夸张。在这个单亲家庭,你是娘也是爹,而你说,我是你的一切,是你的生命。

妈妈,记忆里你从没在我耳边苦口婆心地说过任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你知道吗,你教给我的,比任何刻意的说教都要多得多。我这些年来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成绩,每一个蜕变,都有你的影子在里面。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既是在写我自己,其实也是在写你。我要把这本书郑重地送给你。你对文笔要求很高,我又不太会舞文弄墨,所以还请你轻拍。

最后,允许我煽情地勾个芡:妈妈,谢谢你这25年来把我照顾得这么好。从现在开始就该我照顾你了。我会努力的,虽然可能还是做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设立目标不难,难的是如何百分之百实现。学霸李柘远在求学、求职、求机会的经历中,用最低的时间成本完成最高难度的进阶,箭无虚发。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并对人生目标孜孜追求,才能够从成功到成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人生的路大多是走出来的,只有极少数是问出来的。上世界名校,与其让父母用黄金铺路,不如自己去闯。“90后”少年李柘远,闯出耶鲁,又闯进哈佛,他用切身体会告诉你:间出的路才是自己的!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

柘远是当之无愧的“鸡血男神学长”。他用年轻而从不迷茫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旦完成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就变得唾手可得。与其在0起点抱怨,不如从现在开始,闯出1的惊喜。

——时尚集团总裁苏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如去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柘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5175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5
CIP核字 201625416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9
15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