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沈元良主编的《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俞根初、何秀山、周伯度、赵晴初、何廉臣、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杨则民、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名家的学术思想,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味。
图书 |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沈元良主编的《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俞根初、何秀山、周伯度、赵晴初、何廉臣、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杨则民、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名家的学术思想,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味。 目录 第一章 绍派伤寒之鼻祖张景岳 第一节 张景岳生平传略 第二节 张景岳的治学理念 一、崇古厚今,治学严谨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探奥寻蕴,质疑求正 四、治学处事,精一执中 五、三以相参,五以相伍 六、从类分门,类以求便 第三节 张景岳的学术思想 一、医易同源的哲学思想 二、阐发阴阳学说 三、温补学说 四、命门学说 五、诊病施治必先审其阴阳 六、重问诊,首创“十问歌” 七、扶阳重阴中求阳 八、药重四维,善用熟地 第四节 张景岳的学术贡献 一、类分《内经》,阐发《伤寒》 二、创立“劳力感寒” 三、从病因立论两感病 四、伤寒的传变规律观 五、创外感病八纲辨证 六、细述阴阳寒热表里 七、辨伤寒无补法 八、阐六经证充实八纲辨证 九、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 十、论“中年修复,再振根基” 十一、阐发病机十九条 十二、对脉学的贡献 第五节 张景岳的著作 一、《类经》 二、《景岳全书》 三、《质疑录》 第二章 善于辨证与创新的陈士铎 第一节 陈士铎生平传略 第二节 陈士铎学医之道 一、求真务实 二、劝医六则 第三节 陈士铎的学术思想 一、植根经典,发皇古义 二、以治为宗,创立新意 三、精于辨证,丰富创新 四、重视命门,治法温补 第三章 敢于医门棒喝的章虚谷 第四章 寒温统一先行者俞根初 第五章 绍派伤寒的助推者何秀山 第六章 善于思辨本草的周伯度 第七章 融合新知的大家赵晴初 第八章 越中圣手王馥源 第九章 承前启后著书立说何廉臣 第十章 医学教育家傅嬾园 第十一章 绍派伤寒中坚人物邵兰荪 第十二章 勤于实践的临床家胡宝书 第十三章 五段论伤寒者祝味菊 第十四章 医事活动家裘吉生 第十五章 医药大家曹炳章 第十六章 善治伤寒时病的傅幼真 第十七章 医哲理明通的杨则民 第十八章 临床和教育家徐荣斋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沈元良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328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4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2016081505 |
中图分类号 | R25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