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梧桐街上的梅子(彩图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国龙的小说《梧桐街上的梅子(彩图版)》讲述了少女田梅子从小失去父母,和婆婆相依为命,生活的窘迫艰辛,同学的冷眼排挤,让她举步维艰。但她心中一直保持着乐观和自信,坚持不懈努力,在身边好友友爱关怀的帮助下,最终战胜阴霾,勇敢成长。

这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少女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也不仅仅是在诉说青春期所遭遇的重重困惑。在阴冷的劣境中,一个少女蹒跚踟蹰着从梧桐街上坚强地走来,从太多的泥泞与酸涩的泪水中跋涉而出,找寻着前方,那如落日般温暖的光辉……

内容推荐

张国龙的小说《梧桐街上的梅子(彩图版)》讲述了:十五岁的少女田梅子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和脾气暴躁的婆婆相依为命,又常受到同学欺负,个性阴郁而孤僻。后来遇到了乐山、郝文静等朋友的帮助,逐渐振作起来,用阳光和微笑去迎接生活的挑战。亲情的厚度,友谊的深度,嫉妒的残忍,挫折的伤痛,苦难的沉重,在书中错综复杂而又饱满呈现,展示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少女成长历程,和一个真实独特的青春期故事。

目录

第一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第二章 与陌生人来来往往

第三章 悲喜交加的一夜

第五章 纸燕在泪雨中飞翔

第六章 雨夜酣然入梦

第七章 回到我们的从前

第八章 你是我曾经的仇人

不仅仅是成长的故事(代后记)

试读章节

1

冬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整座城市雾气缭绕。清晨,泥泞的梧桐街尽管车水马龙,却掩饰不了黏稠的倦意。街道两旁,梧桐树林立。高高低低的树阴,全都无精打采。不远处,轮渡的汽笛声尖细而悠长,随徐徐的江风钻入梧桐街的角角落落。恰似不辞辛劳的更夫,将拥挤在街道两旁的住家和店铺一一唤醒。

梧桐街拐角处有一家唤作“老梧桐”的小茶馆,大概因门前那棵梧桐街上最为古老的梧桐树而得名。此时,老梧桐茶馆里已经围坐了不少不用上班的爷爷婆婆。茶香袅袅娜娜,麻将声哗哗啦啦此起彼伏,如同夏日里倏然而至的雷阵雨。

田梅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闪身钻进了老梧桐茶馆。

田梅子左顾右盼之后,径直走向赵婆婆。站在赵婆婆身后,田梅子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赵婆婆熟视无睹,全神贯注“血战到底”(麻将的一种玩法)。

“滚开,扫帚星。你一来我就当‘炮手’,都输光了。大清早的就找人要钱,哪来的钱给你?滚!滚开!滚远些!滚远些!!”赵婆婆终于忍不住破口斥骂。“嘿嘿嘿,慢着,‘三条’我要碰!还不给我滚远些,好不容易凑成的‘清一色’,差点儿就被你搅黄了……”

“赵婆婆,你就给梅子些零花钱吧。孩子都站半天了,上学要迟到了呢!”赵婆婆的下家邓婆婆看不下去了,替田梅子打圆场。

“就是嘛,孩子多遭罪哟。梅子你这孩子也真是的,向婆婆(方言,即‘奶奶’)要钱也不出声。就这么干站着呀?换作我,也不乐意给。”赵婆婆的对家满脸嫌怨。

“我早就不指望她叫我一声‘婆婆’了。这哪是我的孙女儿?是讨债鬼!我的那个命哟!”赵婆婆忙里偷闲数落梅子,目不转睛盯着牌桌,“嘿嘿嘿,‘一饼’是哪个打的?我要和!”

“和什么和?这牌打出来几年了?我说啊赵婆婆你别抠儿了,痛痛快快把梅子打发走就没得事儿了,别耽误大家打牌咯!”赵婆婆的上家也嫌田梅子站在一旁碍事儿。

“哪个耽误哪个了?哪个耽误哪个了?是我出牌慢了还是我赖账了?你赢够了还说话气人?哪个见过你这种专说风凉话的人?你以为我这孤老太婆好欺负啊?”赵婆婆横眉立眼,猛然飙升的嗓音变了调。

“赵婆婆,怪我多嘴,怪我多嘴,我说错了,我投降!要得不?”赵婆婆的上家黑着脸,明显口是心非。

“要不得!你说够了你就不想说了,我还想说呢!”赵婆婆满脸怒色,一边冲上家立眉瞪眼,一边从衣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砸向田梅子,“讨债鬼,拿去,滚远点!”  田梅子还是站着不动,把事先写好的纸条递到赵婆婆面前。

赵婆婆瞟了一眼,“霍”地站了起来,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田梅子的鼻子吼:“50元?你要50元干啥子?你以为我是开银行的?!”

赵婆婆的唾沫星子如同疾风斜雨,她的叫嚣瞬间遮盖了周围此起彼伏的麻将声。

其实,田梅子在纸条上写得清清楚楚:给我50元,我要买复习资料!

田梅子面无表情,还是站着不动。或许,她不屑于为自己辩解。十多年来,这样的责骂是她每天的必修课。习惯了就没事儿了,她好像对责骂产生了免疫力。

也许骂累了,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赵婆婆突然闭了嘴,脸上漂浮着少有的一缕慈祥。严格说来,那还不是一张老太婆的脸,或隐或显的褶皱掩盖不了她曾经的美丽。她四十多岁就守寡,总算熬到儿子娶了媳妇,不曾想儿子和媳妇出车祸没了,留下了两岁多的孙女田梅子。多年以来,赵婆婆对谁都怀有敌意,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亏欠了她。她是梧桐街上大名鼎鼎的“赵火炮”,敢冒犯她的人说不定还没出世呢。

赵婆婆背转身,小心翼翼忙活了半天,从内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50元大钞。她把钱扔到田梅子脚边,恶声恶气地吼:“拿去吧,滚远点!”

田梅子没有弯腰捡钱,依旧站着不动,还是面无表情。

“讨债鬼,好好好,你比我有性格。小祖宗,我怕你了,我服你了还不行吗?”赵婆婆只好弯腰把钱捡了起来,塞到田梅子手里,“装好了,要是弄丢了你就是在我面前站一天站一年,你也休想我会再给你了。还有,当心遭你那些小流氓样儿的同学抢了哟!别指望我会同情你!”

P2-4

后记

不仅仅是成长“故”事

十年前,我开始专心为少年朋友写作。

十年间,我碌碌奔走: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步入婚姻生活。后频频更换工作,重回校园读书,直至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不知不觉,而立之年渐行渐远。

十年来,不管我失意还是得意,我始终没有忘记我和少年朋友们的“约定”——牵手成长,聆听成长。我的笔触小心翼翼走进过数十位少男少女的心房,令我欣慰的是,我笔下的不少少男少女形象得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少年朋友的喜爱。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未来或长或短的人生注定不会风平浪静,但我始终认为最为苦难的岁月已经远去。我一直笃信:人的一生中最苦闷最惶惑最无助的时光莫过于少年时代——刚刚告别童年的无忧无虑,刚刚接触成人世界的光怪陆离,好像长大了,好像明白了许许多多。但,头脑里仍旧一片混沌,心空仍旧一片茫然……因为无法消解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诸多成长的烦恼,在这个被专家们称之为“青春期”的季节里,不少心思更为敏锐遭遇更为独特处境更为艰难的少年,他们注定会“心为刑役”,恍恍然不知路在何方?

回想起来,少年时代的我敏感、怯懦,加上学习和生活的重负,我应该遭遇过所谓的“青春期综合征”。——那是我至今不堪回首的梦魇!因此,误打乱撞,趟过泥泞雨季的我,更加真切地怜恤那些挣扎在雨季中的少男少女。我希冀能够通过我的作品,给予他们关爱、鼓励、导引和温暖。由是,我总是对那些“问题”、“麻烦”多多的少年抱以更多的关注和体恤,我总是不由自主地陪伴他们经历人生初程的风风雨雨,聆听、观看他们的哭哭笑笑悲悲欢欢,总是情难自已想站出来给予他们一星半点安慰和指导。我时常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充当了只会说教的“家长”,也担心自己那些所谓“有益”的成长经验不过是不关痛痒的万金油。可想而知,和他们“对话”,我感觉很不轻松。

三年前的寒假前夕,我去某中学为孩子们讲授《如何阅读》。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个看上去冷冰冰的女孩。我很难相信,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脸上会有如此冷漠的表情。凭直觉,我判断这个女孩一定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课毕,我要求同学们写一篇题目为《家》的作文。我提示同学们一定要写出自己对家的独特体验,并要求他们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自己对家的感觉。大多数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温暖”、“感动”和“幸福”等,而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女生表情一直冰冷,也没有发言的冲动。我按捺不住好奇心,点名叫她回答。她的答案是:“我不知道!”

我向她的班主任了解她的情况。我被她的不幸经历所触动,更为她与她自身年龄不相称的坚强而感叹。  那以后,我开始和她交往,给予她我力所能及的帮助。渐渐地,她向我敞开心扉,倾诉她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以及她瑰丽的梦想。读她的信件,我一次次忍不住怀疑那些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来自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我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一个人深刻与否的确与年龄无关。我知道一种情感永远不可能替代另一种情感,我不可能给予她更多,亲情的缺失也许永远都无法弥补。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她的故事写出来,企图运用“小说家”的“技巧”去缝合她心灵的创伤,去抚慰她孤独的心灵。

于是,她就成了这部小说《梧桐街上的梅子》中的主人公“田梅子”。

我时写时停,历时两年。我不希望我只是在讲述一个少女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因为我明白这样的成长故事在别的作家笔下肯定似曾相识。我希望广大少年读者能从田梅子的成长故事中,读出苦难的重量,读出亲情的厚度,读出友谊的深度,读出化解仇恨的灵丹妙药——爱与宽容,读出人性中存在的令人渴望令人温暖的辉光……

尽管这部作品并不能让我十分满意,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暂时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文学“才华”,我不得不暂时与依旧生活在梧桐街上的田梅子说再见。我期待着我的下一部小说问世的时候,梧桐街上的田梅子已经长大成人,实现了她的梦想,找到了她曾经失去的那些不可或缺的情感。

《梧桐街上的梅子》初版后,已逾六载。

梧桐街,还有初中女生田梅子,深受许许多多少年朋友喜爱。

意料之外,兼得激励,还收获信心。

其间,我倾心尽情,写了《许愿树巷的叶子》《老林深处的铁桥》《水边的夏天》《红丘陵上的李花》《银杏路上的白果》《离开是为了回来》《拐弯的十字街》等。

不得不说,是“梧桐街”和“田梅子”,激活了我的创作激情。

当然,必须得说,是汪明含、史伟峰、王宜清、王苏、范艳妮等责编、美编们,给予我的拙作第二次生命,扶助我走得更远。

承蒙重庆出版社郭玉洁、李云伟等编辑及发行老师的赏识,《梧桐街上的梅子》彩图版即将面市。梧桐街还是那条街,田梅子依旧行走在梧桐街上。然而,两位老师悉心编辑,已然再生了《梧桐街上的梅子》。

曾经喜欢梧桐街和田梅子的读者已经长大,写《梧桐街上的梅子》的我鬓发渐霜。

寄望更多的少年朋友走进梧桐街,与田梅子相伴,茁壮成长。

梧桐街已换了新颜,田梅子渐渐长大,她的故事还在继续。

而我,正在寻找那个“非写不可”的瞬间,再次走进梧桐街,注目田梅子亭亭的背影……

2016年9月21日上午10点于北苑家园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梧桐街上的梅子(彩图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国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16330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6232854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9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