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曾孤独怎会懂得(2)
内容
编辑推荐

《不曾孤独怎会懂得(2)》是《没走过的是路,走过的才是人生》《不曾孤独,怎会懂得》的作者德鲁伊用“走过的”人生智慧,告诉“不曾孤独”的你——

如何走过“没走过的”路,将之涅槃为自己的“人生”;

如何从“不曾孤独”、经历孤独,从而羽化至“懂得”“人生”!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愿您,走出迷茫,得以滋养,自在成长!

内容推荐

德鲁伊著的《不曾孤独怎会懂得(2)》讲述了:不安的世界如何安静地活?如何具备活在当下的勇气,如何如愿选择快乐?

我们需要明白“战胜得了邪恶的是武力,面对得了温柔的才是力量。”生活从来不是修行,属于你的世界才是修行,你与世界的互动才是修行。被这个世界修行那叫被修理,被自己想当然地修行叫逃避。

当下是从过去走来的当下,未来不是你今天思考出的未来,你面对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思考就变成你想的模样,但绝对会因为你自以为是的思考变得不那么美丽。

孤独不是享受,孤独却是必须,孤独不代表与世界隔离、不代表割裂自己的人生,而是更加懂得人生、懂得生命。

目录

第一章 这些年,我们都忘了爱自己

第二章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第三章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

第四章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第五章 没走过的是路,走过的才是人生

第六章 幸福源于简单的信仰

第七章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

第八章 总有一颗类似的灵魂与你相遇

试读章节

现代人什么都可以付出,包括肉体、精神,但最为吝啬的永远是自己的感情。于是也很害怕,没有人不怕伤害。感情这棵树根很长,感情的树越茂盛,你越与它融为一体。你要忍心拔除它,它会告诉你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伤筋动骨;什么叫水土流失;什么叫骨血相连。

被老婆大人驱赶着去买菜-—很少逛菜市场,过去除了到陌生城市爱去菜市场看城市的本来面目外,在家很少这么做。

北方的菜市场很粗放,沾着泥的菜一般都会认为是好东西。嘈杂,人声鼎沸,和江南的细绵水灵大异其趣。蹲在一个菜摊前,看着别人买菜时挑剔择选,自己也装模作样甩泥、择老叶子。

与卖菜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什么算好菜。 “好菜根短”, 回答很简单。好奇地问为什么,卖菜人很肯定也很不耐烦地说:“好树根长,好菜根短!不晓得?”他开始拿着喷壶给菜喷雾,已经有点南方卖菜卖水灵的感觉了,间或着抬手阻挡那些择菜的手,嘟囔着不让做得过头。

“好树根长,好菜根短?”

我有些茫然,怎么会是这样呢?是啊,菜要鲜嫩,要水灵,只好在长得快上下文章。想起现今有无土栽培,菜在暖棚里,根在营养液中,长得鲜活而快捷,口感绝佳。上到货架上博得一致仰慕,一干大众恨不得生噬为快。要么应时应景,要么反季节的惊喜。如今的蔬菜,我们不用担心四季时令了,只需要选择我们喜欢的就可。

而树在土中,大地滋养,四季轮回,风雨干旱,缓慢而艰辛。根在土里探索和追求,与大地一世的纠结、缠绵。老话常说“树有多高,根有多长”,大树是土地的一部分,它吸收着土壤的养分,同样回馈着大地,努力向天空和地下衍生生命。

那关感情什么事呢?

欲望社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欲望,谈感情是个汗颜和自觉愧疚的事情。感情弱化到似有似无、可有可无。我们把欲望包装成“感情”,只是为了填饱欲望挖的坑罢了。于是,“感情”这玩意儿,现在更像快餐、毒品或安慰剂,刺激而标准化、快捷,而无关痛痒,而鲜活。

现在的“感情”是蔬菜,大餐都不是,只需生吞活剥,看着美丽鲜活就好。在心里,只需建个暖棚,风吹雨打也不害怕,滋生些感情的营养液,菜很好长,收获期很短,快速、灵活、多样。

哪天厌倦了这份“感情菜”,不需要了,从营养液里拿出,阳光下要不了一天就消亡。你也乐于常换常新,百无禁忌,百味可尝。暖棚嘛,不大还不占地方,也就对荒芜的心没有什么影响。内心黑暗没有阳光也可,有灯喽;内心如泥沼没有土壤也行,有营养液哦。

多好!现代社会的人多么幸福,一夜情、爱情快餐、肉欲博弈、寂寞游戏、填饱欲望,忘我而刺激,瞬时满足瞬时抛弃,单曲循环或随机播放。古代我们靠修行、冥想修养自己的心,现代我们有感情如菜,似乎一样的效用。现代人总是那么的聪明,现代人不要感情像树,只要感情是菜。人总是畏惧人生却充满欲望,惧怕这个世界却又没有耐心和勇气。于是,人只要养活自己,快乐之于人是欲望的满足,享乐和快乐基本是同义词。

但再想想,或许该恐惧的。这个菜要你的心去压榨出营养液,它没有给你留下什么,除了派生一点新的欲望,一点瞬间的满足。快餐最大的好处在于方便,最大的坏处在于没甚营养,甚而遗毒体内。总觉得现代社会,人什么都不会缺,唯一减少的是内心的感情天地。是因为物质太丰富所以感情越贫瘠,还是感情越贫瘠越追求物质?这个感情菜,将你内心感情那些微的绿色消耗,内心因沙化而寥落而心生恐惧。些许的绿色与泉水,也被消耗着,感情菜需要消耗你的心血,丢弃时很容易,滋养感情菜则要消耗你少得可怜的营养。

或许,还是喜欢或渴望,在心里种些树。或许很难成才,但终究会成长壮大,能为你挡风遮雨、保水增绿,会绿草如茵,会百鸟晨鸣……会让你沙漠化的内心,看到希望与未来。沙进人退与人进沙退,多么大的区别。人最佩服的奇迹就是填海造田、沙漠的人进沙退吧!那些沧海桑田的变幻,自己可以做的时候多么的兴奋,可以看到自己的变化,可以滋养自己的内心。

现代人什么都可以付出,包括肉体、精神,但最为吝啬的永远是自己的感情。于是也很害怕,没有人不怕伤害。感情这棵树根很长。感情的树越茂盛,你越与它融为一体。你要忍心拔除它,它会告诉你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伤筋动骨;什么叫水土流失;什么叫骨血相连。

很多时候你或许明白,无限广阔的内心,不是不丰腴,只是你缺少种下一棵树的笃定而已。你没有感情的种子,有了也没有坚定的心去栽培,这永远比贫瘠之地广种薄收还悲哀。P3-5

序言

适应孤独,才能征服这个喧嚣的世界

——我是德鲁伊

“这本书里,有我吗?”

这本书要出的时候,朋友们会这样问。或许他们知道,我的每一篇文字,都是生活里点滴涓就的,人生功不唐捐,于我应该多少会落在文字上。

其实早在出第二本书的时候,和博奕中天策划人孙总谈起,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不安,到底是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我们知道的越多,所以我们未知的越多”,还是因为世界跑得太快,我们就像被复制、被模块化了,丝毫没有存在感?

最终也是了了,没什么结果。

于是探讨在不安的世界有没有可能安静地活。

寻找安静,是个流行的事情,“身心灵”也流行了好几年,再间或来点旅行、爱好、断舍离、禅修、冥想、慈悲善行等等等等,招数总是大于目的。片刻的安静之后,却越发觉得世界的不安,越来越觉得自己难于安静。

丛林法则已然从地球上升到宇宙层面,安静永远成了一种逃避,一种奢望?保持着动物本能的警觉和躁动不安,才能在这个丛林社会立足?紧绷、不安、没有存在感,连动物都会短命,人也差不多。在短命和活下去的选择中,我们却还是先选择活下去的好!于是,不安就不安,世界本来就不安,我们也就将就着过下去吧。

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

成长不意味着成熟,入世的成熟不代表真正的成熟。那些在生活里似乎游刃有余的人们,同样被自己的内心折磨得痛苦不堪。敏感才能嗅到危险,丛林里最需要的是活下去,这成了每个人的人生圭臬。人生说起来无非几件事情—自我的存在、爱、人生的选择、成熟、亲人朋友,任何一项有点恍惚,这一生就会别别扭扭。

孤独是安静的,寂寞是焦躁的。但我们总是惧怕安静,因为安静偶尔意味着与世隔绝、逐渐了无生机。而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任何的停滞都会让我们感觉世界将我们遗弃。我们从来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如何,只担心现在的“我”是否被世界落下。

我们利用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学识、我们的经历,去造就了我们面对世界的眼光和采取的行动。未来从来不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过去,因为我们总是拿着过去的一切解决着面对未来时一切的问题。安静而充满力量和喜悦的人,他更开放更易接受当下,更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当下是从过去走来的当下,未来不是你今天思考出的未来,你面对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思考就变成你想的模样,但绝对会因为你的“思考”变得不那么美丽。

我曾经唠叨了无数次,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去发现去锻炼去培养,发现爱有时候比感知爱还难。我们给爱增加了无数的定义和形容词,于是就多了无数的计算和衡量,结果要么爱脆弱到不堪一击,要么就沉重到无法负担。把爱简单化,简单去爱;敏锐地发现爱,而不是敏感地去质疑是不是爱,爱才可能被去培养去锻炼。选择要么充满力量,要么充满毁灭性。想想你自己的一生,似乎就是一个个节点组成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次选择,让你成为今天的你而不是梦想里的你。如何将选择变成推动自己成长、成熟的力量,或许真需要探究。不是问为什么自己会这样选择,而是学会如何选择。

于是我们在孤独里成熟,在孤独里学会爱,在孤独里认识这个世界和自己,在孤独里与世界和平相处,在孤独里学会智慧,在孤独里拥有信仰,在孤独里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或是故事里的故事。

被修行的人生。

“人生是一场修行”,这样的话很流行。修行仅仅是为了安静地活着吗?现如今,修行成了无力面对世界的遮羞布。生活从来不是修行,你的世界才是修行,你与世界的互动才是修行。被这个世界修行那叫被修理,被自己想当然的修行叫逃避,一点点波澜,就把人生折腾得够呛。真论到修行,喜怒哀惧该来则来,欲望该有则有,只要不“喜至狂、怒至迁、惧至逃、哀至伤”,就是大智慧。因果不是为了求证的,而是用来了结的,时间是用来验证改变的,只是需要选择需要改变的和值得为之改变的,一成不变属于死亡。看似宁静平和所谓的独自修行,苦是苦了,却敌不过世界一丝丝笑容,战胜得了邪恶的是武力,面对得了温柔的才是力量。自己的人生同样需要一次次的出发,我们只能尽量确保自己跌倒了能爬起来,却不能确保自己不再跌倒。或许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生之路。

编辑这本文稿的时候,园子里假山边,几树蜡梅静悄悄地开了。

这是寒冬时节,数九才开始,春天还很远。于是,有点欣喜,有点疑惑,有点怜惜……或许如每一个人的人生,不管你如何去想,人生在给你一个个惊喜的同时,又让你充满惶恐。

再一次感谢博奕中天的孙业钦,感谢左岸读书,感谢那些看到我文字,从里面读出我的生活,读出他们自己感悟的读者们!更感谢作家出版社,在如此纷繁的世界,还能坚守文字的力量、苛求文字的意义,这份担当堪称洪范,也是让我继续不停写下去的动力!

岁初冬日艳阳

于长安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曾孤独怎会懂得(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鲁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9556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612748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