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精)
内容
内容简介

《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收入北京大学李零先生2008—2014年发表的考古与艺术史领域的文章22篇,涉及古代器物、建筑砖瓦、雕刻绘画、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等主题。这些文章集中体现了李零教授独特的关注点和研究取向,一是做有别于传统学术视野的中国研究,比如说鼎、冰鉴、古代妇女用品、角帽等;一是做世界视野下的中国研究,比如银豆、船葬、说马、国际动物等,皆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或探究其渊源流变,或寻绎外来文化与古代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在考古与艺术史之间自如游走。

作者简介

李零,1948年生于河北邢台,祖籍山西武乡,自幼在北京长大。1977年进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张政烺先生。1983至1984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1985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2016年4月,获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目  录

自  序

器物丛考(上)

说鼎

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

说冰鉴——中国古代的冰箱

 

器物丛考(下)

读《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

乾隆玉杖首和东周管銎斧——乾隆仿古之一例

论西辛大墓的裂瓣纹银豆——兼谈我国出土的类似器物

 

铜  镜

读梁鉴藏“内而光” 镜

读梁鉴藏镜四篇——说汉镜铭文中的女性赋体诗

“方华蔓长,名此曰昌” ——为“柿蒂纹” 正名

 

建筑、墓葬和砖瓦

西岳庙和西岳庙石人——读《西岳庙》

印山大墓与维京船葬——读《印山越王陵》

说云纹瓦当——兼论战国秦汉铜镜上的四瓣花

“邦无飤人” 与“道无飤人”

 

雕刻和绘画

关于中国早期雕刻传统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墓主画像

 

艺术中的动物

读《萌芽·成长·融合——东周时期北方青铜文化臻萃》

“国际动物” :中国艺术中的狮虎形象

说马

 

其  他

角帽考——考古发现与明清小说的比较研究

百年高罗佩——谈《中国古代房内考》

中国最早的“升官图” ——说孔家坡汉简《日书》的《居官图》及相关材料

说骰——从满城汉墓出土的酒骰和“宫中行乐钱” 说起

万变

媒体评论

  “考古” 是中国固有的词汇,泛指古代研究。‘艺术’也是中国固有的词汇,泛指各种技能(如方术、技术)。原来的含义比较宽泛也比较模糊,近代才被赋予新的含义。前者被用来翻译西方的Archaeology,后者被用来翻译西方的Art。这两个以A开头的词有什么关系吗?我说有。

任何学术追求,在本质上都是艺术。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学术。

艺术史的研究仰赖考古,考古研究也需要艺术史的眼光。

我们还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吧。

艺术是个最忌重复又*重复的活动。即使刻意求新的现代艺术也在所难免。

归拢一句话,新则新矣,万变不离其宗。

 

—— 李  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3503
开本 16开
页数 47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946
CIP核字 2015106963
中图分类号 K879.04-53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7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