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镢柄韩宝山/晋军崛起文学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张石山著的《镢柄韩宝山》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张石山著的《镢柄韩宝山》收录了山西著名作家张石山1979年至1989年期间公开出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有《血泪草台班》《母系家谱》《镢柄韩宝山》《年头岁尾》《含玉儿》等。

目录

血泪草台班

母系家谱

镢柄韩宝山

老一辈人——《村人剪影》

乡下巾帼

年头岁尾

含玉儿

甜苣儿

村宴

苏山

张石山的文学路:小说·散文·影视

张石山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血泪草台班

有一出很著名的戏《八义图》,和《一捧雪》《二度梅》《七人贤》《九件衣》等剧目排在十大传统剧目之列。这《八义图》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忠良之后赵氏孤儿,被八名义士“藏孤”“救孤”,最终诛灭奸贼屠岸贾,昭雪沉冤而皆大欢喜的故事。这个奸贼屠岸贾在我们家乡一带,妇孺皆知,几乎是和“白脸曹操”差不多广为运用的一个“共名”。屠岸贾的“贾”读作商贾之贾,这我上学读书之前就已晓得。因为看过那出戏。

屠岸贾追杀孤儿赵武,不遗余力。幸有“程婴舍子”“杵臼舍生”,赵武才在深山藏身一十五载,逃出劫难。赵武藏身之地叫“藏山”。山在我们家乡县城北约三十里之遥。山因而得名。春秋时期,我们家乡一带曾有一诸侯国,是为仇犹国。所以,那藏山古庙有一道牌坊上大书日:仇犹胜境。

藏山庙供着那孤儿的神位,神的名号叫作“大王爷”。那庙便也称作大王庙。大王庙的庙会在阴历四月十五。庙会上要给大王爷唱戏,唱的就是《八义图》。据说,那出演屠岸贾的角儿要特别给大王爷单独叩头上香,不然就会在戏台上当场七窍流血,一命呜呼。是否果有其事,不得而知。反正老百姓们信,说:“大王爷?那可是灵验!要不你叫那戏子们不烧香磕头试试看!吓不死他!”

这样的迷信说法不一而足。比方还有关帝庙五月十三唱戏。关帝就是关老爷。百姓们更尊称为“老爷”,哪个还敢直呼老爷的姓氏?老爷五月十三要磨刀,自然是磨他那赫赫有名的青龙偃月刀。这一天,要下“磨刀雨”。我留心过几年,还真要下那么几滴。也不知这是和哪种自然规律巧合了的。给老爷唱戏,唱的是《白马坡》《古城会》《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之类。老爷威风使尽,好马快刀,杀人如砍瓜切菜。至于《走麦城》,那是万万唱不得的!谁个敢唱,当下人头就要落地。落地之后,那人头还要连连认罪,眉眼胡须乱动。戏台下当场吓死数十口,天上还要落冰雹。雹子碗口大,砸得死耕牛。谁见过?谁也没见过。没有见过,所以才愈令人觉怕。

早年问,我们那个县有七八个戏班子,庙会大集紧着赶来赶去地给大王和老爷们唱。老百姓还说是“七紧八不紧”。——现在县里只有两个剧团,灯光布景得好排场,偏偏演员们开不了资。算一件咄咄怪事。

除了集市庙会,哪个村里收成好啦,考中一名秀才啦,祈雨啦,暴雨成灾啦,也要请戏班子来唱戏。祈雨唱戏好解,遭灾唱戏就比较古怪。说是不唱怕来年灾害更大更凶!这样的临时唱戏,要现搭戏台,动用许多杉杆棺板之类。这样的戏叫“野台子戏”;唱野台子戏的戏班就叫“草台班”。草台班也有好把式。没戏园子没围墙,更没有什么麦克风。著名的“铜圆红”,老百姓昵称为“叫驴红”的,顶风都能唱出四里地去。

再除外,差不多村村落落的老百姓,还有自己的戏班子。比方我们青石沟,不过百十户人家,群众文艺团体就有高跷班、八音会,铁棍伙子旱船队。抗日战争以来,更增加了扭秧歌的和打霸王鞭的。诸团体之上,比这些街头杂耍更正规的,还有一个戏班。戏班自然是业余的,家什行头也很差。外村人编了顺口溜说:

青石沟的戏,不洋气,

一对靴子来回替。

簸箕舌头纱帽翅,

腰围玉带箩头系。

但这样的戏班,逢年过节,收秋打夏已毕,便要扮一出出戏文来唱。外村人却也要来观看,甚至荒僻一点的山庄窝铺还要来请。于是,我们村的戏班就有了点身价。不知外人如何评说,本村老者就自卖自夸:

咱村的戏班子,好歹也抵得上一个草台班!

台有台柱,班有班桩。我记事那阵儿,我们村那个草台班里,男角儿数应虎,坤角儿数小艾,唱得都挺红。

2

小艾是我一个远房九叔的老婆。我称她九婶。

九叔是只糊油罐。也识数儿,能数得清指头;也能分出大小,认得七叔六大伯。可是人们都说他脑袋不灵。上村西山坡去砍柴,砍好柴他扛上柴捆儿继续往西走要回村。扛出去二十五里地,肚子实在饿了,这才停下问路:

“老叔!这儿离青石沟还有多远?我咋就走不到村边儿上哩?”P1-3

序言

晋军崛起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地域创作实绩、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关键词。“晋军”所指,是以成一、周宗奇、张石山、韩石山、王东满、柯云路、李锐、张平、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王祥夫、吕新等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晋军崛起,是山西文学创作界继赵树理、马烽等山药蛋派作家之后又一次群体性、规模化的展示。他们继承了山药蛋派作家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达了丰厚的中国文学经验,标志着山西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贡献。直至今日,他们依然活跃于中国文坛。

《山药蛋派经典文库》出版后,山西省委宣传部决定继续策划、组织编辑出版《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统梳理晋军崛起时期(1979一1989)的文学收获和有关资料,对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传播当代文学经典,彰显中国文学精神,促进文学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

为保持作品历史原貌,除对一些明显错讹和不合出版规范处进行更正之外,其余均尊重原文,不作修正。尽管我们已经做最大努力,但难免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镢柄韩宝山/晋军崛起文学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石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7568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20160990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