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精神(一个儒者的历史随笔)/东海先生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春秋精神(一个儒者的历史随笔)/东海先生作品集》是作者余东海近年读史随笔。全书一秉孔子“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的理想,重申春秋决狱精神,向时代发话。作者弘扬儒家历史精神,纵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曲折进程,文笔精湛,义理纯熟。作者以儒家中道智慧。他独到地提出:以夏商周汉唐宋为儒家政治之正统,以元明清为偏统这一历史观点,非常新颖。作者在自述中也明确表达:“我是儒者,儒者必然尊儒。”鸦片战争以来,“儒家”被认定是导致民族沦于“亡国灭种”危局的罪魁祸首。这一论调昌兴百年,流毒无穷,至今犹未肃清。所以本书作者站在中道立场,重申春秋精神,并向时代发问。

内容推荐

《春秋精神(一个儒者的历史随笔)/东海先生作品集》是作者余东海从仁本主义历史观的视角,以《春秋》贵仁义、贵诚信、贵礼让、贵正己、重民意、倡革命、恶侵伐、攘夷狄、诛叛贼、大居正等精神,距异端、批戏论、放淫辞、斥邪说,维护儒家真理、圣贤大义和道统尊严。

本书一秉作者“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之理想,重申春秋决狱之精神,坚守儒家中道之标准,以历史随笔之形式,向时代发问。

目录

从江湖“老枭”到《春秋精神》解人

历史是由儒家写的

尊重言论权是儒家的优良传统

正淘汰、逆淘汰和偏统论

仁者无敌

伟大的帝王师

儒家的土地所有制

谈谈电影《赵氏孤儿》

扎紧嘴巴沉住气

没有学问将不了军

汉初政治论

对夷狄也要讲信义

死还是不死,是一个问题

百万大军一笑摧

失言的后果

为酷吏辩小诬

为宇文泰与苏绰辩诬

罪恶没有赢家

宋朝官场清廉度秦后最高

为朱熹洗冤

儒家对西方的历史影响

忽必烈儒化:一次华丽的历史转身

一生低首拜阳明

儒家不需要为清朝背黑锅

向日本索赔

附:“二十四孝”批判(微集)

附:黎文生序 广传仁音 同致大良知

试读章节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这是一个颇为流行而非常错误的观点,昧于历史常识,充满了权力狂妄和诈力迷信,以为掌握了枪杆子和笔杆子,就可以为所欲为地篡改、虚构、伪造历史和强奸历史了。一些学者严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可谓“贼喊捉贼”。

古今中外无数乱臣贼子、暴君邪教,都曾经胜利一时并以胜利者自居,得意洋洋、不可一世,可没有任何恶人、恶势力获得过写史资格。历史对正义和真相的执着,有着万古不易的绝对性。

如果一定要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么,这个胜利者不包括恶势力。在历史的雄伟壮丽的画卷中,任何暴君恶势力都不过是侏儒、小丑和笑料而已。任何恶势力,无论曾经多么猖獗和取得多大胜利,都不过昙花一现而已,都将成为可耻的失败者。别说恶人恶势力之类,就是诸子百家中各种良性学派,也从来没有获得过修史的资格。

孟子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权力落入小人手里,就像把大刀放在孩童手中,结果难免伤人自伤。大家斗来斗去,同归于穷,同归于苦;斗到最后,恶性大发,你死我活,同归于尽。

事实上,从另外角度看,历史是由文化精英、道德精英书写的,中西都一样。(西方的文化道德精英,可以方便地成为西儒。)自古中国的文化道德精英是儒家群体,故历史是由儒家书写的。中国正史的作者都是儒家。正史指二十四史,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史》,作者或作者团队都是儒家,没有例外。

儒家对待历史的态度最为严肃,孔子和历代儒家所编撰或传述的史料,真实性和可信度最高。三代政治无儒家之名,却有儒家之实,先秦官员包括史官,都是“六艺”教育培养出来的信奉中道的儒者。文天祥《正气歌》中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齐国太史三兄弟和晋国太史董狐就是不畏权势、秉笔直书的典范,将尊重历史、坚持真实、忠于职守、生死不渝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春秋·左氏传·宣公二年》记载:“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可见孔子的思想取向。

为了保证史官能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礼制规定,皇帝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的实录。这个规定唐太宗时还能遵守。《贞观政要·文史》记载,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看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自汉以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被普遍视为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态度,进而被视为历代避讳的总原则。

这是五四以来,儒家受到批判最多,也是儒家最难反驳的一条罪行,更是对儒家和孔子最严重的误会之一。

根据儒家义理,孔子不可能认同“三讳”为修史原则和政治原则。《论语·卫灵公》载:“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孔子盛赞卫国大夫史鱼言行正直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可见孔子是以“直”为史官美德的。

其实“三讳”是公羊家对《春秋》的过度解读,仅是《春秋》“托史寄义、托事明义”的特征,非孔子说、非圣人说,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能将它扩展为修史原则,甚至延伸为政治原则。

P1-P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精神(一个儒者的历史随笔)/东海先生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东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7716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614717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