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别与视觉(百年中国影像研究)/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王政和吕新雨所共同编著的本辑《性别与视觉(百年中国影像研究)/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一书中吕新雨的文章介绍了纪录片导演季丹、冯艳和徐童并讨论了他们的作品《危巢》《秉爱》和《麦收》,其中《麦收》因为以性工作者为主人公成为争议的焦点,也是本次会议引发激辩的导火索。吕新雨讨论了独立纪录片导演力图呈现被主流社会遮蔽的、有时是非法的底层人生经历(让底层发声以抵抗主流霸权话语)的非凡努力,及其与保护纪录片主人公个人隐私之间的伦理冲突,也回溯和检讨了在大会围绕《麦收》展开的辩论和由此延伸的相关讨论,指出中国女权主义更迫切的任务是重新反思中国的现实与女权主义的关系,重新与这个社会中各种批判性力量形成有效的对话与合作;在中国百年以来女权主义发展的历史视野中,性别与女性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各种社会与政治运动互相激荡着向前推进,需要重新检讨这份历史的遗产,并与反思第二波女权主义方兴未艾的新思潮呼应与联合,来面对中国今天的问题与危机。

内容推荐

由王政和吕新雨所共同编著的《性别与视觉(百年中国影像研究)/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一书综合运用历史、文学、传媒、艺术、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对象的历史跨度从晚清到当代,所分析的视觉再现手段包括影视、期刊中的图像、广告、摄影、特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多学科背景的学者以多样的分析工具解析斑驳陆离的视觉作品中浸润着的社会性别议题,呈现出前人所忽略的历史图景和文化意义,有力地挑战或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定论。从本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视觉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前景广阔,而社会性别则是视觉研究不可或缺的分析范畴。

目录

第一辑 历史追踪:被看见的女性

 1.别树一帜?——《点石斋画报》对中外战争中的女兵女将的塑造  贾甄

 2.妓女的“他(她)者”:20世纪初期中国的民国妇女及其能见度和性征  季家珍

 3.高尚娱乐?——《玲珑》中的裸体图像、视觉再现与编辑决策 孙丽莹

 4.“美名”抑或“污名”?——近代上海的女性卷烟消费 皇甫秋实 贾钦涵

第二辑 社会主义遗产与性别

 5.女权寻踪——陈波儿与中国社会主义电影范式的创立 王政

 6.鬼戏之变与新中国文艺实践:以“李慧娘”为考察中心 张炼红

 7.历史与表征:以影片《红色娘子军》为中心 张硕果

 8.“共和国的工业长子”——男性气质与大型国有企业男性工人 王向贤

第三辑 大众传媒时代的影像与性别

 9.变革性的模仿:黄蜀芹电影《人·鬼·情》中的跨性别表演与影戏时空 刘敬

 10.性别、影像与青年亚文化——从《宫》看当代穿越文化现象 董丽敏

 11.“女博士”是怎样“炼成”的——考察一种性别视觉形象的衍生 孙琳

第四辑 女权主义、性工作者与纪录片

 12.当女权主义遭遇纪录片——一场未完成的学术讨论 吕新雨

 13.妓权、性道德与自我正义——论徐童的《麦收》与纪录片的伦理 郭力昕

 14.纪录片中性工作者的再现:《麦收》《生于妓院》和《牺牲》的伦理分析 史雯(Marina Svensson)

 15.“真实”的抵抗论述:台湾性工作者组织的影像(再)生产 林杏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别与视觉(百年中国影像研究)/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政//吕新雨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123593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6136700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12.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