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九十年代文学批判丛书”之一,该书选择了在当今文坛有一定创作实力和影响,并代表了某种文学观念和精神价值取向的作家加以评析,一方面在认真研读作品和作家创作自述以及评论界对该作家创作的评论的基础上,对此“个案”作深透解析,另一方面则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民间文化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阐述,努力使文学与生活、作品文本与作家生态互阐互释。
图书 | 现实悲歌(谈歌何申等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九十年代文学批判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九十年代文学批判丛书”之一,该书选择了在当今文坛有一定创作实力和影响,并代表了某种文学观念和精神价值取向的作家加以评析,一方面在认真研读作品和作家创作自述以及评论界对该作家创作的评论的基础上,对此“个案”作深透解析,另一方面则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民间文化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阐述,努力使文学与生活、作品文本与作家生态互阐互释。 目录 第一章 “小说应该是一门世俗的艺术” 第二章 “对于当下的历史和生活的敏捷的应付” 第三章 “而分享艰难则是一种大善” 第四章 “作品里也非得有名角不可” 第五章 “是应该更接近民众的一种样式” 第六章 “要表现出强烈关注当下现实的品格” 第七章 “完全是放下文章的腔来说话” 第八章 “就是这一片沉重而多情的风景” 第九章 “宁要内容玉碎,不为形式瓦全” 第十章 “中国文坛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后记 试读章节 倘若说中国八十年代的文坛充满了实验探索的气息的话,那么,九十年代的文坛就洋溢着一种走向现实走入世谷的意味。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这大概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落后贫穷所致,寻求国富民强之路是诸多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实悲歌(谈歌何申等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九十年代文学批判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剑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206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7 |
出版时间 | 2000-02-01 |
首版时间 | 2000-02-01 |
印刷时间 | 200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