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嬗变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研究)
内容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标、内容与难点

四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湖南侗族概貌

 第一节 自然生境

一 区位交通

二 地形地貌

三 气候条件

四 物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生境

一 侗族源流

二 人口分布

三 语言文字

四 周边民族

 第三节 生计方式

一 主要生计方式

二 辅助生计方式

 第四节 传统文化事象

一 物质文化

二 精神文化

三 制度文化

四 风俗习惯

第二章 新媒体及其在湖南侗族地区的发展

 第一节 新媒体及其内涵

一 有关新媒体的讨论

二 我看新媒体

 第二节 新媒体的特点

一 技术性特点

二 社会性特点

 第三节 湖南侗族地区新媒体发展概况

一 湖南侗族地区的新媒体类型

二 湖南侗族地区新媒体发展特点

三 湖南侗族地区新媒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湖南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物质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 居住方式

二 交通出行

三 衣着服饰

 第二节 制度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 经济制度

二 政治制度

三 教育制度

四 婚姻家庭

 第三节 精神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 价值观念

二 维权意识

三 闲暇生活

四 审美意识

五 宗教信仰

六 民族认同

 第四节 风俗习惯的现代化变迁

一 饮食习俗变迁

二 节庆习俗变化

三 人生仪礼变化

四 社交习俗变迁

五 医护习俗变迁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湖南侗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方式及特点

 第一节 新媒体语境下湖南侗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方式

一 市场经济的推进

二 民族政策的引导

三 农村城镇化带动

四人口流动的促进

五 现代教育的示范

六 大众媒介的宣传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下湖南侗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制约因素

一 偏僻的区位交通

二 缺位的政策扶持

三 滞后的经济发展

四 封闭的文化模式

五 落后的文化教育

六 乏力的传媒引导

 第三节 新媒体语境下湖南侗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特点

一 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属后发外生型

二 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呈现失衡状态

三 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方式复杂多元

四 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是项未竟事业

第五章 新媒体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机制与特点

 第一节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新媒体与民族文化生态

一 文化与传播研究的生态系统观

二 新媒体是全球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新媒体影响下的民族文化生态及变迁

 第二节 新媒体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机制

一 众说纷纭的传媒影响机制

二 新媒体:社会引信调控下的“深水炸弹”

三 新媒体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方式

 第三节 新媒体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特点

一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影响更具隐蔽性

二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意识形态更显著

三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媚俗已成集体意识

四 作为一种消费符号,炫耀成为社会潮流

第六章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文化生态遭破坏

二 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

三 系统外部发展不平衡

四 个体发展差异性较大

 第二节 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对策

一 利用新媒体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利用新媒体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媒介素养

三 利用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四 利用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 利用新媒体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

六 利用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事务的自主管理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关系

二 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关系

三 媒介宣传与文化建构的互动关系

四 政府力量与民族精英的协同关系

第七章 新媒体的现代性反思

一 互联网使数字鸿沟越来越深

二 解构传统但尚未建构新秩序

三 网络成瘾:新的都市流行病

四 偷窥,撩拨的不仅是好奇心

五 网络暴力:被操控的伪民意

六 网络犯罪:难以承受之隐痛

附录

一 调查问卷

二 调查提纲

后记

内容推荐

龙运荣编著的《嬗变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研究》综合运用了民族学、传播学、文化生态学研究方法,以湖南侗族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湖南侗族地区新媒体发展现状,探讨了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方式与特点,归纳了新媒体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机制和特点,为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时代湖南侗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这对于正确认识媒介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现代化、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为传媒与文化研究开拓了新思路,为民族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本书可供传媒与社会文化研究者,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习者,以及政府的政策研究、新闻宣传、民族事务管理工作者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龙运荣编著的《嬗变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研究》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和社会学量化研究的方法,对新媒体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考察,客观和全面地对新媒体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本书首先从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出发,来探讨新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继而引出民族地区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影响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嬗变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运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65355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5159982
中图分类号 K28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