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黑特曼编著的《瓦尔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本雅明的生平、创作和思想轨迹,可帮我们消除误读造成的误解。 本雅明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局外人”。他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他既不是犹太神秘主义者,也不是人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最多只能说他“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本书以倒叙形式简述了本雅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状况及其在纳粹盖世太保迫害中战战兢兢匆匆走过的一生,为我们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背景资料。
图书 | 瓦尔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弗雷德里克·黑特曼编著的《瓦尔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本雅明的生平、创作和思想轨迹,可帮我们消除误读造成的误解。 本雅明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局外人”。他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他既不是犹太神秘主义者,也不是人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最多只能说他“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本书以倒叙形式简述了本雅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状况及其在纳粹盖世太保迫害中战战兢兢匆匆走过的一生,为我们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背景资料。 内容推荐 《瓦尔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由弗雷德里克·黑特曼编著,讲述了:瓦尔特·本雅明作为哲学家的意义,在于他针对未来大众的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和犹太神学这两个看起来相距遥远的哲学体系联系起来的能力。 谁要想深入本雅明的思想,谁就必须做好邂逅理解困难的准备。谁要是害怕这样的挑战,那我奉劝他就不要去研究本雅明的著作,寻找这种挑战的人,将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奖赏,能够毫不夸张地把他的作品改写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目录 Ⅰ.直到越过边界 “这是战争” 为了一个公文包 Ⅱ.虚无之前的漫长时辰 那个驼背小矮人又来报到了 一个令人伤心的消息 本雅明一卡夫卡 刚出炉的长棍面包和犹太人的愿望 被拘留 抽烟和忧伤 战争临近 Ⅲ.在那一刻之前 他躺在这儿等候着 出身 神秘的名字——天使和革命者 好地方 内阳台和女像柱 改革派犹太人 资产阶级的住宅 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学校 禁忌和笨拙的问候 学习的奇迹 性爱 新教学校 大学学习和学生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朵拉·鲍拉克 慕尼黑、伯尔尼、赛默林和返回柏林 婚姻 像着了魔似的不适合服兵役 一个孩子和儿童书籍 穆里大学 一份从未出版的杂志 《歌德的(亲和力)》 语言的宫殿 阿丝雅·拉西斯或者卡普里岛上的爱情 游记:比如那不勒斯 取得大学执教资格失败 抑郁或多愁善感 《单行道》——一个新的开端 旅行,旅行,旅行——远离自我 莫斯科之行真相 阿多诺,克拉考尔,霍克海默,布莱希特 和别人一起做点什么 不去耶路撒冷 时髦的多愁善感 根据讲述一 电台工作,麦克风前的本雅明博士 青少年时间 “瓦尔特·本雅明是一个吸食大麻者” 超现实主义 希特勒来了 Ⅳ.流亡的黑夜 避难伊比萨 神秘的名字 《德国人》 在伊比萨、巴黎和丹麦之间 靠什么生活? “卡夫卡,就是我” 技术上可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拱廊著作》 国家图书馆,巴黎 波希米亚人,流浪汉,捡破烂者,妓女 失败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于历史的概念 走向终结 V.尾声 一夜又一天? “猪猡” 波尔特沃1940 一张旅馆的账单 Ⅵ.本雅明的现实性 一个被压迫者的故事 大城市 世界的碎片化和新媒体 现代派里的个体 本雅明年谱 参考书目 鸣谢 弗雷德里克·黑特曼已经出版的传记著作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为了一个公文包① 比利牛斯山脉东部尽头有一个小海港,名叫旺德尔港,丽莎住在顶楼的一个房间。本雅明敲响她的房门时,天色尚早。他像一位富裕的资产阶级那样特别彬彬有礼地解释道:“您的丈夫写信给我,告诉我在哪儿能找到您。他说,您将会带我越过边界。” 因为丽莎的房间太小,所以她请本雅明在市场上一家小酒馆里等她。她考虑,她的丈夫在马赛是否收到了她的那封信,在那封信中她通知丈夫,前几天她知道了一条相对更安全的越过边境的小路。无论如何,她好像觉得,帮助这位她称之为“老本雅明”的人乃理所当然的事情。本雅明向她解释说,还有两个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男子,也想跟着一起过境。 后来,她在小酒馆也见到了黑妮.古尔兰(Henny Gurland)和她的儿子,为了能够和本雅明谈话并且不受干扰,她和本雅明从酒馆出来之后一起去散步。她解释说,本来顺着塞贝尔公墓围墙的那条小路更容易些,迄今已经有许多逃亡者从那里走了过去,可是现在那条路已经被流动哨监视起来了。可能是根据昆德(Kundt)委员会的命令,该委员会是盖世太保管辖的一个部门,这期间那个委员会已经成为尚未被占领的法国部分的德国国防军的一个部门。她向本雅明详细地描述了另一条比较安全的小路,即那位镇长阿采玛说的李斯特路。这条小路继续通向西面的山里,那里的山梁更高。所以爬起来更费劲。本雅明提到自己有心脏病,并说道:“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这条路安全,我会慢慢走。” 丽莎要他明白,她绝不是一个有经验的越境者。必须按照镇长根据记忆画的路线草图辨明方向。她告诉本雅明,必须从一个高岗左边过去,那儿有七棵五针松,然后经过一片葡萄园就可以到达山梁跟前。“您明白了吗?瓦尔特,事情并非没有风险。” “也许不去本身就是风险。”本雅明回答。 那一天,她不敢从旺德尔港乘火车去8000米之外的班约尔(Banyuls)。检查更严了。他们在一条石头小路上向那儿走去。 镇长再一次和他们谈了那条路。他说:“你们今天先走一次,走到那块林中空地。然后返回来,检查一下我的草图是否正确。那上面有一个小客店。我劝你们在那儿过夜,四点钟一过,你们就混到那些去葡萄园工作的人群里去。” “到您提到的那片林中空地有多远?”本雅明问那位镇长。 “一个小时的路程,肯定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可以好好地散个步,”本雅明说,他们分手的时候,他又用法语补充说,“镇长先生,非常感谢您。” 然后,丽莎·菲特寇与本雅明、黑妮和约瑟夫(Joseph)一起,在那条通往边界的路上试着走了2/3的路程,刚走到前面提及的那片林中空地就返回来了。 本雅明带着一个沉重的公文包。 “要不要我给您提一会儿?”丽莎·菲特寇看他那费力的样子问道。 “谢谢,不用。” “您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它呢?” “因为这里面的东西非常重要。我的最新的手稿。我一定要把它救出来。它比我自己的命还重要。” 大约过了三个小时,他们到达那片林中空地。他们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 当他们要启程返回的时候,本雅明说道:“我就在这里过夜。就是说,我在这里等你们。” 丽莎大吃一惊。“什么……这可不行,”她脱口而出说道,“这儿有野兽。您也可能会遭到走私者抢劫。您没东西吃。夜里也很冷。” “我能坚持。” “别这样,本雅明!”这一次她不再像刚才路上那样叫他的名字,而是完全郑重其事地称呼他的姓。P12-14 序言 序 文化遗产若不同时也证明这样一种野蛮,那就从来不是文明的证明材料。 ——本雅明:《关于历史的概念》第7条① 最近几年,几乎没有一篇书评、没有一篇杂文不引用一句本雅明著作里的话来装饰自己,其作者都试图借此暗示自己处于时代的制高点,更确切地说,处于时髦的顶点。 但是,这种使用本雅明某些思想碎片的浅薄行为,不仅阻碍了对其思想,而且也阻碍了对其命运的观照。对于20世纪20年代和二战期间不少德国犹太知识分子的命运来说,本雅明的命运似乎很悲惨。他的一生笼罩着不幸。最令人信服的是台欧多·W_阿多诺(Theodor W.Adorno)就这一点所说的那句话,他指出了痛苦与认识之间的关联:“才能不是在宁静中形成的。但天才会在绝望中逆流而上时自己苏醒过来。”① 本雅明的生活之路可能是通向他思想之门的钥匙——他的思想具有一种令人惊异的现实性——乍一看,他的思想好像是多义的,而且好像要对快速理解关上大门似的。 本雅明著作的一个中心问题:关于历史的进程,可以说些什么呢?或者具体地说: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战争和其他暴力行为,人类还有未来吗?要想从今天出发为将来没有苦难和迫害的生活做出贡献,必要的精神前提是什么呢? 早在本雅明的悲剧终结之前,他就成功地对这个题目说出了决定性的证词。他建议用一种特别的历史觉悟方式去观察过去,并得出关于当代和未来的结论。 我们将看到他是怎样发现和表述20世纪同时也是21世纪的问题之根源在19世纪就已经露出端倪,其根源首先存在于对进步的信仰和对物质世界的赞美与颂扬。从那时起,商品不再仅仅有助于满足生活的需要,而且被美化成具有魔力的物体。今天,只要稍微看看电视广告,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一点。但是,本雅明以浅显易懂和具有牢固哲学基础的方式,写下了这种对商品世界的陶醉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对我们的思想和世界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瓦尔特·本雅明作为哲学家的意义,在于他针对未来大众的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和犹太神学这两个看起来相距遥远的哲学体系联系起来的能力。对于这一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指出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他的思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那就是他研究不引人注目的事物,并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将隐藏在其中的意义揭示出来。他分析那些我们自己从来想不到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其特殊的视野,难道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自己的特征上——或者说只存在于个人的执迷不悟里面吗?有人曾经谈到本雅明洞察秋毫的目光。也有人极力婉转地表达他的行为,像心理分析涉及梦境那样指出一些不显著的东西。 如果说本雅明在爱情中——不仅在爱情中——每每遭遇不幸,那么有人看到,他也许恰恰因为这种不幸而在人的生存状况里促使自己去取得谅解。对北欧男人来说,很少有什么特点比这个更典型了,那就是,当他表示爱情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首先独处一次,在他走向女人并表露爱情之前,必须先亲自观察并享受一下自己的感觉。① 在这些句子里引人注目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对于本雅明的思想和写作来说也是典型的——他以异乎寻常而又极其精确地再现出来的印象创造了一个含有某种认识的空间,迄今为止,这种认识一直被忽略,乍一看人们还不相信其重要性,但在第二遍、第三遍阅读和思考的时候,其重要性便会证明是正确的并且很令人信服。“本雅明所说的和所写的东西”,台欧多.W.阿多诺这样写道,“听起来,好像来自某种秘密,但它却能显而易见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有些读者可能首先对本雅明的思想及其语言表达方式感到陌生,许多东西好像约定俗成似的,但人们会习惯那种表达方式。在较长期的交往中,那种表达方式也许甚至会为自己的感觉能力增添有利的色彩。 不过,应该指出的还有一点:没有前提条件,是得不到本雅明的思想的。本书很多地方将尝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但这不可能是普遍的和完整的。瓦尔特.本雅明可能被看作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里.一种关于历史、哲学、艺术史、美学和文学的全面知识,对于一个受过较高学校教育的人来说,至少还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点上,其间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也就是说,谁要想深入本雅明的思想,谁就必须做好邂逅理解困难的准备。谁要是害怕这样的挑战,那我奉劝他就不要去研究本雅明的著作,寻找这种挑战的人,将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奖赏,能够毫不夸张地把他的作品改写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后记 译后记 此刻,我想告慰作者的在天之灵:黑特曼先生,我十多年前的许诺,现在兑现了。 现在,你的夫人正和我延续着你我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 两个月前,你的那顶“帽子的故事”在我的博客里被很多人阅读并转载。 你把本雅明——200世纪最有争议的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的一生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到他确实是一位既令人尊敬又令人同情的时代批评家。 20世纪60年代,本雅明死后20多年后,他的著作才回到德国读者中间。虽然在德国早就有人看中这位天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德国人很晚才渐渐认识到他的意义。他的思想太深刻,他的表达方式太晦涩也太先锋,生前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排斥,连教授资格都没有能够获得。死后仍然有人认为,客气地说他是一个怪人,不客气地说他是一个疯子。 本雅明成为当今世界文坛备受关注的人物,应归功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在纳粹上台以后把德国社会研究所带到美国。他们是本雅明最信任的朋友,在本雅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资助了他。他在流亡中也把自己的作品备份寄给了他们和其他朋友,因此他的著作在他死后才得以流传后世。这种把作品备份寄给朋友保存以防遗失的方法是本雅明在非常时期的一个创造。否则他的很多作品我们今天可能就看不到了。 近20年来,本雅明被引进中国。他的生平和著作也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兴趣。为了更好地理解本雅明的思想和作品,我十几年前应约翻译了本雅明的《单行道》,2003年首先在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出版,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单行道》德文版单行本的问世,整整过去了80年。今年,我在没有确定翻译出版合同的情况下,翻译了《本雅明档案》和《瓦尔特·本雅明》这两本书,为的是可以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更从容地耕耘,以便提供更可靠的译文。 北京出版集团蒙木先生在我的博客上发现了我的关于毕希纳的文章并留言,使我们成了文友。他对我所关注的德国作家很感兴趣。交谈中间,这部书的命运就有了着落,使我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我立即发送电子邮件告知作者黑特曼的遗孀,她当然也喜出望外。 于是,‘我们开始商谈版权转让合同和翻译出版合同事宜。水到渠成,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希望我国读者从这部德国人写的本雅明传记中发现其他本雅明传记没有的东西。 李士勋 2014年8月31日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瓦尔特·本雅明--行囊沉重的旅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弗雷德里克·黑特曼 |
译者 | 李士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1146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2015159703 |
中图分类号 | B516.59 |
丛书名 | |
印张 | 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5-2245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