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博弈技巧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从事什么行业、如何理财、怎样赢得客户、该和谁结婚、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才……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如何选择优势策略,如何洞悉他人需求,如何驾驭他人心理,如何操纵他人欲望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不懂博弈论,你还怎么混社会!徐文编著的《心理博弈技巧》讲“博弈”,更讲生活,讲处世,讲商战,讲人生……将帮助读者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

内容推荐

不懂博弈论,如何混社会!

为了让普通大众都能通过研习,成为真正的博弈高手,徐文编著的《心理博弈技巧》选取了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和案例,其中没有乏味枯燥的说理,而是集知识、趣味、智慧和实用为一体,不仅让读者一本书掌握博弈论的所有“诡计”,更让读者在纷繁芜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会文公武略和戒急用忍的策略。

不同行业和背景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就会上升—个层次。――企业家可以用它来提高企业效益、办公室“菜鸟”可以用它来玩转职场、小夫妻可以用它来经营甜蜜的爱情……

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本书将帮你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

目录

第1章 博弈论,策略的选择

 什么是博弈论?

 囚徒困境:坦白还是抵赖?

 合作,有时是利益需要

 非合作博弈: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

 绩效考核的上下博弈

 签订合作协议:由婚姻想到的

 如何与对手达成合作?

 “一报还一报”策略

第2章 难以逾越的市场经营策略

 纳什的传奇生活

 城市商业中心是怎样形成的?

 混合策略均衡点:警察与小偷的博弈

 企业应如何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第3章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先下手为强:情侣博弈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怎样让偷懒的员工不再“搭便车”?

 小企业借势生存的策略

 为什么大股东挑起监督经理的重任?

 致所有的散户投资者:做一头聪明的“小猪”

 职场“大猪&小猪”

第4章 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呆若木鸡:斗鸡博弈的最高境界

 面子与妈妈孰轻孰重?

 敲山震虎,让对手主动退出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协和谬误:不要将错误进行到底

 房价下跌,“负翁”该断供还是该坚持?

第5章 信息时代,如何打好信息战?

 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是一种策略

 食品会变质,信息也会过时

 拍卖,玩的就是心跳

 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

 打好信息战,把敌人蒙在鼓里

 有一种计谋叫“离间”

第6章 博彩人生:一夜暴富的梦

 “丑陋”的赌博

 白日梦,两块钱一个——说说彩票

 揭开“21点”的诡异面纱

 弃商从政的乱世英雄

 被逼无奈,揭竿起义

 杀女夺位的武则天

第7章 别让思维定式束缚了自己

 一位聪明的妈妈

 讨价还价的艺术

 好制度在博弈中衍生

 强大的隐喻——第22条军规

 夏普里值方法:收益要与付出成比例

 凶猛海盗的逻辑

第8章 地球人都知道的知识

 庄子与惠施的“鱼乐之辩”

 好玩的游戏:谁的脸上沾有泥巴

 谎言的“保镖”

 悲剧是这样发生的

 “教-学”之间的均衡

 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取信息

第9章 成大事者不纠结

 麦穗理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000万和爱情,你选择哪个?

 切勿钻入别人设计的“马圈”中

 买方市场下,如何与消费者博弈?

 想得太多会毁了你

 柠檬市场:价格决定质量

 裁员与减薪的权衡

 鲜花为何插在了牛粪上?

第10章 直觉并不总是那么可信

 概率,其实并不可怕

 是美女,还是老虎?

 幸运者的难题

 史密斯的逻辑

 赌徒还需学点概率论

 不可滥用中立原理

第11章 思维的两难境地

 什么是悖论?

 我们找到答案了

 一个与哲学相关的数学问题

 逻辑的套索

 激励制度也要与时俱进

第12章 别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别拿时间不当成本

 做个好女人的成本是多少?

 皮洛士的胜利: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1美元拍卖

 不放走小鱼

 国美的焦土政策

 给对方一条生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试读章节

囚徒困境:坦白还是抵赖?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塔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编纂了一个故事,意在向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后来经过发展,囚徒困境成为了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所谓囚徒困境,大意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天,某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窃。警方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抓到了汤姆、杰克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了被害富翁家中丢失的财物。面对呈现在眼前的物证,他们承认了自己的偷窃行为,但却矢口否认杀害富翁,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他俩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

针对两人的狡辩,警方对他们进行了隔离审讯。为了分化瓦解他们,检察官分别对两人说了以下一段话:

本来你们的偷盗罪证据确凿,可以就此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按照将功赎罪制度,如果你主动坦白并且揭发同伙的杀人罪行,我们将对你进行从宽发落,判你无罪释放,但你的同伙要被判30年刑期;如果你顽抗到底,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出你的杀人行为,那么你就要受到严惩,将被判刑30年,你的同伙将被无罪释放;当然,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那么你们都将只被判15年刑期。

在这里,博弈的决策主体——汤姆和杰克各有两个选择,即坦白和抵赖。

这两个嫌疑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还是抵赖。显然最好的选择是两人都选择抵赖,都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判刑1年(杀人罪按照疑罪从无原则,证据不足无法成立,只能以偷盗罪各判每人1年刑期)。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没有串供的条件,所以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策略,以及对方采取的策略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心理较量就这样开始了,汤姆和杰克都是绝对精明的人,都只在乎减少自己的刑期,并不关心自己的选择会对对方产生什么影响,对方因为自己的决策又将被判多少年刑期。

汤姆会这样推理:假如杰克选择抵赖的话,我只要坦白,马上就可以无罪释放,获得自由,而我若抵赖则要坐牢1年,显然坦白比抵赖要划算得多;假如杰克选择坦白的话,我若抵赖,则要坐30年牢,坦白却只坐15年牢,显然还是坦白为上策。所以说,无论杰克选择抵赖还是坦白,我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还是坦白交代了吧。

同样,杰克也跟汤姆一样会算计,也会如此推理。

囚徒困境之所以称为困境,就是因为这局博弈的最终结果对两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最坏的,两个嫌疑犯双双选择坦白,结果皆被判刑15年。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最佳选择,符合他们的个体理性选择。因为坦白交代者可能会被无罪释放,显然比自己抵赖可能会独自承受30年刑期要好。而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两个人都抵赖,每人被判1年刑期就不会出现。

囚徒困境是典型的非合作博弈的范例,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其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是两个嫌疑犯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导致损人不利己,合作没有产生。反过来我们就可看到:彼此达成合作是最好的利己策略,但合作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之上的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囚徒困境中,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所采用的策略,取决于对方所采取的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从利己目的出发的、最好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囚徒困境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就是囚徒困境的典型现象。在价格博弈中,只要双方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那么不管对方采取怎样的决策,自己采取低价策略总会占便宜,就如同囚徒困境中的犯罪嫌疑人始终认为自己坦白为最佳决策一样,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等等。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共同制定比较高的价格,就可以避免无休止的价格大战并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之中,双赢也就成了泡影。不同企业之间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原因也就在这里。

P8-10

序言

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在什么情况下“0”大于“2”,“2”大于“5”,“5”又大于“0”?答案是:在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样一种游戏思维来突破常规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貌似复杂的问题。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这就是博弈的迷人之处。

从前,有一个昏庸的国王。他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是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的奸臣;一个是忠心耿耿、廉洁奉公的贤臣。奸臣无法容忍贤臣处处与其作对,因此,想尽办法要铲除贤臣。有一天,奸臣在国王面前讲了贤臣很多坏话,说贤臣意图谋反。

国王偏听偏信,决定听取奸臣的计谋,用抓生死阄的办法决定贤臣的生死。抓阄方法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两个阄,一个上面是“生”字,一个是“死”字。如果贤臣抓出写有“生”字的阄就活,否则马上被处死。

当天夜里,奸臣威胁做阄的人把两个阄都写成了“死”字。这样,贤臣无论抓到哪个阄都得死。然而,做阄的人偷偷把奸臣的阴谋告诉了贤臣,希望他能够想好脱身之计。

第二天,贤臣不紧不慢地从盒子里抓了一个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吞进了肚子里。最后,国王放了贤臣,计不得逞的奸臣只好干生气。

原因在哪里呢?

国王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生”阄,一个“死”阄。贤臣把抓起的阄吞了下去,国王当然就无从得知那个被吞进肚子里的阄是“生”阄还是“死”阄,但他可以根据留在盒子里的阄是“生”是“死”来推断贤臣吞进肚子里的阄。如果留下的那个阄上写着“死”,那么贤臣吞下去的那个阄一定是“生”了。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就是博弈论的精髓——会心处不必在远,制胜策略来自一念之转。博弈论的精髓就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烦琐的过程。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始末,而在于赢得最完美的结局。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该和谁结婚,怎样理财,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才,都是这类决策的实例。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人人都是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而这些都能用博弈论巧妙地进行解释,博弈论涉及的范围就是如此广泛,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它时时存在于你我身边。

与生意伙伴谈判,陷入身不由己的“囚徒困境”之中;与顶头上司交往,步入进退两难的“斗鸡博弈”之中;与同事、朋友相处,进入斤斤计较的“智猪博弈”之中……诸如此类的困扰从不曾离开我们一时一刻,而这些麻烦都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决。  作为一本博弈论通俗读物,本书涵盖了博弈论的精要“花招”及运用,不仅让你一本书了解博弈论的所有“诡计”,更让你在纷繁芜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会戒急用忍的策略,选择最为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争取在利益博弈中抢占先机。

本书讲“博弈”,更讲生活,讲处世,讲商战,讲人生。有时,它会令你忘记了这是一本博弈论的书,还以为是成功学。但说起来,博弈还不是为了成功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博弈技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徐文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23942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5270916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