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文脉(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
内容
试读章节

凤鸣初啼:26岁成为最年轻大学校长

1926年初,已经在欧洲留学7年的林风眠,带着他的法国新夫人爱丽斯·法当回到国内。彼时,由蔡元培先生力荐,是年3月5日,26岁的林风眠正式出任北平艺专校长,由此他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掌门人。

那时的林风眠影响远不如徐悲鸿、刘海粟等人,校方也在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投票,但林风眠票数最高,原因是先于他回国的几位留法同学已多次在报刊上推介了他。

按照林风眠的愿景规划,未来的国立艺专将是东方的巴黎美院,他要按照欧洲美术学院的建制和教学体系,把这所学校建成国际一流的艺术殿堂。他要一心一意贯彻蔡元培的文化战略意图——“以美育代宗教”,让美育在国民中间普及,使中华民族成为在艺术上有高深修养的一个民族,来消解国人的世俗气、市井气、市侩气。

正是怀着满腔的报国志,林风眠到校后,不但立即着手重建教学班子,还增建音乐、戏剧、雕塑系,而他本人则兼教务长和西画系主任。就任校长不久的他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中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主张,林风眠不仅特邀当时被人讥为“乡巴佬”的齐白石来校执教,还从法国聘来克罗多教授西画。他希望齐白石的民间传统形式和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给中国的绘画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他还延揽了新文化运动的作家如周作人、谢冰心、郁达夫为北平艺专教文学。林风眠做的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而是艺术革命。他要建设有个性、有独立创意、不再守旧的艺术学院,他要开创中国的现代艺术。

然而,由于坚守传统的保守势力与留日、留欧的革新势力的斗争异常激烈,北平艺专历任校长多以辞职告终。就在1927年那个政局风云变幻极不寻常之年,由林风眠发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北京艺术大会”,由于提出了“艺术不能离开民间和民众,不能由贵族的少数独享,而是由全民的各阶级共享”这样的激进诉求而被当局所不容,时任教育总长刘哲严词责备林风眠“学生中有左派人士之赤化,教学中有人体模特儿之腐化”,并称他为“赤化校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林风眠于1927年7月23日被迫辞去校长之职黯然南下,再次应已转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

聚贤纳才:杭州艺专的梅州元素

由林风眠在北平发起的艺术运动戛然而止,辞职南下的他又一次被蔡元培推上了历史舞台。

在1928年4月8日国立艺术院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亲自到场祝贺的蔡元培不但发表了演讲,还在当晚退掉了豪华饭店的贵宾间,执意住在林风眠简陋的宿舍里。他此举的用意是想表明,他是多么器重这个不满28岁的艺术家,把他当作新艺术运动的旗手。作为国立艺术院首任校长的林风眠,又一次成为贯彻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思想的力行者。他提出的办学口号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执掌杭州艺专10年,是林风眠人生当中最为愉悦、惬意的10年。在林风眠的引领下,林文铮、李金发、吴大羽、刘开渠、潘天寿、李苦禅、克罗多等一大批中外艺术精英追随而至。这些青年知识精英,他们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又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学说的虔诚追随者,可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倾情投入工作。

今天中国美院的校本部坐落在杭州南山路218号,另有象山、张江两大校区。(P3-4)

目录

林风眠:两度掌校开资一代新学

李国豪:永远的同济魂

邹鲁:风云气化作百年树人心

刁作谦:一肚洋墨水满腔家国情

饶彰风:彰先生行迹仰先烈高风

薛尚实:校长乃是革命人

罗香林:治史期用世正名为客家

王越:一树满桃李两度履暨南

罗明:南粤民族工作拓荒牛

黄慕松:军学称泰斗勋绩在抚边

张望:瞻望行旌处刀笔建功勋

邓家栋:杏林耆宿惟其德馨

陈明绍:从教亦从政成绩两斐然

黄震华:“双料专家”享誉业界

吴康:颠沛持素志 创校播文明

李萍:怀一腔柔情臻美善之境

李世文:再苦的事也得有人干

钟鲁斋:平生意,付与良教创学堂

李国平:筹算平生志沈潜不计年

潘炯华:专注乃致远毋计身后名

饶美蛟:授业香江,助推岭大升格

罗雄才:雄才兴教育报国谱华章

吕志先:诒德之家走出政学人生

廖道传:崇道培良才声传岭表间

蔡亚萍黎明:岭东联璧 弘道育人

廖英鸣:毕生践儒学育人成标杆

钟正山:一生只数笔美育绘丹青

黄慕罗:一生惟善变兴学领新潮

附一:采访报道总结暨学术研讨会

 “客家学人与文化梅州”发言摘录

附二:梅州籍大学校长名录

序言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百年文脉·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序

周章新

梅州历来是岭南文教重镇。于学,自北宋刘元城开梅州书院先河后,州城学风日盛,有民谣为证:“昔时贫且瘠,书声满乡间。幼学入琼林,至老莫废偏。”于教,有《乾隆嘉应州志》所载清代知州王之正的描述:“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这是对历史上客家梅州地区崇文重教传统的形象概括。

客家民系及其文化,肇兴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至近代,梅州客家人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开启了“下南洋”的壮举。百年来,梅州外沐欧风美雨,内联赣闽粤客家腹地,业已成为散居全球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并以“世界客都”的美誉,在广东三大地域文化(广府、客家、潮汕)中代表客家且占有相当的地位。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29名院士(含外籍)、249名大学校长、478名将军。他们走出围龙,成长为党政军学各界精英,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承载了一段魅力独具的家国史、文化史、高等教育史——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开掘的、属于梅州更属于全国和全世界的一座座文化富矿,也是梅州建设文化强市、教育强市的底气所在。

继2013年“寻访院士·问道学人”之后,梅州日报策划推出2015“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系列报道,对梅州人文资源进行原创性的深耕,梳理、呈现了百年来梅州不绝如缕的文教脉络。此前,这些梅州籍知名大学校长们的行迹,或散见于书本上短短几行介绍,或藏身于尘封的图书馆档案,或杂陈于讹传舛误的互联网,有些甚至只是故里乡间的依稀传说。为了让这些杰出学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至湮没,梅州日报通过勤访、细查,在兼顾“历史感、学术性和校史地位”三原则的前提下完成了史料的“深度打捞”,钩沉、重塑了梅州一大批学问精深、垂范后世的校长群像。其中既有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华学校监督刁作谦,也有“百年巨匠”林风眠,还有当下活跃在高校一线的青壮掌门;有薛尚实、吕志先这样的革命家校长,也有吴康、罗香林这样的治学大家;有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李国豪、邓家栋,也有工农、统战干部出身的创校校长罗明和饶彰风;有梅州本土嘉应大学的创办人,也有在海外成就斐然的华裔二代,他们以令人仰止的伟岸身躯为“文化梅州”背书,也为“再从春天出发”的梅州学界、教育界找回了历史坐标,在宣传客家、推介梅州上必将形成放大和叠加效应。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今天向梅州籍教育家们做一次集体致敬和礼赞,正是希望这些前辈在教书育人跋涉路上的信仰、努力与执着,可以让我们在新常态、新语境下找准历史坐标,明确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不负百年延绵文脉,重振“文化之乡”雄风,为加快梅州振兴发展积蓄强大势能、提供人才保障。  是为序。

2015年9月16日

(作者系中共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内容推荐

为了让这些杰出学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至湮没,梅州日报通过勤访、细查,在兼顾“历史感、学术性和校史地位”三原则的前提下完成了史料的“深度打捞”——由张德祥和王赢杰共同主编的《百年文脉(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钩沉、重塑了梅州一大批学问精深、垂范后世的校长群像。其中既有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华学校监督刁作谦,也有“百年巨匠”林风眠,还有当下活跃在高校一线的青壮掌门;有薛尚实、吕志先这样的革命家校长,也有吴康、罗香林这样的治学大家;有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李国豪、邓家栋,也有工农、统战干部出身的创校校长罗明和饶彰风;有梅州本土嘉应大学的创办人,也有在海外成就斐然的华裔二代,他们以令人仰止的伟岸身躯为“文化梅州”背书,也为“再从春天出发”的梅州学界、教育界找回了历史坐标,在宣传客家、推介梅州上必将形成放大和叠加效应。

编辑推荐

由张德祥和王赢杰共同主编的《百年文脉(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一书通过深入挖掘梅州籍大学校长的资料和故事,以图文并茂、访谈与资料整理结合的方式,全景式、多维度地向海内外读者展现梅州这个文化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承,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球客家人对故乡的认同感和精神凝聚。共汇集了20多位梅州籍大学校长的故事,既有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华学校监督刁作谦,也有历经一个世纪风雨的艺术大师林风眠,还有当下活跃在高校管理一线如李萍这样的年轻后辈;既有薛尚实、吕志先这样的革命家校长,也有罗香林、吴康这样的治学大家;既有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李国豪、邓家栋,也有工农干部、统一战线出身的创校校长;既有与古梅州(嘉应州)相始终的办学人,也有在海外成就斐然的华裔二代,等等。通过“人物小传”“校史短简”“教育故事”及“嘉闻逸事”等栏目,图文并茂地呈现这些教育家的风貌和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文脉(寻访梅州籍大学校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德祥,王赢杰主编
译者
编者 张德祥//王赢杰
绘者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154360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2015225950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8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