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乱时期的爱情/全民阅读精品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1937年7月末,南京城上空的天干净得像一张婴儿的脸。

金陵女子大学校园中响起一阵阵欢笑声,日寇已经入侵,但女学生们似乎没有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

这一年的夏天明显没有往年的炎热,连南京这样一个火炉城市,空气中都弥漫着湿气。

一个叫凌翠的女生冲进教室,叫了声:“小秋。”

那个叫夏小秋的女生没有抬头,低头写着什么。

凌翠走过去:“哈哈,又在给你的兵哥哥写情书啊?”

夏小秋吓了一跳:“没,没有,你说什么呢?”

小秋把信笺藏了起来。凌翠坐到了桌子上:“写就写呗,这事是我们蒋夫人倡导的,你是她最好的支持者。”

夏小秋笑了一下,看着窗外的梧桐树,是的,自从宋美龄女士倡导给战场上的士兵写信后,小秋已经和一位素未谋面的战士通信十一次。

国民党军阵地刚刚被日军飞机进行过一轮轰炸,战壕中的张云虎抬起头来,摇落掉了头上和身上的泥土,他摸索了一下口袋,没有抽烟。

张云虎摸出一封信来,他闭上眼睛轻轻地吻着信笺,鼻孔里那股让人厌恶的硝烟味顿时消散了,随之而来的是淡淡的兰花香,反正张云虎是闻到了兰花的香气。

这时,日军那边连续打过来好几发炮弹,顿时国民党军战壕里炸开了花,一堆烂泥向张云虎扑上来,把他手中的信笺给玷污了。

张云虎的脸上露出怒色,他骂了一句:“狗日的小鬼子。”

张云虎抡起机关枪,对着冲上来的日军士兵一阵扫射,冲在前面的几个鬼子倒了下去,随后张云虎对战壕下的战士们喊道:“弟兄们,跟我上。”

张云虎带着三排战士冲杀上去,和日军士兵展开了一场血战,战斗打了一天一夜,终于压住了鬼子的进攻。张云虎的三排只剩下半个班。师长来战场上问候,看着一脸黑的张云虎,拍着他肩膀说:“黑大汉,好样的,等打完鬼子,老子升你当连长。”

张云虎对师长敬了一个礼:“师座,你只要给我一个排的兄弟就行。”

师长拍了拍张云虎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

张云虎的连长还没升上,师长已带着他的老母和三房姨太太撤出了县城。张云虎他们这支部队也没有和日军交战多长时间,便溃败下来。

张云虎在溃败前夜,给夏小秋回了一封信,说近期他们这支部队会往南京这边退守,如有机会,希望能见上一面。张云虎的字写得歪歪斜斜,他不知道这封信发出去能否送到小秋的手上,还有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退守到南京。  八月初的时候,报纸上还发表社论说日军不会来轰炸南京城,但到了中旬,南京城突然响起防空警报。金陵女子大学里,魏特琳女士叫学生们赶紧往防空洞里面跑,此时夏小秋还想回到教室里去拿自己的课本,一颗炸弹在校园里炸开,顿时无数的碎玻璃向小秋飞来,魏特琳女士大叫一声向小秋扑来,两人摔倒在地上,魏特琳女士的脸庞被碎玻璃划伤,小秋站起来:“校长,对不起。”

魏特琳说:“现在很危险,赶快离开这里。”

小秋有些惊魂未定地说:“嗯,我知道了。”

小秋从课桌里拿出了书包,和魏特琳一起逃离了教室。

日军的飞机连续地轰炸着南京城,好不容易有两日停息,夏小秋冒险赶回了家,在雨花台附近。小秋的父母都还在家,父亲看到小秋,便哭着抱住了她,随后母亲也一起抱上来,一家三口就这样哭了起来。小秋是他们的独女,在这样一个战乱时期,失去一条生命,是随时的事情。

刚才小秋回来的时候,看到外间父亲的理发店已经被炸塌了,看来日后的生意很难做。小秋父亲说:“没事的,大不了我回到十年前,走街串巷挑个担子去给人家剃头。”(P002-003)

书评(媒体评论)

骆烨的小说最打动人的是青春时期的兄弟情,壮烈且美好,不可复制。——南派三叔(作家,《盗墓笔记》作者)

影视作品中我们已很少能见到真正的人生,而作为编剧和小说作者的骆烨,在他的小说文字里,我们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生存的困境和挣扎,人的绝望和希冀,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黄丹(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

骆烨对生活的敏感力强,小说语言流畅泼辣,这些作品无论从生活反映的深广程度或者艺术表现的现代色彩,在当下小说创作的格局中,都可以上水平线,有个别的甚至能成为这个格局的标志。——骆寒超(文学评论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烨的小说*打动人的是青春时期的兄弟情,壮烈且美好,不可复制。——南派三叔(作家,《盗墓笔记》作者)

影视作品中我们已很少能见到真正的人生,而作为编剧和小说作者的骆烨,在他的小说文字里,我们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生存的困境和挣扎,人的绝望和希冀,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黄丹(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

骆烨对生活的敏感力强,小说语言流畅泼辣,这些作品无论从生活反映的深广程度或者艺术表现的现代色彩,在当下小说创作的格局中,都可以上水平线,有个别的甚至能成为这个格局的标志。——骆寒超(文学评论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认识骆烨是因为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编剧,再次认识骆烨是因为这部无法释卷的小说集。《战乱时期的爱情》这部集子是不同时空下命运、际遇、青春、人性的交叉缩影,亦幻亦真。——刘小枫(制片人,《蜀山战纪》出品人)

骆烨具有85后作家中稀有的特质,他探索着当代人的困惑,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紧密地揉合在了一起。——徐则臣(鲁迅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不论是在乱世里的儿女情长,还是在大都会中的人情冷暖,每一段故事都深刻描绘出活着的质感,艰涩且沉重,却又不经意的渗透着暖暖的人情味。天地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正是骆烨的小说最触动人心之处。——林逢(香港电影编剧,作品有《破风》、《长江七号》等)

后记

后记

去年有一家媒体采访我,问我目前的生活。我说,写作和育儿。是的,仔细想想,也就这两件事。

写作,我一直在写,从中学时期写到现在,无论是自己的兴趣还是为了赚钱养家。写作于我而言,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育儿,去年春天,我有了我的女儿小芒果,当我第一次将她抱在怀里的时候,我便认定,她是我生命中的最爱。

我到杭州已整整十年,也写了十年的小说。但小说我已越写越少,从刚开始时的一年六七篇,到如今的一年一篇。我曾经问过自己,写小说是为了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其实不为了什么,只因年少时候有个像处女一样纯洁的梦。那个时候,住在八十块钱一个月的出租房里写小说,不求名不求利,只因自己喜欢。我觉得这样无功利性的写作,恰是最好的。

这些年来,我所创作的影视剧本,以战争题材居多。战争于我们而言,很远,却又很近。和平年代,忘战必忧,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而作为侵略国的日本,他们的首相安倍晋三却依旧在参拜靖国神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今年十月,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阿列克谢耶维奇,以表彰她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战乱,给百姓带来了太多的苦难,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遇上战乱,我们当庆幸,但是我们不该忘记,我们应该去记录,去传播那些痛苦的历史,这样做,不是为了记仇,而是为了警醒那些试图挑起战乱的政客狂人。

我记得我在上一部小说集《天堂里的贫民窟》的后记中说,我在寻找自己的写作和生活方向。五年过去了,我找到了自己所熟悉的写作类型,在接下去的五年中,我会以战争题材为主,去创作小说、影视剧本,或者是纪实文学,去记录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而现在我也依然过着和文字串联着的生活。

今年我三十岁。我想三十岁应该是时候去改变一种生活状态,于是我辞掉了上市公司监事一职,放弃了高薪,创立了骆烨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我要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所以我尽量放慢脚步,写完一个戏,就带着妻子和女儿出去旅游一段时间,把自己的脑子放空。

我喜欢现在这种平淡安逸的生活,写累了可以陪伴小芒果玩耍,可以每天到小区外的湿地河边散步,可以去诸暨乡下看看父母,带着自家养的土鸡土鸭青菜萝卜回杭。同样也可以一边旅游,一边寻找民国时期的名人故居,顺着民国人物的足迹,探索真实的历史,为写《民国史》做准备。

此刻,我在鼓浪屿上一家叫Judy's Inn的旅馆里写这篇后记,妻子和女儿已睡着。今晚的月色很美,窗前的三角梅开得还很旺盛。老板说,这栋小洋楼建于民国二十一年,原先是一个法国人的私家别墅,后来因为战乱,法国人逃离了鼓浪屿。小洋房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很静谧,像一个安静的老人给后来人诉说着沧桑故事。我想,若干年以后,我也要在诸暨老家的土地上建一栋这样的楼,可以静静地写作,静静地喝个咖啡。

2015年10月25日

于厦门鼓浪屿

目录

战乱时期的爱情

你也在寻找

埋伏

了不起的青春

红的雪

梅清

天堂里的贫民窟

控诉

杭州夜未眠

江湖远去

挡车工

在西湖奔跑

后记

内容推荐

骆烨的中短篇小说集《战乱时期的爱情/全民阅读精品文库》收录了作者《战乱时期的爱情》、《了不起的青春》、《埋伏》、《你也在寻找》、《红的雪》、《梅清》、《天堂里的贫民窟》、《控诉》、《杭州夜未眠》、、《在西湖奔跑》等12篇中短篇小说,作者用特有的处理手法,精彩的故事,细腻的描写,展示着不同时期中国百姓的悲欢离合。书中的小说有讲亲情的,有讲感情的,有讲革命的,有讲生活的,人生百态尽显其中,人物塑造丰满,吸引力强,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面貌。

编辑推荐

骆烨的中短篇小说集《战乱时期的爱情/全民阅读精品文库》一部诉说中国百姓悲欢离合的中短篇小说集,一部展现人生百态的艺术佳作。

《天堂里的贫民窟》是这部小说集中最优秀的一篇。无论是情节安排、人物设置、场面展开、冲突消解,都颇具匠心,其中有的情节不禁使人想起莫泊桑的《羊脂球》。值得一提的还有《偷猎》、《黑夜,在西湖奔跑》、《你也在寻找》,它们的细节看起来都十分真实,但这些貌似如实的形象其实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显出骆烨小说追求现代艺术表现的特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乱时期的爱情/全民阅读精品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骆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17322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529567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