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7-1918)/指文世界航空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由陶力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7-1918)/指文世界航空》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一战空战史,系统梳理一战各交战国主要军机类型,讲述相关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飞机爱好者的启蒙良师、案边宜友,引领你进入军用飞机的世界。

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为系统介绍一战期间作战飞机的专著,共分两卷。这本由陶力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7-1918)/指文世界航空》为下卷,记录了1917—1918年间一战空战的概貌,主要内容是介绍了40余种一战军机型号,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内容上包括机型开发、技术特点、实战经历、所属航空部队和突出的飞行员事迹等;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区分标准。在书末还附有一战主要战斗机性能简表、一战主要轰炸机性能简表、一战主要侦察机性能简表、一战主要水上飞机性能简表、各主要交战国前五名空战王牌榜,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

目录

前言

全景 1917—1918年的空战

 血腥四月

 新的王者

 最后努力

第一篇 1917年,新的战争艺术

 第一章 最强的英国翅膀

英国索普威斯三翼机 | 皇家海航独门兵器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SE.5/SE.5a战斗机 | “信天翁”的天敌

英国索普威斯“骆驼”式战斗机 | 英国战斗机之王

 第二章 最强的德国翅膀

德国信天翁D.Ⅲ战斗机 | 更凶猛的“鸟儿”

德国信天翁D.Ⅴ/D.Ⅴa战斗机 | 让“鸟儿”再飞一会儿

德国福克Dr.Ⅰ三翼战斗机 | “红男爵”的归宿

 第三章 眼花缭乱的新设计:协约国篇

法国昂里奥HD.1战斗机 | 墙内开花墙外香

法国斯帕德S.Ⅻ/S.ⅩⅢ战斗机 | “重拳”升级版

英国布里斯托M.1单翼战斗机 | 被忽视的异类

英国德哈维兰DH.5战斗机 | 由“对空”到“对地”

 第四章 眼花缭乱的新设计:同盟国篇

奥匈帝国菲尼克斯D.Ⅰ/D.Ⅱ战斗机 | 哈布斯堡之鹰

奥匈帝国奥匈版“信天翁”战斗机 | 奥匈最好的战斗机

奥匈帝国阿维亚蒂克D.Ⅰ战斗机 | 奥地利的“第一”

德国法尔茨D.Ⅲ/D.Ⅲa战斗机 | 在“信天翁”的阴影下

德国容克J.1/J.Ⅰ/D.Ⅰ系列飞机 | 全金属外壳

 第五章 冲向敌人的堑壕

英国德哈维兰DH.4轰炸机 | “一战中的蚊式”

英国德哈维兰DH.9轰炸机 | “速成”轰炸机

德国哈巴斯塔特/汉诺威CL型对地攻击机 | 步兵头上的掠食者

 第六章 “大家伙”们

德国弗雷德里希沙芬G.Ⅲ轰炸机 | 巴黎上空的魅影

英国汉德利-佩奇O/100及O/400重型轰炸机 | 不列颠“大飞机”

德国齐柏林-斯塔肯R.Ⅵ重型轰炸机 | “巨人”的进击

 第七章 独具一格的“低调”军机

法国布雷盖14型侦察机 | 全能金属

意大利波米里奥PD/PE武装侦察机 | 亚平宁小鹰

意大利马基M.5水上战斗机 | 青出于蓝

德国汉莎-布兰登堡W系列水上战斗机 | 浮舟掠水客

第二篇 1918年,最后的空中决斗

 第八章 大战末期新设计:协约国篇

法国纽波特28型战斗机 | 美国远征军“专属飞机”

英国索普威斯“海豚”式战斗机 | 老公司的新作品

英国索普威斯“鹬”式战斗机 | “骆驼”接班者

英国索普威斯T.1“布谷鸟”式鱼雷轰炸机 | 碧海雷击

 第九章 大战末期新设计:同盟国篇

德国法尔茨D.Ⅷ /D.Ⅻ战斗机 | 在“福克”的阴影下

德国西门子-舒克特SSW D.Ⅲ/D.Ⅳ战斗机 | 老牌电气公司的飞行梦

德国福克D.Ⅶ战斗机 | 福克战斗机大满贯

附录1:一战主要战斗机性能简表

附录2:一战主要轰炸机性能简表

附录3:一战主要侦察机性能简表

附录4:一战主要水上飞机性能简表

附录5:各主要交战国前五名空战王牌榜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空战吸引着飞行志愿者的一大因素是那些被各国反复宣传炒作的空战英雄们。空中格斗虽然只是军用飞机诸多任务中的一项,但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正是在战斗机之间的空战中,在被堑壕里的步兵们称作“我们头顶上最引人人胜的娱乐”的生死搏斗里,一大批精英飞行员脱颖而出,以击落5架敌机以上的战绩成为王牌飞行员。这些飞行精英就是20世纪里插上翅膀去决斗的飞行骑士,是各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到一战结束时,先后有1800余人获得了“王牌”的称号,无论他们那时是活着,还是死了。

德国已经意识到开战以来自己在飞机产能上与协约国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一进入1917年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产能提升计划。按照德国航空队的规划,德国各大飞机制造厂这一年的每月总产量应该不少于1000架作战飞机。

与这一产能扩充方案相适应的是,德国人还为自己的军机类型发展出了相当完备的分类谱系,执行不同任务的军机在型号前以不同的字母前缀来加以区分,这样一来机型体系细分工作再次走在了协约国的前面。总的来说,一战德国军用飞机大体划分为四大门类——用于空中格斗、轰炸、对地攻击、侦察和炮兵观察,而其中先后出现过的细分机型又有如下几种:

A型:意指单翼机,1915年以后很少采用:

B型:双翼机,1915年以后特指没有配备武装且发动机功率低的老式双座飞机;

c型:配备武装的双座双翼机,主要用于侦察,典型的如信天翁c系列;

CL型:自重较轻的c型飞机,多用于近距离战场支援;

D型:单座双翼战斗机,是德军用于空战的主力机种;

E型:配备武装的单座单翼机,典型的如福克E系列;

F型:配备武装的单座三翼机,这一前缀只在1917年内短暂使用过;

G型:配备两台以上发动机的双翼轰炸机,典型的如“戈塔”系列;

GL型:快速双发轰炸机,因速度较快而适用于白昼轰炸或长程侦察;

I型:配备武装的多用途联络机或对地攻击机;

K型:意指配备两台以上发动机的双翼轰炸机,这一命名后被取消,由G型取代;

N型:单发双座双翼夜间轰炸机,1918年出现的机型;

R型:配备三台以上发动机的大型轰炸机。

由上一年积累而来的技术优势,加上在牛产和型制规划等方面的积极进取,德国航空队在1917年头几个月里的空中战场上继续大获成功。那时的德国战斗机主力——信天翁D.I和D.Ⅱ型同样继续取得跨年度的成就,它的2挺同步射击机枪使其在所有协约国战斗机面前都拥有显著优势。并且在这一年年初,信天翁家族最新的型号——D-Ⅲ战斗机入役,它具有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和重新设计的机翼,与协约国飞机相比其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信天翁的新机翼其实是从曾经成功一时的法国纽波特飞机那里学来的。下机翼小于上机翼的布局人称“一翼半”,好处是增加飞机的灵活性,改善飞行员向下的视野,但同时它也让飞机存在着翼间结构脆弱的致命缺点。

这年4月,专事空中格斗的德国狩猎中队数量达到37个。就战术而言,这些中队被要求不得主动“越界”杀人协约国控制区域,他们总是“被动”地在本方战线以内做着防御作战,打击来犯的敌军机队。虽然这种做法不免令德国在战略态势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各狩猎中队在战场上却享有内线作战的战术优势,乜行员们要做的就是从就近的机场升空并等待协约国飞机前来,然后一拥而上进行猎杀。

西线战场上的英法军队在这个4月里发起了他们这一年里第一场大攻势,这是一次分工合作:英军负责在阿拉斯(Arras)地区实施一次大规模进攻,旨在尽可能多地将南面的德军预备队吸引过来;到了那时,南翼的法军将发起规模更大的一击,其目标是“一举将德国打出这场战争”。

结果,事与愿违,春季战役成了法军的噩梦,他们所受到的创伤是如此惨痛,以致在此后整整一年时间里都不再具备主动进攻的能力。至于英国人,虽然他们的地面部队在阿拉斯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但是噩梦却在空中降临。英国皇家陆航以颇为壮盛的军容投入到4月的阿拉斯战役,但却在和性能占优的德国战斗机的较量中伤亡惨重,而驻法国的陆航司令官特兰夏德少将坚持让自己的飞机“暴露在敌机的优势下”,从而令陆航的机组们持续遭到“空中屠杀”,以致在英国国内引发了地震般的抨击。

这个月成为英国空中力量在整个一战期间损失最大的一个时期,也就是空战史上有名的“血腥四月”。当然,它同样是德国狩猎中队的高潮时刻。据统计,这一时期英国方面共损失了245架飞机,德国人只损失了66架,其中被英国飞机击落的只有一半。在这个血腥的四月里,皇家陆航飞行员在西线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93个飞行小时!

P2-3

序言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诞生了。飞机在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以一种娱乐工具的面貌示人的,它最常用的场合是飞行竞赛和空中表演。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这一“会飞的机器”和所有其他的机器一样,在战争状态下开始挖掘起自身的军用潜能。飞机就这样逐渐被派上了战场,并且一发而不可收,由一战初期的“敌人阵地的窥探者”演变为后来各主要交战国家最不可或缺的战略和战术力量之一。

一战刚刚打响时,各主要交战国的军用飞机加在一起,总数也不会超过1500架,而到这场战争行将结束时,各国仅仅在一线作战的军用飞机的总量即已经超过了8000架。从1914年到1918年,世界军事航空史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大发展时期:各种新型飞机、空战战术、部队编组规范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则是有如满天星斗般闪耀的尖子飞行员们,以及一场接一场剧烈而又残酷的空中战役。

本书以两卷本的规模,将出现在1914—1918年间的那些富于传奇色彩的著名军用飞机,系统性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类似这样系统梳理一战军机并做全景式呈现的专著,在国内可谓前所未见。本书上卷的时间跨度为1914—1916年,下卷为1917—1918年;两卷共分五个大篇,以一战期间的每一年为一篇。本书述及的一战军机型号总计超过90种,这些机型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线索,分别划入五个大篇中。可以说,这套书已将一战期间出现的各国主力作战机型基本囊括在内。

尽管以一战军机为纲目,但本书绝非枯燥的技术手册类读物。讲述在座舱里驾驶这些飞机的人的故事,是本书的另一大重点。从某一种军机型号入手,读者朋友们可以读到这种军机所涉及的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史。

令“欧洲所有的明灯都熄灭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已有百年,这场全球性大战事曾号称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它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后世遗忘,相反,随着各种历史材料的不断被披露,各种历史传奇的不断被呈现,国内读者们对一战空战的兴趣也变得愈来愈浓郁。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有志于此的同好们闲暇时光的案边良伴,若真如此,实为幸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7-1918)/指文世界航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29545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5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5285790
中图分类号 E926.3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4
15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