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01省城来的女孩
1987年7月,我从H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家乡肯县,在县委党校当了一名老师。
正式上班后第二天上午,詹校长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小秦,交给你一个任务。省社科院有一个调研组,来我县搞一个课题,县委办要我们抽一个人去协助工作,我报了你。”
我问:“我不上课吗?”
詹校长说:“这个学期没有语文课。”又说:“明天上午八点半,县委办开会说这事,你去参加一下。”
后来我才知道,县一级党校根本算不上学校,它主要业务只是替省党校,给那些只有初中文化、报名读省党校函授中专班的在职干部上上课,一个学期也就集中上课半个月左右。在县委眼里,它也不算一所学校,而是县委的一个部门(它并不属于教育局管,且校长是县委副书记兼任),所以县委布置什么工作,尤其是临时性的工作需要抽人时,最先想到的人选就是悠闲的党校人员。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半个小时就赶去了县委,毕竟刚分配来上班,多少得表现好一点。县委大院我是第一次来,也许是树太多太密,我感觉大院里阴森森的。后来我才悟到,县委大院的阴森,跟有多少树没多大关系,只跟权力有关,它是全县的权力中心,让人潜意识里就感到压抑、胆战;不管是哪个权力机关,它都会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开会地点在县委办公楼二楼小会议室。尽管所有窗户、门都是开着的,室内很亮敞,我仍感觉气氛同样阴森。室内还没有人,我不太想先进去,在走廊上溜达。
陆续有人上来了,我跟着进去。
总共有十个人参加会议,由县委王副书记主持,他先介绍“省里来的人”,共三个人,一个头发花白颇有教授范儿的老头、省社科院哲学社会学所周所长,一个没什么特点的青年男子,还有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正埋头写着什么。王副书记每说到一个名字,他们便客气地站起来点点头,那个女孩站起来的时候,我发现她有着惊人的美丽。她叫蔡晓涵。
她的美丽称得上是标准型的美丽,身高约一米六五,身材算不上苗条,但也绝不粗壮,可以说跟她的身高相配恰到好处,给人感觉均衡、协调、大方。脸形方中带圆,一头蓬松的头发,扎个马尾辫。五官极为秀丽精致,皮肤白嫩而润泽。整体看,透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温文尔雅、娴静端庄。我想到了正当红的林青霞,觉得两人有点像。
我顿时被她吸引住了,以至县委办龙副主任介绍我们这边的“协助人员”时,点到我的名字,我竟没有听到,龙副主任叫了第二次,我才反应过来,慌忙站起来点点头。 “省里来的人”下来是搞一个“农村婚姻与家庭现状”调查,要下到乡镇,然后随机抽几个村,再选一些农户询问,让他们填问卷。调查组打算下三个乡镇,每个乡镇县里派两个人协助。
我心生一个念头,祈盼和这个美丽的女孩分在一个组,然而我失望了,和我一组的是那个小伙子。
次日一早,三组人马到县委大院集中,坐车下乡。上车的时候,却发现蔡晓涵上了我们组的面包车。原来,昨晚上她跟龙副主任提出,和小伙子调换,因为我们这个组有一个女孩,县妇联的高晓玲,而她那个组,另两个人员都是男的,她感到不便,就想到我们组,和小高结个伴,龙副主任同意了。
我心里感到高兴。
我们组去的乡镇叫春岭乡,路途还算平坦,属于丘陵地,虽说有一半路程是砂石路,但维护得好,没什么坑洼,扬尘也不多。车上,两个女孩没多久就混熟了,一路上叽叽喳喳个没完,从她们的聊天中,我得知,蔡晓涵是去年从省D大哲学系毕业的,一毕业就分到省社科院去了。我听了一阵气短了。D大虽是本省最好的大学,可在全国一点名气都没有,她竟分得这么好!我这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倒成了她的“协助人员”!
半个小时左右,我们便到了春岭乡政府,一个由排房围起来的四合院,乡政府一干人马,出到门口来,热情地迎接我们。之后进会议室座谈,带队的龙副主任介绍了此行的目的,乡领导们表示大力配合。接着乡里将所有村公所(如今称村委)的名字写上,抓阄选四个村。抓到的是苏家村、河边村、龙头村、背山村。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