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貌相/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汉平的长篇小说带有抒情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给人感觉特别新鲜,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会渐渐被某种魔力带着融入其中。为每一份言谈止行和着心跳的节拍。非常精微的细节构成其小说的特色。为信而说,为望而写,为爱而在。

作者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描绘心灵。在文字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天使般纯美、春花般柔嫩的韵致,而那份对于生命的怜爱就显得无限绵长。《貌相》是该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貌相》是作家李汉平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一个其貌不扬、个子矮小的农村娃走向人生成功的故事,尽管他天生条件很不如意,但是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朴实走出了自己的天地,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了自己的爱情,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平凡的人,一样可以创造人生的不平凡。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金宝儿!金宝儿!你醒醒,你醒醒啊!你别吓唬娘,娘经不起吓了啊!”

当金宝儿再一次浑身抽搐,昏倒在地上的时候,金宝儿娘扑过去,摇撼着儿子那瘦弱的肩膀,鼻涕一把泪一把,哭着,喊着,叫着。那声音很尖锐,很凄厉,好像在叫魂儿。

当金宝儿一次次昏过去的时候,金宝儿娘真为他叫过魂儿。她照人说的,在金宝儿的头顶上方立过筷子,立过鸡蛋。她曾经拉住金宝儿的手高一声低一声地招呼:“金宝儿啊,你回来,娘在这儿等你哩。”

一次次的有惊无险,一次次的死里逃生。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他足足昏迷了三天三夜也没有醒来。

有人从十几里外的镇子上请来个郎中。郎中看着金宝儿那张蜡黄的脸儿,那可真是蒙张纸该哭的过儿了,又给他号号脉,摇摇头,啥也没说就要走。

金宝儿娘把家里攒了好久的一篮子鸡蛋全拿出来,交给郎中:“你给俺说说,俺金宝儿这病……”

郎中把鸡蛋放在那张白木桌子上,说:“给孩子准备后事吧。”

“嗷”的一声,金宝儿娘锐锐地哭起来,那哭声一直能钻到云彩里去。

那郎中一脸歉意,他摆摆手,勾着腰,一瘸一拐地走了。

乡亲们探询地看着金宝儿娘。咋办?备白木棺材还是备草席?

金宝儿娘突然止了哭声,一巴掌甩下一串眼泪珠子:“俺金宝儿命大,死不了!多少回都挺过来了,还在乎这一回!”

“那咋办?还咋办?”

金宝儿娘沉下一条心,想了想:“把白毛仙姑请来吧。”

白毛仙姑是村东头的一个老太太。一场大病以后,好了,就说自己通了灵,会跳大神儿会治病。她用香灰和水给人当药喝。她披着一头长长的白发又唱又跳的,说自己是神灵附体。她会尖着嗓子唱“天灵灵,地灵灵”,唱“房头的鬼,你出来!炕角的鬼,你出来”……

村子里的人信神灵。村里人有病进不起医院,于是,白毛仙姑就成了他们的“神”。

白毛仙姑来了。她行动敏捷地在屋子里跳来跳去,那一头长长的白发飞起来好像一朵飘飘的云。

金宝儿娘虔诚地望着她,等着她的香灰和水之类的药方。她心里也在默默地祈祷着:“老天爷啊,你睁睁眼吧,救救俺儿子金宝儿吧。俺给你许个愿,要是俺儿子好了,俺给你供个大猪头!”

金宝儿仍在昏迷中,没有醒来的迹象,只不过身子不抽搐了,变得直挺挺的,好像死过去了一样。

“白毛仙姑……”金宝儿娘迟疑地叫一声。

这一次,白毛仙姑没有用香灰和水,她吩咐旁边儿的人:“去打两桶井拔凉儿来。”  “干啥?”

白毛仙姑瞪了一眼,那意思是:“神仙的事儿能随便问吗?”

挑来了满满的两桶井拔凉水。

“仙姑……”金宝儿娘忍不住叫一声,她有些害怕。

白毛仙姑瞪她一眼,金宝儿娘便把到嘴边儿的半句话收回去了。

金宝儿娘眼睛一闭,横下心来,反正依旧是依旧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只见白毛仙姑身手敏捷,拎起一桶水用力朝金宝儿的头上泼去。

“哗”的一声,那张先前蜡黄的脸变得惨白。

“天!”金宝儿娘心疼地叫一声,差一点儿昏过去。

白毛仙姑拎起第二桶水,朝金宝儿那瘦嶙嶙的胸口泼去。“哗”的一声,水花儿溅了满地,金宝儿的身子动了一下儿,又动了一下儿。他长长地吐一口气,慢慢地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叫了一声:“娘……”

“唉唉唉!”金宝儿娘一迭声儿地答应着,忍不住喜极而泣。“金宝儿,金宝儿,你可回来了,你把娘都吓死了。”

这时候白毛仙姑抚一抚她那长长的袖子,要往门外走。P1-3

序言

我写故我在(代序)

十五岁那年,我写了一篇作文《长长的跑道》,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炬”的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跑上文学创作的长长的跑道,一跑就是几十年。多少痛苦,多少欢乐,多少荆棘,多少坎坷,多少心血,多少眼泪,多少迷茫,多少犹疑。有过成功的辉煌,有过惨淡经营的落寞,也有时候感到疲惫,想过放弃,可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我常常背诵一句诗:“痛苦磨折了我的傲气,我要完成那大业!”

于是我在文学之路上奋然前行,无怨无悔,始终不渝。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真的,要想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得当个愚人。这些年,文学从聚光灯下寥落到灯火阑珊处,多少人弃文学而去。我一遍又一遍问自己:“写吗?还写吗?”

当然,还要继续写下去。我追求的不是文学带给我的光环,而是文学本身。光环可以逝去,可文学永远在那里。时间可以过去,可作品永远在那里。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李汉平说:“我写故我在。”

文学是我永恒的情人。小说是情人深邃的眼眸。

作品是我心灵的孩子。小说是我孩子里的“心尖子”。

写小说是我的心灵生活,是我的白日梦。我在梦里腾越、飞翔,一次次触摸灵魂。灵魂是有温度的。灵魂在高处。

我在自己创造的王国里痛苦、欢乐。塑造不一样的人物,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心灵的疆界变得很广阔。

西方人爱“再现”,中国人爱“表现”;西方人爱写实,中国人爱写意。我想在再现与表现之间、写实与写意之间寻找一条路,构建我的小说世界。欣幸,我此生能遇见文学,遇见小说。于是我不寂寞,不孤独,坦然欣然走我前面的路。为此,我感恩,我幸福。

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梦·泪·梦》,发行二十多万册。读者来信雪片般飞来。那时候的人实诚啊。我回信都回不过来,后来是父母弟弟们齐上阵。

那时我才知道,文学是如此美丽。文学是心灵和友谊之桥。

有一次我到呼兰参加一个笔会。一个叫王金凤的女青年走十几里的路,风尘仆仆地赶来,一定要见我。她拿出三个厚厚的日记本,上面竟是她手抄的《梦·泪·梦》的全部!

抚摸着她那磨出茧子的手指,我哭了:“为什么要这样儿?”

她说:“我们那地场儿偏僻,买不到这部书。我是借来的。人家催得紧,我舍不得还,在还之前点灯熬油,一字不落地抄了一遍。这样我就真正拥有这部书了。”

我再一次泪水潸然!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就是几十年!

我在大半生的岁月里,出版了二十几部书。

我从诗歌起步,后来写散文、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文学创作的十八般武艺我都试遍。这其中我最钟爱的还是长篇小说。

去年九月,我在美国旅行。在纽约,我参观了纽约曼哈顿图书馆。和图书管理员简单聊几句,没想到竞聊出个“重大发现”。

我说,我是一个中国的旅行者,第一次到纽约来。我的同伴们都去看华尔街牛了,我孤身一人来参观图书馆。

他笑了,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作家。

他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如实相告。

他在电脑里检索了一下,说:“我们的图书馆里有你的作品。”

“什么作品?”

“《大房子》。”

“真的?”

“真的。”

我很惊讶,很惊喜。它是怎样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的呀?

今年六月,在北京,我见到了《大房子》的责任编辑马合省,把这件事说给他听。

我说:“《大房子》这孩子挺出息,到美国留学去了。”

合省是个幽默人儿,他说:“哪是留学?已经入住纽约。是拿到绿卡了呀。”

我们相视,爽然而笑。

为了《大房子》的出版,我感谢合省。

为了《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李汉平卷》的出版,我感谢合省。

文学不是百米冲刺。文学是马拉松。

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要坚持着跑向终点。

文学创作带给我的欢愉是如此的刻骨铭心,无法替代。今天.我带着我的作品走来。它们够不上集团军,也算是个小分队吧.。

但我愿亲爱的读者能喜欢。但愿惊喜后面又有新的惊喜,奇迹后面又有新的奇迹!

李汉平

2015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李汉平的长篇小说带有抒情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给人感觉特别新鲜,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会渐渐被某种魔力带着融入其中。为每一份言谈止行和着心跳的节拍。非常精微的细节构成其小说的特色。为信而说,为望而写,为爱而在。

作者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描绘心灵。在文字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天使般纯美、春花般柔嫩的韵致,而那份对于生命的怜爱就显得无限绵长。

——施展军

李汉平是一位充满活力、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女作家。她因为一部《梦·泪·梦》而名噪文坛,从一名杂志社的编辑而成为哈尔滨市的专业作家。以后她进了鲁迅文学院。考上北京大学。在创作上,她一直在进行艰苦的艺术探索。她的刻苦、勤奋和艺术探索的精神和毅力,都让人感佩。

感情的自然抒发。心理的深入剖析,语言的抒情性特色,意境的优美空灵,这是李汉平的创作风格。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使她在文学园地里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

——胡德培

李汉平的创作主攻方向是中长篇小说。已经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她的小说清新淡雅,生活气息很浓,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活泼。有幽默感。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让人忍不住笑起来。但又不止于笑,让人在笑后思索很多东西,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

——阿成

一个优秀女作家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在汉平身上和作品中都有体现。善良、真诚、纤细、浪漫。只要推开这扇小说的门走进去,你就会知道一切。

——常新港

李汉平的小说世界是一个颇具魅力的独特的艺术世界。

——何凯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貌相/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汉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70080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201526930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