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姚晓东主编的《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上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真实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甬城全国劳模这一群体在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崇高思想、宝贵精神和突出成就。本书通过个人史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特色。劳模代表的人群十分广泛,涉及农、工、商等各个行业。通过不同人物的亲身经历及其网络交往过程,可以揭示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面貌,了解一个行业的工作生活状况。宁波籍全国劳模大都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丰富,业绩辉煌。通过一个人,可以写出一部局部史,一个村史,一个单位史,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波各条战线涌现出众多劳动模范,他们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市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姚晓东主编的《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上下)》通过对宁波历届全国劳模访谈实录,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历者追忆细节,原汁原味地积累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编写地方党的历史奠定基础,为党史学习和宣传教育提供素材,为市委工作大局提供历史智慧和借鉴。

目录

前言

上册

  一生跟着共产党走:陈芳芳访谈录

  与时间赛跑:鲍春玲访谈录

  不求名利地位:洪志焕访谈录

  脚踏实地:沈昌鲁访谈录

  梭上飞花:童小春访谈录

  思想开朗劲头足:张孔日访谈录

  为公者益:鲍作益访谈录

  吉兆年丰:吴吉丰访谈录

  我是一颗钉子:杨国能访谈录

  一路相伴:李英访谈录

  钟表藏爱心:俞志光访谈录

  好强与低调:贺美丽访谈录

  投身兽医事业60年:任祖伊访谈录

  以师之名:殷志毅访谈录

  灯塔工世家:叶忠央访谈录

  拼搏创新:潘信强访谈录

  权为民所用:访朱琦身边人

  “养猪状元”:张绍森访谈录

  种粮大户:程阿沛访谈录

  一犁耕到头:傅嘉良访谈录

  不怕苦不怕难:陈阿调访谈录

  一生中只知道做活:陈世良访谈录

下册

  青春无悔:张云德访谈录

  洁净万家:俞连富访谈录

  从养鸭到养猪:陈金娣访谈录

  一个善思考的人:竺强国访谈录

  引航员“大拿”:张锁珍访谈录

  一休品牌的崛起与坠落:陈华姣访谈

  认真处理每桩小事:宋世能访谈录

  名校的崛起:何性善访谈录

  于细微处见精神:张帆芳访谈录

  情系用户:童国民访谈录

  新农村领头雁:傅企平访谈录

  清贫奉献:韩永盛访谈录

  “邮”情有爱:柳建成访谈录

  茶乡明珠:陈洋珠访谈录

  最佳“蓝帽子”:周伟刚访谈录

  南站撑舵人:汤家孟访谈录

  一心想着别人:马玉青访谈录

  地质员世家:刘明访谈录

  爱“港”敬业:俞鹤鸣访谈录

  一生与教育打交道:蒋裕源访谈录

  胆大好做将军:张英芳访谈录

后记

试读章节

一、长丰纱厂、甬江纱厂的工作(1948-1956)

我是1935年12月出生的。我的父亲是做会计的,妈妈在家做家务。我们家有六个兄弟姐妹,当时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我的哥哥是一名工人,阿姐原先也在长丰纱厂工作。我阿姐越剧唱得很好,一心想要跟著名越剧演员毛佩卿(1919-1988)学。我爸人很传统,要阿姐去做工人,不让她去唱越剧。这样,阿姐就到长丰纱厂做养成工(童工)。我阿姐人比较聪明,年底到了,我阿姐就被推荐为工人代表,就福利问题,出面和资本家进行斗争。因为这样,黄色工会就派人将阿姐开除,把她的铺盖行李扔了出来,她当时就暂时住在开明街的青年宿舍里。

1946年9月至1947年9月,我在陈家祠堂的贸山小学读了一年书。那时候家庭困难,家里没钱,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于是,我和我妈讲,我去做工算了。我妈说,工作很辛苦,你去的话是不是吃得消。那时候做工一天要做12个小时,礼拜六那天则要做15个小时,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我说,我会吃苦的,放心好了。

我阿姐叫陈慧娟,我叫陈慧瑛,如果我仍旧用原来的名字去长丰纱厂工作,是不会被接受的。我妈帮我和阿姐改了名字,阿姐叫陈莉莉,只要有技术在,名字改了就可以去别的工厂做工。我的名字也改了,叫陈芳芳。如此,两姐妹名字就不连在一起了。

我是1948年1月份参加工作的,当时只有13岁。进长丰纱厂做工时,我吸取了阿姐的教训,少说话,一门心思学技术。我技术学得非常好,经过三个月技术学习后,老板的亲信领班那摩温要来考试,看看大家的技术学得怎么样。30多名养成工参加考试,我考了第一名,所以我的工资最高。这样,难关也就一步步渡过了。

1949年5月,宁波解放了。我们厂原来在和义路,工人约三百人。奸商老板朱淮官一看解放军来了,知道不妙,就逃走了。逃走以后,厂子就由军管代表接手,变成地方国营企业,改名甬江纱厂。6月,我们这些原来的工人,也通过考试重新被录用了,成了地方国营甬江纱厂的职工。

军管会代表李彬和我们同吃同住,人人平等。这让我们打消了顾虑,知道国民党政府宣传的共产党如何坏,原来是骗人的鬼话。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从资本家厂里的一个童工,变成了国有工厂的一个工人,变成了“主人翁”。从此,我们是在为“我们”而非资本家工作,积极性自然高涨。领导对我们工人很好,伙食变好了,周末还能休息。关键是,共产党的干部不打骂工人,反而很尊重关心我们。大家地位平等,领导和我们一起吃住;我们可以批评领导,他们也会虚心接受。大家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工作,没有自己的私人利益,大家很平等、很民主。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我们产业工人的地位自然上升。我明显感觉到社会上人们对工人的羡慕。  党组织利用业余时间为工人办夜校,我们听课,有了觉悟,有了理想,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时,我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我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党拯救了我们,我们要为新中国多纺纱,多做贡献。于是,我刻苦钻研纺纱技术,成为浙江省和宁波纺纱系统的技术能手。1952年,我代表宁波赴青岛参加全国纺织工人先进工作法展示交流会,会议总结出了“郝建秀工作法”。回到厂里,我积极推广“郝建秀工作法”。这套工作法,讲究规律性、计划性、灵活性。这样,工作效率一天天提高了。当时,宁波各家纱厂里用得最多的是21支纱的纱锭,一个工人平均能管600支纱锭。用上这个工作法,每个人最多能管1000支纱锭,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作时间从12个小时缩短到8个小时,两班制改为三班制,使产品的数量增长,质量提高。

要纺出质量好的棉纱,光靠一个人怎么行呢。我不仅自己钻研技术,还帮助同小组的女工,提升她们的挡车技术。通过签订姐妹合同、技术互助等形式,帮助技术差的同志学习粗细纱包卷接头法。于是,大家同步前进,所在的细纱车间被评为模范车间,我则被评为专业技术四级。每年每月,我们车间都全面均衡地完成了国家计划。

1952年6月,在周根娣的介绍下,我加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当时我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没有过多的家庭观念,直接吃住在厂里。礼拜天到了,我是班组长,就挨家挨户地慰问去。1953年,我被评为宁波市劳模。1954年8月,18岁的我当选为浙江省人大代表,由此我得以结识许多同志。当时规定,宁波市人大开会时,省人大代表要列席会议。因此,我得经常坐在主席台上。一个长得比较眉清目秀的18岁小姑娘坐在主席台上,格外引人注目。

当年12月,我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P2-4

序言

劳动模范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人民楷模。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四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在同年9月召开的劳模表彰会议上,把评选英模、定期召开全国性英模大会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波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开风气之先,引时代潮流,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

为深化党史研究课题,拓展党史征集和研究领域,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决定设立口述资料征集专项课题,对宁波的历届全国劳模开展口述历史资料征集。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实录,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历者追忆细节,原汁原味地积累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编写地方党的历史和地方志书打好基础,为市委中心工作提供历史智慧和借鉴。

本次口述征集课题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与高等院校合作。市委党史研究室抽调专业人员成立课题组,具体负责课题的征编工作。宁波大学历史系二十多名研究生与本科生参与了采访活动,历经一年多时间完成采访工作,整理之后形成80余万字的口述资料。

通过个人史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特色。劳模代表的人群十分广泛,涉及农、工、商等各个行业。通过不同人物的亲身经历及其网络交往过程,可以揭示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面貌,了解一个行业的工作生活状况。宁波籍全国劳模大都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丰富,业绩辉煌。通过一个人,可以写出一部局部史,一个村史,一个单位史,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每一个时期的劳模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模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后记

开展口述历史资料征集,是发掘、整理、重现重大事件背景和历史细节的有效手段,也是弥补文献档案不足,丰富历史资料内容,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全貌的必然要求。口述历史资料也是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广泛征集整理口述历史资料,切实做好存史、资政、育人工作,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宁波市全国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市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基于此,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始了“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资料征集”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资料征集工作基础上,编辑出版研究成果《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

全国劳模口述史的成果还包括录音、摄像等音像资料、照片。口述史料征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准确,真实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甬城全国劳模这一群体在历史进程中的成就和思想。

本书的编辑工作,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的领导下进行,由宣教处具体负责。在口述历史的采访、整理和研究过程中,要感谢市档案局、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被采访的甬城全国劳模的大力支持。

由于在甬全国劳模口述能力差异较大,口述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我们编辑的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姚晓东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20702
开本 16开
页数 7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212
CIP核字 2015068651
中图分类号 K820.855.3
丛书名
印张 51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9
170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