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
内容
亮点展示

5b519c63N90563f15.jpg

编辑推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所著,高高校注的《孟子(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内容推荐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一部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尤其是其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代表了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

孟子所著,高高校注的《孟子(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对原文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注解工作。包括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古地名的今址、人物生平及历史事件背景。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精彩书评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韩愈
  
  ★盂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
  ——朱熹

目录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精彩书摘

  梁惠王 上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④:‘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⑤。万乘之国,弑其君者⑥,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⑦,不夺不餍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⑨,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名,魏武侯之子,即位后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故又称梁惠王。②叟:对老人的尊称。③亦有:只有。④士庶人:士人和百姓。庶人,平民。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⑥万乘: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战国时以兵车多少来衡量国力大小。万乘则为大国。弑:臣下杀君称弑。⑦苟:如果。⑧餍(yàn):满足。⑨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的家庭有利?’一般的士人和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一来,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不能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放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之人抛却自己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之人不顾自己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呢?”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①,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②:‘经始灵台③,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④,不日成之。经始勿亟⑤,庶民子来⑥。王在灵囿⑦,麀鹿攸伏⑧。麀鹿濯濯⑨,白鸟鹤鹤⑩。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①沼:池塘。②《诗》云:下文所引出自《诗经·大雅·灵台》。

  ③ 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④攻:建造。⑤亟:急。⑥庶民子来:百姓像儿子为父母效劳一样来修建灵台。⑦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⑧麀鹿:母鹿;攸:助词,意思同“所”。⑨濯(zhuó)濯:肥胖而有光泽的样子。

  ⑩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灵沼:池名。於(wū):赞叹词;轫(rèn),满。《汤誓》:《尚书》中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

  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一、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生卒年月不详,今日较为通行的有两种说法,即前372年—前289年,或者前385年—前304年,约为孔子去世后百年左右。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孟孙氏之后,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极为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至今仍有“孟母三迁”之美谈流传于世。成人后的孟子曾师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从而确立其儒家信仰,并终身以学习并继承孔子为其夙愿。中年的孟子以大儒的身份周游列国近二十年,大力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最终无果,于是孟子晚年归隐乡里,潜心教育子弟,著书立说。由于孟子极大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后世文化影响巨大,被后人视作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因此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并与孔子合称“孔孟”。

  二、《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孟子》为孟子亲自编写。最早的孟子研究专著《孟子章句》的作者东汉赵岐即持此说。一种则认为《孟子》乃孟子死后,由孟子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论编定而成。唐代大学者韩愈即支持此说。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而成,而主要的作者应为孟子。此种说法最早由司马迁提出,也是为今人所普遍接受的说法。《孟子》共分七篇,赵岐将此七篇分为上、下两卷,即现今通行于世的七篇十四卷。

  三、孟子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民心向背,乃是国家治或乱的关键所在。在政治纲领上,孟子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指出国家只有以民为贵,做到“保民”“养民”“教民”才能最终达到“王道”的政治理想。“王道”,也就是推行仁政,以德服人。

  在哲学上,孟子系统地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一致的本性,在自然属性之外,人类还具有由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意识所组成的社会属性。孟子还认为,人类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并非后天形成。而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达到“尽心知性”,就都可以将自身具有的善性发展为完美的道德,因此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

  现代的“教育”一词,最早即出自《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于教育,孟子主张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天性,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注意因材施教。孟子还注重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为人师者要能够以身作则。

  在文艺上,孟子主张文艺应当服从于政治教化的需要。比如在说到音乐欣赏时,孟子提出应“与众乐乐”“与民同乐”;在谈及文学鉴赏时,主张“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谈到作家修养问题时,孟子则提出“知言养气”之说,指出作家不但要有辨别言辞是非善恶的能力,还要注重心性道德的修养。孟子的这些论述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同时,《孟子》一书,散文气势非凡,言辞富于雄辩,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充盈,并常用生动的比喻来论理叙事,这些特点都使得《孟子》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范本和楷模。

  四、《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极高。从南宋时起,朱熹即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并,统称“四书”,并作为科考的基本内容,沿袭至清朝。同时,《孟子》也被列入儒家最高经典“十三经”之中。由于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孟子》又最为侧重政治、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因此,即便从今日看来,《孟子》中的一些思想,比如“圣人论”“历史循环论”“ 劳心者治人”等观念有其消极之处,但《孟子》对于整个华夏文明乃至国民性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今日国人不可不读《孟子》。

  五、此次新出版的《孟子》为详注版,我们秉着打造“中华典籍无障碍读本”的原则,对原文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注解工作。包括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古地名的今址、人物生平及历史事件背景,我们都参照古今多个版本,竭尽所能为读者提供详细、权威的注释,在存有争议之处则列出不同的解释,供读者取舍。通过此版本,读者朋友不仅可以无障碍地精读此部经典著作,同时也可以对您学习和熟悉古文有所裨益。虽然我们力求精益求精,但限于学识和见解,书中译注仍难免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方家不吝赐教,我们自当感激不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孟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3738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5241007
中图分类号 B222.5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