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人物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物之美,或在智慧,或在品德,或在情怀。在乱世中,身份卑微不忘宣扬德行,虽困难挫折不断,却磨练了心智,升华了理想;虽利益诱惑,却不动于心,谨遵良知。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系列图书选取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四种现象,向读者介绍中国美在何处,中国人如何理解美丽、创造美丽,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愉悦快乐的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人物卷》,由李里所著,陈金鹏编辑。

内容推荐

李里所著的《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人物卷)》内容涉及中国自古至今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有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这样的归国科学家,也有佟麟阁、张自忠这样的抗战将领;从史学大家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到改革名相杨炎、王安石、耶律楚材,到妙手名医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各行业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历历在目,他们的高远志向和为理想而付出的心血流露于字里行间;近看民国教育家、民国实业家,他们的理想抱负和血汗人生娓娓道来,以故事性呈现给广大青少年读者,给他们以立志的思考、人生的坐标和理想的向导。

目录

1 乱世仁心:儒学宗师

2 烽火长城:边关将领

3 丹心汗青:史学大家

4 千里求法:西行高僧

5 革旧维新:改革名相

6 悬壶济世:妙手名医

7 走向世界:晚清留洋者

8 碧血黄沙:清末革命者

9 教育兴邦:民国教育家

10 商海奇才:民族实业家

11 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革命青年

12 抗战忠魂:抗战将领

13 海外赤子:归国科学家

试读章节

1.孔子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此时正是东周中的春秋晚期,此地则是周武王给他侄子的封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南部。但孔子的先祖不是鲁国本地人,而是来自于鲁国西部的宋国人。宋国是商朝后裔的国度。其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纣王的兄长,屡次劝谏荒淫无度的纣王无果。在武王伐纣时他没有帮助他的弟弟纣王,而是自缚请降。后来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欣赏他的贤能,就把河南商丘一带封给他,让他带领商的遗民延续香火。他也很能干,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商民本是多才多艺的民族,有一双巧手,能制作精美的礼器。孔子的先祖或许将这种才能遗传给了他,使他异常聪慧。

后来宋国慢慢衰落,发生了内乱。孔子的先祖作为一支衰落的宋国贵族就跑到了邻近的鲁国。到了孔子的父亲孔叔梁这一代,家业有了起色。因为孔叔梁十分勇猛,在鲁国立了功,被封到郰邑做个邑宰。孔叔粱算是小小振兴了家业,但只有一个有腿病的儿子,无法继承家业。这时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很着急,就向鲁国的颜家求亲,娶了颜家的小女儿。这个小夫人知道自己相公求子心切,就跑到尼丘山祈祷求子。不久,孔叔梁果然与这个小夫人诞下一子,因为是在山丘求子而生,所以名“丘”,字仲尼,这便是孔子。孔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不幸,孔子3岁父亲就死了,自己与母亲被孔叔梁的正室逐出家门,不得不搬到曲阜阙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为生活所迫,小小的孔子也要做些粗活维持生计,帮人放过羊,替人赶过车。这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子弟绝不曾有的际遇,却也使得他养成了坚韧好学的品质。鲁国不大,但保持周天子礼仪文化较为完整,所以民风淳厚,礼仪昌盛。小小的孔子很早就对礼仪兴趣浓厚,开始模仿大人的祭祀活动,有模有样地一遍遍演练。当时的国家,最看重的两件事就是祭祀与征战。前者维系国人文明秩序,后者保卫国家不受侵犯。小小的孔子,年纪虽小,已经心存礼仪文明,表现出一种学识上的早熟。

孔子逐渐长大,继承了父亲魁梧的身材,被大家称为“长人”(大高个)。他的头部四周饱满,中部微陷,像山丘一样,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他得名的原因。这时的孔子越发好学,把贵族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一掌握仍不知足。他没有固定的老师,索性把所有人都作为自己的老师。他说,走在一起的三个人中,就肯定有在某方面比自己有本事的人。向他学习他的长处,以他的短处为戒,自然收获很多,所以人不能骄傲自满,要不断向别人学习。每次去太庙,孔子都要一一询问别人礼仪如何进行,礼器如何摆放。他还经常谦虚地向地位不如他的人请教,这在当时贵族中绝无仅有。19岁时,他开始在鲁国贵族季孙氏手下管理仓储,是个小官。但他很认真,凡事井井有条。这时他开始设坛讲学,渐渐有了一些弟子。当时只有贵族才能接受礼仪文化教育,但孔子打破了这种桎梏,本着有教无类的宗旨,招收的弟子包括了下层民众,以使更多人能接受教化,将礼仪文化传承保留。如他的弟子冉雍就出身贫寒,为人放牧,经孔子教育指点,后来成为鲁国的官员。这使得他的贤名日隆,连各国国君都听说了他。

这时的天下,是周朝衰微,天下诸侯列国互相征伐的时期。原先周天子礼仪天下的文明,让位于尔虞我诈的强权征伐。当时出现了大量的父子相残,大臣弑君的乱象。后人用“礼崩乐坏’’来形容这个时代秩序的混乱,连用来陶冶教化人心的礼仪与艺术都废弃了。孔子目睹这一切,既为文明秩序沦丧而沉痛,同时深深感到了自己有继承维系文明的使命感。他认为,如果国家能重新采用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用仁义教化世人行为,用礼仪规范世人欲望,必然能在乱世中创造一个上下秩序井然、国君仁德、士人贤能、百姓和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界。这种理想可能夸大了夏商周的制度美好,但反映了身处乱世的人们对太平的憧憬。P1-3

序言

什么是美?什么是中国的关?《史记》中说:“见舞《大武》,日:‘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指的是以景观形态为美。《管子,五行》中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指的是自然与人类关系和谐时为美。《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指的是应以帮助他人,以善良品质为美。有形之美,无形之美,自然之关,人性之美,由此观之,关的定义不一而足,也说明中华民族从来不是缺乏审美的民族,虽历尽沧桑,却不改温婉之容颜,坚毅之性格,纯真之本质。

我们选取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四种现象,向读者介绍中国美在何处,中国人如何理解美丽、创造美丽,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愉悦快乐的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

人物之美,或在智慧,或在品德,或在情怀。在乱世中,身份卑微不忘宣扬德行,虽困难挫折不断,却磨练了心智,升华了理想;虽利益诱惑,却不动于心,谨遵良知。文物之美,或在珍稀,或在技艺,或在传世。寥寥数笔勾画出远古遗风,飞舞字迹透出明朗神韵,方寸之间独具匠心,起承转合之间实现天人合一的忘我。建筑之美,或在雄伟,或在险峻,或在渊源。在世界屋脊之巅镶嵌明珠,在千年古都之心布局圣殿,在荒漠草原之间陈砖列瓦,以有限的技术克服无法想象的难关,以恢宏的手笔让世人铭刻于心。文学之关,或在传神,或在精炼,或在韵律。无论是朗朗上口的启蒙读物,还是深蕴哲理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气势恢宏的长篇大作,还是字字考究的七言绝句,都闪烁着人民的才智,折射出生活的多彩。

即使由外人看来,中国亦不乏美的创造。伏尔泰说:“当婆罗门开始统治部分印度时,当波斯人开始制定法律时,当南部的阿拉伯人和北部的西徐亚人还居住在帐篷里时,中华帝国已经以它光辉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了。”我们曾满足于外人的称赞与艳羡,却忽视了潜伏的危机。在外来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们的国土后,有志之士猛然觉醒,李宗仁、张自忠等爱国将领奋力反击,他们身上闪现着英雄之关,让我们看到了刚毅血性并未从民族中消失。

中国的美丽并不是对历史传统的一味推崇和不加选择的全盘继承。近代民主革命斗士秋瑾东渡日本学成归国,向封建礼教发起冲击,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参与革命组织,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让我们看到了迥异于封建社会的美。中国曾经在传统与现代间反复徘徊,曾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历史不能忘却,更不能成为前进的负担,21世纪的领导者为了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汇聚举国之力,寄托全民族之希望,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

不可否认的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在对外开放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平衡,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在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平衡,但我们不会止步。我们乐于接受其他民族的经验教训,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相信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会再度出现,也相信新时代会赋予新的美丽内涵。

中国之美,来自各个兄弟民族的历史创造和想象,不同语言和传统相互交融,反复凝练,终成磅礴大气的巨幅画卷。它历史悠远,经历数代国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付出了汗水和鲜血,在头脑中构思,在手掌中雕琢,在现实中实验。它细节丰富,浓淡相宜,既有袅袅炊烟,又有名川大河,落笔之处散发着人文关怀气息,远观叹其宏伟,近观惊其微妙。它没有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凋落,没有在和其他文明的较量中甘拜下风,反而历久弥新,兼容并包,以自信的面貌展现于世界舞台。它前景广阔,向未来无限延展,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当代中华儿女依然在不断地谱写关丽传奇,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后代同在致力于创造奇迹,令人期待。

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我们不但要学会珍惜、欣赏美丽的家园。更要善于开动头脑,培养动手能力,为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用我们的双手浇灌家园的花朵,使其芬芳满园。我以祖国为荣,祖国以我为傲,祖国富强美丽,才有个人的美好前景。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美丽中国》,经历了作者与编者的精挑细选,于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择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深感遗憾于万千民族瑰宝无法一一展现,只得忍痛割爱,就此止笔。我们愿意与各位读者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景,让“中国梦”长青,让秀美中国永驻炎黄子孙的家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人物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里
译者
编者 陈金鹏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27253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4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7
CIP核字 2014044179
中图分类号 K82-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