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精)/章学研究论丛
内容
试读章节

《春秋左传读》是祖父早年第一部著作,他对《左传》的作者,成书的年代,传授的系统,以及《左传》与《公羊传》《毂梁传》之间关系,作了详细考证,从而驳斥了康有为这些今文经学派说的《左传》是汉代刘歆伪造的逻辑。在这基础上,他以后又写出了《春秋左传读叙录》《驳箴膏肓评》《砭左氏春秋考证》。三十年后,祖父又撰写了《春秋左氏疑义答问》,对《春秋》这部经典,毕三十年之功力,终于使之可读可解。这是他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到了祖父晚年,他又集中精力研究了《论语》与《古文尚书》,先后完成了《广论语骈枝》与《太史公古文尚书说》《古文尚书拾遗》《古文尚书拾遗定本》。

《论语》是经学中很重要的一部文献,但《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别,祖父发现“鲁论文或难晓,盖多因古文真本;齐师则有所改定者”,其后马融宗古文,郑玄也宗马融的古文,而以往注疏忽略于此,于是他遂考释补充了四十多则。

《尚书》是商周时期文献集编,这部文献“最残缺难理”。但自从洛阳发现了《三体石经》残碑,“发见古文真迹,以校枚氏《尧典》多相应”,让他大为兴奋,加上他弟子吴承仕得到了敦煌所得《尧典释文》,从而写了《新出三体石经考》。然而用以重新考释《尚书》,在揭露伪古文《尚书》同时,仔细恢复《古文尚书》的本来面貌。由于他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利用了洛阳新发现《三体石经》新证据,结合对古代文献的精密研究,他对《古文尚书》文字校勘、经义考释,都有了更多发现。在他去世前最后岁月,每天整理《古文尚书拾遗》,共增补一百七十多条,成《古文尚书拾遗定本》,是他一生的最后一本著作。他说:以《尔雅》释《尚书》,“十可得其七八”,“王引之《经义述闻》解《尚书》近百条”,“孙诒让作《尚书骈枝》亦有六七十条”,但他自觉经他努力,“加上他的《古文尚书拾遗》近百条”,三家合,《尚书》终于可读通百分之八九十了,胜于清代诸儒,对此他很自负,非常得意,这是他对经学的又一重大贡献。所以他被誉为“国学大师”或“经学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祖父晚年又一次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系统传授国学,在他岁月的最后半年,他重点讲的是《古文尚书》,先后讲了《尚书略说》《书序》,然后逐字逐句讲了《尚书》二十九篇,先后用了四个月光景。弟子都逐字逐句作了纪录,课后又相互校对笔记,情景如同早年在日本讲《说文解字》,弟子钱玄同与鲁迅等核对笔记的一幕再现。

据姚奠中先生说,他据听课笔记与祖父《太史公古文尚书说》及《古文尚书拾遗定本》,再参阅了江声的《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整理出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古文尚书讲疏》。但是这部手稿在抗战流离途中失去了,非常可惜。

好在其他弟子笔记尚存,王仲荦先生将他笔记交给了我,厚厚的三大册笔记,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像一部艺术品,一字不苟,足见这些弟子的基本功是如此扎实。我又将这些笔记收录到我整理出版的《章太炎演讲集》中。以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章太炎全集》,我将《章太炎演讲集》作了充实,编人了《全集》。祖父在讲《尚书》时,是依据他点校批注的十册《古文尚书》而讲的,这部批注本当然是一部重要的文献了,我曾想把它整理出来,但自感水平实在不够,而作罢了。

P16-17

目录

自序

大陆版自序

我的祖父

第一部分 学问家的章太炎

 一、医学与章太炎

 二、小学与章太炎

 三、经学与章太炎

 四、佛学与章太炎

 五、哲学、文学、史学与书法

第二部分 革命家的章太炎

 一、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二、民国初建到护法运动

 三、从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

 四、抗日战争到太炎去世

我的祖母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章氏家族谱系

章太炎遗嘱

章太炎营葬始末

章太炎和张大壮

章太炎纪念馆、故居及全集

章太炎与孙中山

章太炎与鲁迅(上)

章太炎与鲁迅(下)

序言

拙著《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已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于今年2月出版,我收到新书,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本书承载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我们这个家庭,太多太多的苦难。“文革”中,先祖父与我们这些后代经历了太多磨难。首先,祖父被划分为“地主阶级反满派…‘中国资产阶级创始人与代言人”……。于是人们不断问我:“你家有多少土地?”“你家有多少资产?”……。我苦笑无言,只能把尾巴夹得更紧点。

但“文革”之后,国家第一件事就是拨乱反正,首先是思想上的,包括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当时中宣部发了一个文,并编成了一本书,叫《中华英杰》,将中国历史上真正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定为“中华八十三英杰”,其中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定为三人,他们是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第一次将祖父作为正面人物给予了评价。随后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中,第一次将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作为“辛亥三杰”加以共同纪念,并出了这样一套邮票。如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一大”会址,也陈列了祖父亲笔撰写的对秋瑾、徐锡麟、陈伯平等先烈的祭文,也将他们都看成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再不将他们排斥在革命队伍之外了。这是一个多么可喜的变化!

今天我写这本书,而且尽量写得通俗些,就是要还原这段历史,还原这些历史人物,不要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歪曲丑化了我们的历史。如果历史都是不公正的,现实生活怎么会有公平与正义呢?同时,我们只有牢牢记住我们经历的苦难与屈辱,我们才不会重蹈覆辙,不会让各种“卫道士”再有作恶的空间!当然,我也不是“救世主”,拙著也一定存在许多的不足,我真诚希望读者予以补正,期望各位先进写出你们所知的章太炎,复活这段历史,复活这位先驱。

听说拙著在台湾一经问世,就被售罄,我深感喜悦,但我更希望拙著能在祖国大陆发行,让更多读者能读到它。此愿首先得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王兴康社长支持,他第一时间向联经出版公司买下了简体字大陆版权,并决定在六月十四日——我祖父逝世八十周年之际发行。在王兴康社长任内,他完成了《章太炎全集》出版,他说:“章太炎研究是座大山,我们上海人民出版社不仅要成为他的出版中心,更要成为他的研究中心。”他认为拙著对研究章太炎是有用的,故有大陆版的问世。我心存感激也。

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太炎全集》责任编辑张钰翰博士来电,问我是不是也应该给大陆版写个序?我认为,完全应该。于是,为之序。

内容推荐

《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精)/章学研究论丛》由章太炎嫡孙章念驰撰写,叙述了祖父章太炎的生平、学术、与重要历史名人之关系以及家人的事迹。既秉持史家客观实录的原则,力求还原历史;也充满作为后人赓续先人未完之业的责任感,感情真挚,为人们描述了一个章氏后人眼中真实、立体的章太炎。

作为革命家,章太炎绝不仅仅是一个反清斗士,而是近代中国追求民主、共和、法制的先行者!

作为学问家,章太炎并不仪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而是致力于中华文化继承、开拓与创新的先驱!

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章太炎胸怀家国民族,人品高洁,道德高尚,至今是人们的楷模!

编辑推荐

今年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有革命思想的学问家”“国学大师”章太炎逝世八十周年,《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精)/章学研究论丛》为其嫡孙章念驰先生最新作品,全面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祖父章太炎的生平与学术,以及对于他的祖母、父亲、母亲的回忆。作者在本书中叙述与章太炎相关的事迹和亲族,以及与他有重大关系的历史人物。既有作为后人的真挚感情融入其中,披露了大量独家讯息;又秉持着史家的冷静,力求公正地对作为历史人物的章太炎予以客观评价。作为章太炎的后人,他的独特视角,可以唤起人们对章太炎的记忆,也唤醒人们对这一段苦难历史的记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章太炎的最新视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精)/章学研究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念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37905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6101605
中图分类号 B259.25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0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授权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