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色温柔/菲茨杰拉德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F·S·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作家。

2010年推出的菲茨杰拉德文集精装本因编校质量优秀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图书奖一等奖,并获上海市图书基金。

2016年恰逢作者诞辰120周年,译文版比坊间的菲氏作品更全更细致。

《夜色温柔》是作者呕心沥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现代文库评选的二十世纪zui伟大的百部英语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此书为F·S·菲茨杰拉德文集第四卷。《夜色温柔》是作者最呕心沥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现代文库评选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百部英语作品之一。女电影演员露丝玛利在戛纳海滩上遇见了主人公狄克·戴弗,一位精神病医生。他妻子妮珂是他过去的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温文尔雅,待人彬彬有礼,露丝玛利很快就迷上了他。尽管她一再对他表明心迹,狄克却始终不为所动。回巴黎后,他对妻子妮珂的忠诚看似没有动摇,事实上却情不自禁地被露丝玛利吸引。为摆脱对露丝玛利的幻想,狄克开始撰写专著,对复发癔症、精神状态仍不稳定的妮珂尽可能温柔体贴。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期间,他遇到昔日好友佛朗兹,并用妻子可观财产中的一部分与他合伙办了一家诊所。此时,妮珂收到一封指责狄克与病人通奸的信,病情加剧,在郊游中故意撞毁汽车。狄克沮丧万分,独自外出度假散心,途中与罗丝玛利偶遇,却只是意识到他们短暂的爱情已无可挽回。最终他借酒浇愁,妻子也离他而去。他曾是这个浪漫时代的缩影,最终却沦为一个顾影自怜的失败者。小说见证了菲茨杰拉德虚度了大半生的“爵士乐时代”的幻灭,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作者本人所谓的"对人生透彻、惨痛的了解"。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在马赛到意大利的边界中途,风景怡人的法国里维耶拉海岸上,耸立着一座玫瑰色的神气的大旅馆。泛红的正面有必恭必敬的棕榈树遮阴送凉,旅馆之前有短短一片耀眼的沙滩,近来这地方成了名流和时髦人物的避暑胜地;十年前,每到四月英国客人北归之后,便差不多没有人了。如今附近是一座座的平房,然而这故事开始时,在这高斯外侨旅馆和五英里外的康城之间一片松林之中,只有十来所老别墅的圆顶像睡莲般凋败。

这旅馆和前面那片浅棕色跪毯般大的沙滩是同属于一块产业。清早,康城远处那粉红和乳白色的旧城堡,义大利边界上那紫色的阿尔卑斯山,都映现水面上,在清澈浅水中海草发出的涟漪中荡漾。八点以前,一个身穿蓝浴袍的男子走下沙滩来,先在身上泼了一阵子阴凉的海水,嘴里咕咕哝哝,鼻子哼哼哈哈地呼吸,在水里踉踉跄跄地蹚了一分钟。他走了之后,沙滩和小湾又安静了一小时。水天相连处,商船缓缓西行;旅馆院子里,开车门拎行李的侍应生在大声喊:松针上的露珠干了,再过一小时,在毛尔山脉低峦蜿蜒的公路上便传来汽车喇叭声。这座山脉隔开了真正的普鲁旺斯和滨海部分。

离海一英里,松林掩蔽了多灰尘的白杨处,有个孤零零的小火车站。一九二五年六月一个早晨,一辆后座敞篷的汽车把一位妇人和她女儿从车站接送到高斯旅馆来。那母亲的一张脸庞风韵犹存,可是不久就会出现老人特有的斑块,她的神情既恬静又灵活,令人觉得愉快。不过人们的眼睛跟着很快便转到她女儿身上,那女孩子连她红润的掌心都有魔力,脸蛋红彤彤的可爱得很,就像小孩晚上洗完冷水澡之后脸上泛出的红晕,她那秀美的额向上缓斜到发际,浅色金发分成刘海、波纹和卷儿,像盾形纹一般掠绕在它两旁。她的眼睛又大又亮,水汪汪的神采逼人。她的脸色是真的,是年轻强壮的心脏跳动时泛出来的颜色。她的身体仍然娇滴滴地徘徊在幼年时代的边缘上——她差不多十八岁了,虽然近乎长成,可是稚气未除。

海天在她们脚下有如一条细细的热线,那母亲说:

“我有预感,咱们不会喜欢这个地方的。”

“横竖我是想回家。”女儿回答。

母女俩讲得兴高采烈,可是显然没有一个话题,而且就是有话题的话,也会觉得厌腻,因为不喜欢那个地方。她们要的是高度的刺激,倒不是为了神经疲惫,需要振奋,而是像因为得奖而值得旅行的学童那样贪婪。

“咱们逗留三天就回家。我马上去打电报订船票。”

在旅馆里,那女孩用法语定妥房间,讲得很流利可是音调没有抑扬顿挫,就像背诵出来的。他们在楼下安顿下来之后,女孩朝阳光耀眼的落地长窗走去,再走了几步便到了长与整个旅馆齐的石砌阳台上。她走起路来,姿势像芭蕾舞员,不是哈着腰走而且是背挺得直直的走。阳台上,炎热的阳光吞没她的影子,她连忙却步倒退——光线实在太亮,不能眺望。五十码外,地中海时时刻刻都向无情的烈日献出她的色彩;阳台下,一辆褪色的别克汽车在旅馆车道上挨烤。

老实说,整个地区只是沙滩上热闹。三个英国奶妈坐着,把呆板的维多利亚时代花样,一八四○年代、六○年代和八○年代的花样织进毛衣里和袜子里,一面在讲这家长那家短,讲的腔调像念经念咒那样刻板;较近海处,有十来个人在条纹阳伞下做家务,他们那十来个孩子在浅水里追逐毫不怕人的鱼,或则在阳光下裸体躺着,身上抹的椰子油闪烁发光。

露丝玛利走到沙滩上,一个十二岁男孩从她身旁跑过去,兴高采烈地狂喊着,奔投下海。她感觉到一张陌生的脸对她端详,便脱掉浴袍,也跟着下海。她先脸朝下浮了几码,发现水涨便挣扎站立,向前蹚,一双细腿在水里仿佛缚住铅似的吃力。到了水深及胸处,她回头向岸上一瞥:一个身穿短裤,戴单片眼镜的光头男子,挺出他那毛茸茸的胸膛,缩进恬不知耻的肚脐,正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她。露丝玛利回瞪着他,他便除掉单片眼镜,让它藏入滑稽的胸毛里去,从手执的瓶子里为自己斟了一杯东西。

露丝玛利把脸贴在水面上,用方向变化的四步小动作自由式游向浮台。水涌上来,把她温柔地朝下拉,离开酷热,渗入她的头发和身体的每个角落。她在水里一再翻身,拥抱它,在它当中打滚,到达浮台时,她已经气吁吁的,一个皮肤晒黑、牙齿极白的妇人俯视着她,露丝玛利突然感觉自己身上肉太白,没晒过太阳,便转身向岸那边飘浮过去。她从水里钻出来时,那手执瓶子、有胸毛的男子对她说:

“我说,浮台再过去那边有鲨鱼。”他看不出是哪国人,不过讲的英语是牛津腔,慢吞吞地拉长音调,“昨天它们吃掉从胡昂湾英国舰队来的两个水手。”

“我的天!”露丝玛利惊呼道。

“它们是让舰队抛下海的垃圾引来的。”

他翻了个白眼,表示只是为了警告她才开口的,装腔作势地走了两步,又替自己斟了一杯饮料。

讲话的时候,颇有些人对她注意,露丝玛利并没感觉发窘不愉快,不过还是找个地方坐坐。显然每家人把阳伞前那块沙滩据为己有;而且彼此不断来来往往,互相对谈,有一种自成为一个小天下的气氛,如果贸然闯入便显得狂妄。再过去,沙滩上尽是石子和干枯海草,那里坐的一群人皮肤跟她的一样白,他们躺在小阳伞底下而不是沙滩大阳伞底下,而且显然不大像土生土长的。露丝玛利在皮肤晒黑和皮肤皙白两群人之间找到地方,把她的浴袍摊在沙上。

她躺着,先听见他们的声音,接着感觉他们的脚步兜绕过她的身子,他们的身形在阳光和她之间掠过。一只好奇的狗把呼气喷在她脖子上,热呼呼的,令她不安;她觉得自己的皮肤在酷热中晒得有点火辣辣的,同时听到浪退时,声嘶力竭地发出“哇哇”的低叹。不久她的耳朵便分辨出每个人的声音,也知道有个大家诮为“那个北方佬”的人前一天晚上从康城一家饭馆绑走了一个伙计,预备把他锯为两半。讲出这段事的是个身穿盛装晚服的白发妇人,显然从前一天晚上一直玩到现在,因为她仍戴着冠状头饰,肩上则有一朵凋谢的兰花。露丝玛利对她和她的伴侣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便转动身子,背对着她们。

在她身子一边相距最近的是个年轻女人,躺在几把伞下,正在根据一本摊在沙上的书上开列一张单子。她的游泳衣从肩膀上滑脱,她的背晒成浅红和橘褐色,被一串在日光下闪亮亮的奶白色真珠,衬托得十分显眼。她的脸长得冷酷、漂亮、可怜。她的眼睛和露丝玛利的碰到一起,可是没瞧见露丝玛利。在她后面是个戴骑师帽,身穿红条纹紧身衣,很有丈夫气概的男子;他后面是露丝玛利曾经瞧见在浮台上的那个女人,这女人回望着露丝玛利,瞧见了她;她后面是一个脸长长,有着一头雄狮似的金发的男子,身穿蓝色紧身衣,没戴帽子,极认真地在讲话,对方是个一望即知有拉丁民族血统、身穿黑色紧身衣的年轻男子。两人都一面讲一面拨起沙里的小海草。她想他们很可能是美国人,可是不知怎的,有点不像她最近认识的那些美国人。P3-7

序言

《夜色温柔》的开场是1925年夏天的里维埃拉。年轻女演员露丝玛丽·霍伊特在那里遇到了一对极有魅力的美国夫妇,迪克和妮珂·戴弗。戴弗家的交际圈内有一位酒鬼作曲家,艾贝·诺思,还有汤米·巴尔班,美籍的法国雇佣兵,此人爱上了妮珂。露丝玛丽则为迪克所倾倒。一段倒叙道出了原委,迪克和妮珂·沃伦结婚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精神科医生。妮珂是一位富裕的精神病人,曾被自己的父亲强暴。作为她的丈夫和医生,迪克越发感觉难以坚持自己的专业观点,疏忽了研究工作,妻子的财富也同时助长了他奢侈的生活作风。用沃伦家的钱,他成了瑞士一家诊所的合伙人,但最后被迫离开,原因是他对工作已经不再专心投入——酗酒就是体现。在一趟罗马之行中,他与露丝玛丽圆满了两人的关系,后因酒后争斗而被警察殴打。1929年,戴弗一家重返里维埃拉,迪克酗酒更凶了,而妮珂也离他而去,投奔了汤米·巴尔班。迪克试图在美国重操旧业,但最终成了一个碌碌无闻的小镇医生,湮没在人海中。

在记叙迪克·戴弗走向没落的过程中,菲茨杰拉德也在试图解释自己从1925年开始的意志消沉。他认识到,造成两个人这种情况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对性格的一种浪漫观念。迪克“他常常想他要做个好人,和善、勇敢、睿智,可是这一切很难。要是可行的话,他也要为人所爱。”①(第二部第4章最后一段)迪克的敏感神经在他遇见妮珂之前就已经有了——就如同在遇见泽尔达之前,菲茨杰拉德的性格就已经形成了。做出和尼科尔结婚这一决定,并不是因为沃伦家的钱,然而她的钱最终却消磨了他对工作的专注。他娶她是出于他需要有人对他有所求,需要有人派他用处。但迪克的慷慨并非毫无私心,因为他需要那种由他激发的“情感的狂欢”。(第一部第6章中间)他对露丝玛丽的迷恋清晰地指明,在小说开场时,他恶化的进程已经相当深入了。他引人爱慕,其代价便是不断耗费他的精力,而勤奋的男人本该把这能量留给工作。妮珂的力量不断上升,而他却是在走下坡路,当上升下降两条曲线交汇时,迪克做出了职业决定,让他的病人兼妻子“出院”。妮珂已经准备好了分手,但迪克迫使她宣告她的独立:“病案真正结束。戴弗医生终于自由了。”②(第三部第9章最后一句)迪克·戴弗的恶化看得让人心里很不好受,因为他是被他性格中那些原本或许可以使他成为伟人的元素给毁了。他的雄心壮志逐渐萎缩成了“致命的愉悦感”。

这部小说从1934年1月开始连载在四期《斯科里布纳杂志》上,1月杂志封面便是菲茨杰拉德的肖像。爱德华·申顿(Edward Shenton)为杂志所作的钢笔画插图尤为成功,于是在出版成册的书中保留了下来。连载共有12个篇幅较长的章节,这也正是菲茨杰拉德1932年的计划。(书分成了三卷,共61章。)在杂志第一期中,刊载的是正式出版后的小说第一卷前18章一直到艾贝·诺思离开巴黎。2月的杂志刊出了第一卷的其余部分,还刊出了第二卷倒叙部分的前9章一直到迪克决定和妮珂结婚。3月刊中,倒叙部分连载完毕,第二卷以迪克在罗马挨打结束。4月刊则是完整的第三卷。

关于写作素材的争吵令菲茨杰拉德一家十分不快,所以泽尔达直到《夜色温柔》连载时才开始读这部小说。就小说开始连载,她向菲茨杰拉德表示祝贺,并于4月从克雷格疗养院给他写了一封信:

这本书相当宏大。诗意的散文语言具有力量,使得振奋的情感一直延续,而角色面对着比他们所诠释的人生更为强大的力量,只得屈从,这都非常感人。目睹一个人原本对其个人意志深信不疑,而最终屈服于无常世事的安排,让人潸然泪下。这就是一本好书的目的所在,而你写的正是这样一本好书——那些面对自己显得无助的人们,那优美的散文语言,显而易见,对于这两种表达的信念是坚定的。这是一部诚恳、质量上乘的书,是一份首创的文学贡献,将在今后数年内成为作家们的关切。

在克雷格疗养院,泽尔达并没有好转。1934年5月19日,她因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被送往“谢博德与伊诺克“普拉提”医院(Sheppard and Enoch Pratt Hospital)入院治疗。此时,菲茨杰拉德已经接受了泽尔达将不可能痊愈、他们将再也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现实。在他的《笔记本》(Notebooks)中,他这样写道:“我再抱希望的力量,留在了那些通往泽尔达的疗养院的小路上。”

(曹小川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色温柔/菲茨杰拉德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F·S·菲茨杰拉德
译者 汤新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1554
开本 32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5302429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