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朗谈艺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讲,艺如其人,画如其人,实为至理名言。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无奉献之心,岂有奉献之艺,心正则笔正。不修公正之心,专搞歪门邪道,何来冲穆之神,无寂寞研习之志,专思急功近利之举,何来雅正之气?吾平生择友而交,择徒而授,择善而从,择义而为,不近蝇营狗苟之辈,不存蝇营狗苟之想。宋代米元章提出:“心匠自得为高。”此语甚为在理。花鸟画看似画影绘形,实则画自己的情趣意致。有情趣意致,才能动人魂魄。“心匠自得。”的实质是深思慎取。只有敢于并善于深思,才能借形达意,借物抒怀。

请看 萧朗的《萧朗谈艺录》。

内容推荐

萧朗的《萧朗谈艺录》分自述、画论、传承、教学、技法、师友等九个组成部分,从多角度阐明了萧先生艺术历程、绘画主张、技法经验等方方面面,融绘画理论、技法理论与花鸟画技法于一体,达到了以理明法、以法证理、理通法明、法理并重的智慧境界。

目录

壹 自述

 (一)中国美术馆画展自序

 (二)广西博物馆画展自序

 (三)新春画展后记

 (四)在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五)《花乌画教程》自序

 (六)洋洋翰墨悠悠我思

 (七)余论

贰 画论

 (一)修养

 (二)韵味

 (三)章法

 (四)笔墨

 (五)感悟

 (六)造型

 (七)赋色

叁 传承

肆 教学

伍 技法

 (一)花卉画法

 (二)禽鸟画法

 (三)草虫画法

陆 师友

 (一)忆恩师

 (二)忆朋友

柒 评议萧朗文章选录

捌 萧朗艺术年表

玖 萧朗作品选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修养

古人讲,艺如其人,画如其人,实为至理名言。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无奉献之心,岂有奉献之艺?心正则笔正。不修公正之心,专搞歪门邪道,何来冲穆之神?无寂寞研习之志,专思急功近利之举,何来雅正之气?吾平生择友而交,择徒而授,择善而从,择义而为,不近蝇营狗苟之辈,不存蝇营狗苟之想。知吾者,二三子。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受到新中国的教育,自觉培养“为人民服务”思想。作为画花鸟画的人,怎么为人民服务呢?就是多画人民大众喜欢的画,多画子孙后代喜欢的画。我朝思暮想的事情,是如何真正画出几张好画来。偶尔创作出一张好画来,我比得到什么贵重的东西都高兴。这几张令我满意的画,也得到观众的好评,我视为自己亲生儿女一样,都要献给国家。给这些画找个好婆家,让她们为人民服务。

一谈艺术,谈创作,谈花乌画,我还是要讲人品问题。干什么都得讲先成人后成艺,为人处事中人品是最重要的。不是说画家修炼人品最重要,三百六十行修炼人品都重要。人是个体性的社会动物,是万物之灵,一生下来就受真假善恶的影响,很不容易修成正果。一些人走着走着就走歪了邪了,走到泥坑污沟里,后悔都来不及了。咱们这些画画的,把画画好了是正事,没有好的人品支撑,怎么能画到正路上呢?没有优美情感支撑,怎么能画出花鸟优美的底蕴呢?我这人年轻时是个急性子,有时忍不住气儿,处理事情直来直去,说不好就会使人误解。迷上花乌画,稳住了性情,遇事思前想后,在做人方面有所进步。现在社会上喜欢我的画的人很多,我想这和我创作质量有关,更和我个人为人处世有关,这是修炼的收获。现在社会改革开放,艺术多元化,人的表现也多种多样,什么样的画家都有。我想画家应该是好人品、好画家,这一点很关键,有出息的画家应坚守不移。

有人认为人品与画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现实中,一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也能画出好画来。我则认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先做好人。应该先做人,再做事,在做好事中做好人,这是最起码的基础。对于教师,尤应如此。但愿好人平安,好人多多。更愿有成就的书画家都是好人,都是为国为民的正派人物。(对王振德语)

古人云:君子立,务修其本。什么是本?本就是做人,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样才有可能画出来。技法是一种技术,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掌握。技艺是枝节,但不是本。本是根,是人品加学识。只有根深,枝条才会有强劲的生命力,本的修炼需要毕生的用功。(对马明语)

宋代米元章提出:“心匠自得为高。”此语甚为在理。花鸟画看似画影绘形,实则画自己的情趣意致。有情趣意致,才能动人魂魄。“心匠自得”的实质是深思慎取。只有敢于并善于深思,才能借形达意,借物抒怀。

P23-25

序言

让生命与艺术同行

——读《萧朗谈艺录》体会

王振德

《列子》讲“愚公移山”故事,开篇即是“北山愚公者,年近九十”。而今,我们恩师萧朗先生年逾九十,仍在画坛勤奋耕耘,堪称艺苑愚公了。萧先生年轻时许身中国画事业,立志搞好作画、教学两件事。经过七十年努力,在教学方面,已经桃李满园,许多学生都已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作画方面,萧先生平生创作大致万幅左右,收入画集正式出版的精品力作达四百余幅。其中,一些代表作正被国家博物馆陆续收藏,以国家级艺术珍品流传于世。国内外美术界顶级专家们,对萧氏花乌画艺术均给予极高评价,但将萧先生论艺文章及课徒讲话集于一体,此书尚属首次尝试。笔者作为萧氏弟子,在编书与读书过程中,有如下感受:

一、《萧朗谈艺录》是通解花乌画的好书。

《谈艺录》分自述、画论、传承、教学、技法、师友等九个组成部分,从多角度阐明了萧先生艺术历程、绘画主张、技法经验等方方面面.融绘画理论、技法理论与花鸟画技法于一体,达到了以理明法、以法证理、理通法明、法理并重的智慧境界。

“自述”篇系夫子自道;使读者翔实了解萧先生七十年绘画生涯的艰辛坎坷及其对艺术的使命感、责任感的深深感悟。

“画论”篇包括修养、韵味、章法、笔墨、感悟、造型、赋色等七项内容,以理论研讨与创作经验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花鸟画内在规律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读之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在“传承”篇中,萧先生结合切身体会,在讲明继承的方式方法与转益多师的必要性之基础上,重点提出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和正确标准,指明画家只有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成就,才能得到人们认可”。

在“教学”篇中,萧先生在介绍自己教学体验的同时,强调学习花鸟画应重视临摹名作,应认真掌握前辈的经典程式,然后在写生状物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才会在传承文化中表现自己。否则就如盲人骑瞎马,误入歧途。

在“技法”篇中,萧先生讲清写意花鸟基本表现规律及原则之后,重点介绍了20种花卉画法,28种禽鸟画法和11种草虫画法,皆自出手眼,本乎实践,故能一语中的,一字千金。

在“师友”篇中,萧先生忆念师友,情深意重,暮年足难出户,忆之尤勤。牵心挂肚之句,令人读之喟叹不已。

通读谈艺录,再次聆听萧先生娓娓自道,三十多年入室受教的情景倏至眼前。愿这些真挚朴实的金玉良言永留世间,使更多的书画家有读懂萧先生的机缘。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而且会激发读者奋然前行的勇气与壮志。

二、《萧朗谈艺录》具有“人主艺从”的思维定式。

萧先生认为中国花鸟画的本质是“以人立品”,作画与做人是一码事。人活不明白,想不明白,画就画不明白。“炼人,炼世,炼画”理应在一条生命线上。因此,他非常强调“人主艺从”,强调“做有益于人民的画家”。平日他对子女,对入室弟子们,都如对自己一样严格要求,批评时候多,表扬时候少,总是恨铁不成钢。他择善而从,择善而教,宁肯少收弟子,也不滥收弟子。他视为“亲生儿女”的得意之作,正陆续献给国家美术单位,以作品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宿愿,这是他全身心投入创作的强大动力,也是其致力创构精品的初衷。萧先生常说: “旧社会学得文武艺,奉献帝王家。今日学得文武艺,应该奉献百姓家。我无偿贡献精品给国家博物馆,就是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就创作出什么样的画。“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只有做好人,才能画出高品位的画,人主艺从,艺以人传,是其谈艺录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理念。萧先生人生追求在于此,艺术追求也在于此。

三、《萧朗谈艺录》是导引学画者的津梁。

萧先生做人正直坦荡、真诚深挚,一生坚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看不惯那些虚假伪劣的言谈举止,主张光明磊落,实话实说。其谈艺录都是他自己的真心真话、真情实意,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虚妄之句,更没有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正如《文心雕龙》所说:“以情待实”、“述志为本”、“为情而造文”。因此,萧先生讲的理论与技法,均为经验之谈或肯綮之论,可学可用,读后便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萧先生重视技法教学,主张初学花鸟画者应从名师传授的经典技法入手,在学习名师技法与临摹先贤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些传统的技法程式。然后,边学传统边到自然界写生,在感悟生活与感悟自然中进行创作活动,完成花鸟画由技(技法)至道(规律)的升华。他认为描写花鸟,必须熟悉花鸟的生态规律,无论是陆地乌还是水生乌,是候鸟还是留鸟,是野鸟还是家禽,其不同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各自不同的体形、羽毛和喙爪的结构特征。对花卉也是如此,无论是草本还是木本,是陆生还是水生,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其根、枝、叶、花等组织结构均因不同生态而各具特点,只有胸中有花鸟鱼虫,才能画好纸绢上的花鸟鱼虫。萧先生强调从规律上细致入微地把握花鸟鱼虫各自特征,不容半点马虎大意,在其谈艺录中将自己观物所得倾囊相授:如草虫的两对翅膀大多是前翅压后翅,唯有蜻蜓是后翅压前翅的;又如飞鸟大多在树上筑巢栖息,唯有鸽子不落树;还如鹰隼喜欢独处而众乌畏避,唯有喜鹊不惧鹰;再如家禽多是雄大而雌小,且雄禽腿上有距而雌禽无距,如此等等,皆明察秋毫,道外行所不能道,堪称千古不易之论。萧先生同时指出,在把握花鸟鱼虫生长的各种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学习并把握花鸟画艺术表现的章法与笔墨赋色等规律。为此,他在谈艺录介绍了自己总结的构图“十六字诀”及一张画变幻成八张画的窍门,还在花乌草虫画法中非常清楚地介绍自己写意画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使读者在技法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豁然开朗。

四、《萧朗谈艺录》充满激人奋进的哲思睿语。

萧先生一辈子研究花鸟画的继承与创新,也渴望世上花乌画家多有继古开今的精品力作,其耿耿丹心与.拳拳心意跃动于谈艺录的字里行间。从古至今,世间喜欢花鸟画的人甚多,但真正创作出传世之作者为数寥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画花鸟的人学得一招半式之后即忙于赚钱或炒作,而不肯在个人学养上下工夫,为此,萧先生谈艺录用40多段语录论述修养之必要,其中许多语录结合其亲身经历激发人们知难奋进的勇气,苦口婆心地敦促学生创作的信心。针对一些学生作画习惯于照猫画虎或状物写实,虽然花费许多辛苦,却画不出有分量、有价值的作品,如同在漫漫迷雾中难见天日一般。为此,谈艺录特设“感悟”一节,萧先生以自身感悟入画的体会启示后学,引导后学者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致,自觉抓住人生境遇中突发灵感,及时爆发心中的智火灵光,以激昂亢奋之情在创作中书写各自怀抱,使自己能够开雾睹天,拨云见日,以求超越平庸,抵达创造之境,实现从学画到创作的质的飞跃。萧先生以自己的感悟体会点拨后生学子,其盼才育才的殷切之心,不待言喻。

笔者作为长期向萧先生学画的弟子,展读谈艺录初稿,感想万千。怀念三十多年与萧先生相处的岁月,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限于篇幅,暂时写到这里吧。行文失当之处,恳请读者方家教正。

2009年8月于天津美院积学轩

后记

后记

值此《萧朗谈艺录》面世之际,我们感到特有的一种轻松和快乐,因为我们为萧先生及萧朗艺术的知音们做了一件必要的工作。同时我们又感到一种惶恐与压力,因为萧先生平日教导我们的话语很多,而整编到谈艺录中的内容有限,加之对各地师兄学弟也未能一一采访,成书之后真有些不自量力之感。好在此书已经萧先生亲自审阅并同意付梓,又是第一版,我们编辑中的遗憾或不足之处待再版时补正吧。

参编此书的萧氏弟子(以年龄为序)有谢梦、范玉生、王振德、贾宝珉、赵先忠、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费超杰、陈宝生、马明等。由王振德提供萧先生日常谈艺资料及统编相关文字。由李振博士负责全书文字整理及章目编排。由萧先生四子萧珑、孙女萧冰负责配图及联系出版、发行事宜。

最后,向帮助此书出版的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及责任编辑先生们致以由衷的谢意。

《萧朗谈艺录》编委会

2009年1O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朗谈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萧朗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42019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54
CIP核字 2010113573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6
164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