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5年级人教版)》是“一读研究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材全程解读系列中的第五本。书稿集中了陈金铭、窦桂梅、余映潮等多位名师的智慧,详细解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的所有课文,为一线教师提供每篇课文的经典解读。作为一本教师解读用书,里面的解读原理、方法、策略,也适用于其他版本。
图书 | 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5年级人教版)/梦山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5年级人教版)》是“一读研究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材全程解读系列中的第五本。书稿集中了陈金铭、窦桂梅、余映潮等多位名师的智慧,详细解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的所有课文,为一线教师提供每篇课文的经典解读。作为一本教师解读用书,里面的解读原理、方法、策略,也适用于其他版本。 目录 上册 第一组 表达上的价值与改编的遗憾——《窃读记》解读/陈金铭 “访谈体”要教什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解读/陈金铭 怎样抓出课文的亮点——《走遍天下书为侣》解读/陈金铭 从课文里学读学写——《我的“长生果”》解读/徐爱枝 第二组 与故乡渐行渐远——《泊船瓜洲》解读/干国祥 形式对内容的超越——《秋思》解读/钱锋 诗歌的诵读与意会——《长相思》解读/王崧舟 借物抒情的课文从哪里下手——《梅花魂》解读/陈金铭 美丽的邂逅 淡雅如“君”——《桂花雨》解读/施敏 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人家》解读/亓明国 第三组 “知道”没有用,要“会”才行——《鲸》解读/陈金铭 优美的语言可爱的松鼠——《松鼠》解读/李竹平 新型玻璃新奇感受——《新型玻璃》解读/刘漫凝 巧说新知 阐释哲理——《假如没有灰尘》解读/吴洁 第四组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钓鱼的启示》解读/闫梅 路在延伸——《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解读/徐爱枝 花生与做人——《落花生》解读/刘正生 诗音画的和谐交响——《珍珠鸟》解读/郑群辉 第五组 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解读/沈大安 第六组 永远和你在一起——《地震中的父与子》解读/王崧舟 大爱无言慈母情——《慈母情深》解读/徐丹凤 未被揭示的秘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解读/陈金铭 狠心?尽责!——《学会看病》解读/沈建东 第七组 让阅读遇上写作——《圆明园的毁灭》解读/鲍爱霞 追求不颠覆的思辨——《狼牙山五壮士》解读/刘敏威 品表达之妙——《难忘的一课》解读/徐爱枝 突出特点和重点——《最后一分钟》解读/林枫 第八组 激扬文字的领袖诗人——《七律·长征》解读/蔡春锦 “大”处建构——《开国大典》解读/纪继兰徐爱枝 平凡的,更是伟大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解读/江剑锋 平凡见证伟大——《毛主席在花山》解读/纪继兰 下册 第一组 “看”似平常实丰厚——《草原》解读/方德俭 一篇道法自然的散文——《丝绸之路》解读/李竹平 品结构之美,悟主旨之趣——《白杨》解读/李竹平 一腔豪情一首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解读/李竹平 第二组 童趣 情趣 诗趣——《古诗词三首》解读/李竹平 静听,文本花开的声音——《冬阳·童年·骆驼队》解读/肖绍国 一首诗 一幅画 一支歌——《祖父的园子》解读/武凤霞 探寻“发现”过程的价值——《童年的发现》解读/王铁青 童心的歌唱 精神的畅游 《我想》解读/刘卫峰 充满欢乐的纯真年代——《童年的水墨画》解读/刘卫锋 第三组 追寻三个“一点”——《杨氏之子》解读/王玲湘 思想与精神的生长——《晏子使楚》解读/窦桂梅 乱世“佳人”——《半截蜡烛》解读/吴诗清 一朵带刺的玫瑰——《打电话》解读/蒯威 第四组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再见了,亲人》解读/廖柏灵 “六衬托”凸显革命情怀——《金色的鱼钩》解读/王业蓉 小小说的宏大叙事——《桥》解读/李竹平 “不同的”和“不变的”——《梦想的力量》解读/王崧舟 第五组 于细微处见精神——《将相和》解读/楼种 “悬念”与“酒”——《草船借箭》解读/高海迪 让人物活起来——《景阳冈》解读/郭宏会 经典作品的语言文字功夫——《猴王出世》解读/张程玉 (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课程) 第七组 品味语言 感受形象——《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解读/罗小燕 心有所念手有所指——《临死前的严监生》解读/王艳霞 好一个凤辣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解读/刘悦 是小说,亦是散文——《刷子李》解读/李竹平 聚焦人物形象——《金钱的魔力》解读/李竹平 第八组 在文字中徜徉——《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读/钱正权 从教课文到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解读/陈淑之 天地间的美妙奇观——《与象共舞》解读/任朝红 在画面中感悟语言的质感——《彩色的非洲》解读/姬红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5年级人教版)/梦山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金铭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陈金铭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712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7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2016090920 |
中图分类号 | G624.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5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