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族文学的书写与构建--阿扎提·苏里坦维吾尔文学评论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民族文学的书写与构建》收录了作者阿扎提·苏里坦在各个时期,在百忙中撰写的文学评论文章,有对文学的理解,有对作家的评价,有对作品的分析,体现了他的专业水准。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都曾在学术界得到过高度的肯定。

这部评论集,言语朴素,文辞简约,读之畅快,掩卷之余,让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版图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内容推荐

《民族文学的书写与构建》,收录了阿扎提·苏里坦在各个时期撰写的文学评论文章,有对文学的理解,对作家的评价,对作品的分析,体现了他的专业水准。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都曾在学术界得到过高度的肯定,也在文学工作者中,引起过较大的反响。

目录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人生在追求中辉煌

为新疆文学艺术事业耕耘的阿扎提·苏里坦

维吾尔文化学的里程碑——语言学大作《突厥语大词典》

维吾尔书面文学集大成之作——《福乐智慧》

被誉为“诗神”的伟大诗人艾里希尔.纳瓦依

维吾尔启蒙文学及其开拓者

20世纪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

新疆民族文学五十年

浅谈维吾尔当代小说

维吾尔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祖农.卡迪尔

维吾尔当代诗歌的泰斗铁依甫江·艾里耶夫

阿不都热依木·吾提库尔——追寻历史的足迹

维吾尔诗坛巨匠阿布都克里木.霍加

开创继承和创新先河的诗人尼米希依提

深植民族文化,与时代同行——浅析祖尔东·沙比尔的小说创作

小说的魅力在于揭示复杂的人性——以艾海提·吐尔地的小说创作为例

浅论传记文学作家海维尔·铁木尔的创作

论维吾尔族将军作家赛福鼎·艾则孜的创作

穿越历史与现实的小说家阿不都热合曼‘卡哈尔

人民的诗人买买提江·热西丁

以写诗的方式写小说——谈图尔地-萨姆萨克小说的抒情性

游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简析柯尤慕·图尔迪的创作

浅论穆合买提江·萨迪克的诗歌创作“

幽默是最高明的讽刺——浅谈买买提明-吾守尔的讽刺艺术

加拉力丁.拜合拉木小说的启蒙主义色彩

文艺评论界的排头兵买买提·普拉提

以真诚和忠诚写诗的人——库尔班.巴拉提的诗歌创作

维吾尔诗坛常青树——博格达·阿布都拉

诗在生活中,心在诗歌中——论吾斯曼江·萨吾提的诗

农民诗人肉孜·沙依提创作谈

现代派小说家巴格拉西

诗歌与现实之间的游走者伊明·艾合买提

历史是平面镜也是多棱镜——评艾拜都拉·伊布拉音的历史小说

开创生态小说创作先河的托合提·阿尤甫

论哈丽黛笔下的女性世界

双语作家阿拉提·阿斯木

塔克拉玛干之子艾赫坦木·乌麦尔

对传统的跨越与创新——以亚森·孜拉力的诗歌创作为例

在南北之间穿梭写作——展现多元文化的女作家帕蒂古丽

维吾尔先锋派诗人狄力木拉提

我心目中的阿布力孜·那孜尔——作家应是大写的人

我的文学故事

当代维吾尔小说的基本特点探微——评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与买买提吐尔逊.亚森的《当代维吾尔小说论》

论阿凡提的艺术形象

“诗歌黑马”——麦麦提敏·阿卜力孜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维吾尔文化学的里程碑

——语言学大作《突厥语大词典》

维吾尔书面文学及其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突厥语大词典》。《突厥语大词典》是一部用阿拉伯语注释维吾尔民族文化的词典,于1071-1073年(伊斯兰教历464.一466年)在巴格达用阿拉伯文写成,1074年经修订后献给阿拔斯王朝第二十七任哈里发穆格泰迪(1075—1094年在位)。11世纪70年代正是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该巨著编著者是出生于喀什噶尔的维吾尔族伟大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出身名门,受到良好教育,他出生和受教育的地方均为历史名城喀什噶尔。当时的喀什噶尔正是汗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突厥语大词典》深深植根于维吾尔族的古老文化传统之中,是中世纪高度发展的维吾尔族文化的标志性成果,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全书用阿拉伯字母标音,用阿拉伯文注释,共收七千多词条,按词的语言结构分为八卷,每卷分静词和动词两部分。各部分的词按语音结构的类型及阿拉伯字母的顺序排列。该书通过丰富的语言材料,广泛地介绍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和突厥语系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哲学、伦理方面的知识和风土人情。序言阐述了突厥语的重要性、指出了编纂该书的目的、资料来源、体例、突厥语的构词法等等方面,并介绍了回鹘文字母、突厥各部落的语言特点,还标明了《突厥语大词典》所涉及的汗国的疆域,记述了使用突厥语各部落以及邻国的人文地理、各类名称,详细记载了较大的城镇、村落、交通枢纽、山川河流,并附有突厥语系各民族分布地区的圆形地图。

在条目释文中,除关于语音、词义的演变、语法结构及例句外,还收入了大量典故、谚语、民歌、诗歌、格言、哲理警句、轶闻掌故等,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民俗及哲学思想内容,体现了维吾尔和突厥语系各族人民对天、地、人、宗教、社会、伦理道德等问题的认知、见解。该书还将突厥语语言学、语法学、词汇学及方言学的材料,同阿拉伯语、波斯语进行了比较并深入浅出地阐释说明,开创了古代比较语言学研究的新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它是最早的维吾尔比较语言学的学术著作。全书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所记载的史料可从中国汉文史书及有关东方学家的著作中得到印证,堪称是一部当时最完备的简明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该书不仅对突厥语的研究极为重要,而且是研究喀喇汗王朝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民俗和社会情况的珍贵文献,是反映喀喇汗王朝伊斯兰文化兴盛时期的代表作。该书原稿失传,现存唯一手抄本是1256年由穆罕默德·伊本·艾布·伯克尔抄写的,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民族图书馆。1928年译为德文,1941年译为土耳其文,1963年译为乌兹别克文,并相继部分地译成了阿塞拜疆、哈萨克、土库曼文。198l一198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现代维吾尔语全译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

早在一千年前,在我们祖国的西部广袤的大地上,就产生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这样伟大的语言学家,产生了这部卷帙浩繁的语言学巨著,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维吾尔人民的骄傲。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除了著有这部词典之外,还写过另一部语言学著作《突厥语语法精义》,可惜已经失传。作者编写《突厥语大词典》的目的是为适应当时丝绸之路上越来越活跃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喀喇汗王朝的当政者和当时在塞尔柱王朝内举足轻重的喀喇汗王族的政治需要,具体说来是为了帮助阿拉伯人学习突厥语并且进一步学习突厥文化而编纂的。当然这部流传至今的辞书的价值已远远不限于此,它最早而且最全面地记录并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和中亚地区广大人民在距今十个世纪以前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我们研究中古突厥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文化的各领域、各层面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料,由于它拥有突厥语各部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大量的珍贵材料,堪称是一部不可替代的重要文献,是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遗产。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突厥语同阿拉伯语如同竞赛中的两匹骏马,并驾齐驱”①。突厥语能和阿拉伯语竞争、势均力敌的表现足以说明当时突厥语已经发展成一种相当丰富发达的语言。作为维吾尔族语言学家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本人精通阿拉伯语,熟悉当时西域流行的多种语言,有条件从事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所以他并不局限于用阿拉伯语来解释突厥语词语,而是将突厥语置于与阿拉伯语平等的地位将两种语言加以比较研究。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对突厥语诸方言所做的比较研究,而这种研究是以长期深入各部落的调查为根据的,既是系统的,又是翔实的。因此可以说,他在公元11世纪在比较语言学领域里所做出的巨大成就完全可以证明,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语言学家、比较语言学学科的开创者。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位融会古今、兼通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学问渊博的大学者。他在编纂《突厥语大词典》的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当时一般阿拉伯语辞书的体例,但是正如作者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是“采用了前人未曾用过的、新颖的特殊顺序编纂了这部著作”,即依照突厥语词固有的语音结构来编排词目,使它们“各得其所”②。P1-3

序言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王 蒙

阿扎提·苏里坦是我的小兄弟,也是我的老朋友。

多年前,在新疆时,我在读了他的来稿后约他为《新疆文学》杂志修改短篇小说《暴风雪中》。初次见面,我们很谈得来,就这篇小说的创作交谈了许久。我对一位自小并未系统接受汉语教育的维吾尔族年轻人能够用汉语写出这么流畅和出色的小说感到非常欣赏。也是那一次相识会面,聊到最后,才发现我们居然同住在乌鲁木齐市第十四中学的大院里。后来,他的这篇小说在《新疆文学》上发表了,我们早晨在大院里排队打牛奶,偶尔,也总能碰着,时不时地,趁排队打牛奶的间隙,相互聊聊家常,也谈谈彼此的写作近况。

离开新疆后,在北京,我也总能听到他的消息,有时,他也会寄他的作品与评论文章给我。得知他自南开大学毕业后,在新疆不仅从事创作,更多时间投入学术研究,写出了大量评论文章,尤其他所著述的《论当代维吾尔文学》《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影响深远,开创了维吾尔族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当代维吾尔族文学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我一方面为维吾尔族小说创作中分流出去一位优秀的小说家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文学研究中多了一位维吾尔族文学研究学者、专家感到庆幸。不时听闻新疆的朋友和我说起他在新疆对本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家推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在他供职新疆大学期间,为新疆贡献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博士点,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人才,着实令人欢喜。其间,我也多次读到他评论新疆各民族作家作品的文章,许多文字读来一如当年我读他写《暴风雪中》时那么亲切,富有情感,小处见大,充满温度,又兼具理论的气势与逻辑。

知道他后来担任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主席,我深感亲切和欣慰。我知道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对于语言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迷恋。他们的说法是语言可以通神。他们认为诗人学者是社会的支柱。他们将美好的言语视为金科玉律。“文革”甫结束,我在鄯善农村,经历过众农民欢迎诗人铁衣甫江并纷纷朗诵他的诗的盛况。在这里做文联主席的重要性,我感同身受。

及至去年,我看到他呼吁二百多位维吾尔族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联合签名,发表了《永不沉默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致维吾尔同胞的公开信》,令人感动。可以想象,身处近年由于暴恐事件而处于举世关注与各种说法中的新疆,他必然面对多方面的挑战,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精英知识分子,一名维吾尔族的头面人物,作为新疆文艺工作者的带头人,他表现了坚定的立场、清醒的选择、郑重的责任感与对于一些不无困惑的乡亲们的苦口婆心。去年八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南疆论坛”会议上,我见到了他,一时百感交集,交流沟通甚多。我在他大病痊愈的双眼里依然看到乌鲁木齐暴风雪后的阳光,温暖晴朗,清澈明亮。

今年中秋节前,收到他的这本评论集,多是这些年来他的文字精选。获闻它将付梓出版,由衷地为他高兴。这本文集中所评论的作家既有近年进入国内文学主流视野的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帕蒂古丽,也有早年闻名文坛的维吾尔族诗人铁依甫江·艾里尤夫、阿不都克里木。霍加、小说家祖尔东.萨比尔等。他们多是我熟悉的老朋友。他对他们作品的评论,中肯真挚,有民族情感,有世界一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其知识的系统性与文化视野的开阔性,让我感佩。除了对维吾尔族传统精英文学进行总体点评与个案分析。他对当今维吾尔族网络文学的理解也令人印象深刻,其论述见地不仅具有前瞻性更具有对少数民族“网生一代”文学创作的文化自觉。

另外,他对维吾尔族民间文学有所涉猎,文集中有关民间文学中阿凡提艺术形象的分析,生动活泼,妙语如珠。这部评论集,言语朴素,文辞简约,读之畅快,掩卷之余,让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版图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庭外已是中秋月圆,桌前文集墨香扑鼻。记得南朝诗人何逊写过一首思念友人的诗,叫《与苏九德别》。其中有两句,我很喜欢:“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大意是指,作者离开友人后,看到春草便念及友君当年穿的青袍,秋日明月,就觉得它仿佛是友君曾用过的团扇。自分别以后,每逢月半十五、明月当空的时候,他都惦念远方的友君。这个中秋节紧连着古尔邦节,我面对这部文集,惦记起我的这位新疆的维吾尔族兄弟,想到当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与他一起排队打牛奶的旧日时光。回忆那个并不快乐的历史时期,我为与各族朋友的友谊、为有关文学的切磋而暖从心来,深感幸福。

祝贺该评论集的出版。祝福它的作者阿扎提·苏里坦。祝福新疆各民族老友至亲。祝福新疆的文学事业。我对新疆充满思念,更充满信心。

后记

我一生中坚持从事维吾尔文学、文化的研究,不曾中断。这与兴趣和工作性质息息相关。我的大部分作品是维吾尔文写成、出版的。个别是用汉语写成的,很多成果没能在全国得以传播,这是语言环境不同所致。比如:由我带头,二十多位各族专家编撰的《新疆多民族文学研究》这样重要的成果,只是用维吾尔文出版,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成为一件憾事。这次,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扶持,用汉语出版这本论文集,我非常高兴。

本书部分作品是我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所完成。内容设计、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符合当时的要求。而今,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新的提法,这次出版,为了体现成果的时代性,在年代、时间上便没有进一步的修改。另外,这部论文集的大部分文章最早是用维吾尔文写成的,在这次翻译过程中,有部分作家、诗人的名字由于音译原因,部分名字出现汉文名称不统一的现象。另外,该书中部分文章还存在一些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引用的诗歌翻译方面更为突出,给读者带来的不便还望见谅。

中华文化宝库是各个民族文化共同铸造的,她有很丰富充实的内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大量的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品没有译成汉语,限制了文学的研究,没有得到深入。少数民族专家学者没有更多地参与和涉足这种研究中,实属无奈。我这本书的出版,是在这方面尽的微薄之力。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理解。

对维吾尔文学的观察和研究是长期的,也是比较烦琐的,需要坚持不懈。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疆文学也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特殊历史进程中,对更多的文学作品进行中肯的评论是新疆广大文学工作者共同的历史责任,期盼朋友们共同努力,一起把新疆的文学评论工作做好,更多地传递出新疆文学评论的声音,为繁荣文学创作加油鼓劲。

本书由王蒙、董立勃、克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作序,冯冠军、晁正荣、刘新超、姜戎、热米拉·斯力木、买买提吐尔逊等同志给予了整理、翻译等方面工作的大力帮助。还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白庚胜书记、作家出版社葛笑政社长以及李亚梓编辑的帮助支持。我也对这些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族文学的书写与构建--阿扎提·苏里坦维吾尔文学评论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扎提·苏里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8436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2016064375
中图分类号 I207.915.53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