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轻松心理学
内容
试读章节

然而遇到的阻力越大,艾伦的反抗精神越空前高涨。艾伦在被父亲限制自由后,一怒之下竟绝食反抗。父亲担心女儿饿坏身体,于是想方设法劝女儿进食。在劝说过程中,艾伦却趁人不备跳水逃走,孤身一人去寻找远在千里之外的威斯利。

她在一辆长途巴士上结识了一位刚被老板炒了鱿鱼的小记者彼德。彼德为人虽然有些浮夸和痞气,但内心很善良。认识之初,两人因座位之争产生误会,但彼德并没往心里去,甚至在艾伦睡着后还非常绅士地将自己的大衣给她披上。

之后,艾伦的随身衣物在旅途中丢失。原因是她不听劝阻,执意要趁巴士加油时去买东西,结果等她回来时,巴士没有等她,已经开走了。

正当艾伦一无所有、孤独无助之际,那个小记者彼德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彼德这时早已看出艾伦是个没有独自外出经验的任性女孩儿,他担心她路上会遇到麻烦,所以留下来等她。另外,由于艾伦私自出逃,她父亲这时已在各大报纸上登出广告,高额悬赏帮他找到女儿的人。而彼德这时已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条消息。

其实彼德并没想过要去艾伦的父亲那儿领赏——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他想如果自己能陪着艾伦找到她的男友,那不但是件成人之美的好事,而且还能写出一篇有关“富商女儿离家出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这样他不但能重新找份工作,甚至可以一举成名。

于是,在随后的几天里,彼德和艾伦过上了一种略微有些惊险刺激的生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要躲避艾伦的父亲派出的私家侦探;另一方面也因为两人都没钱了,所以夜里只能同住一个房间,或者干脆数着天上的繁星露宿荒野。此外,还有吃饭或住宿逃账、拦顺风车、偷农民田里的胡萝卜充饥之类的勾当……这种奇特而艰苦同时又有些刺激的生活,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两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对方。

所以当艾伦眼看就要来到威斯利的身边时,她却犹豫了。她在心中不断地问自己:“我真的曾经爱过威斯利吗?当初,我究竟是为了什么才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要跑出来找他呢?”威斯利的形象在艾伦的心中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无足轻重;而彼德的形象在她心里却变得越来越鲜明。

与此同时,彼德也开始后悔,他认为自己当初就不该决定将艾伦送到另一个男人身边。他甚至开始痛恨自己。

分离的时刻越来越近,艾伦终于克制不住自己,扑到彼德身上,恳求他不要离开,恳求他带上她一起去浪迹天涯。至此,一场因为一见钟情而轰轰烈烈离家出走的故事尚未达到终点,另外一场因为“一见钟情”而产生的纠葛却已紧锣密鼓走向高潮……

生活中,类似以上情节的故事并不少见。茫茫人海中,偶尔的一次回眸,也许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凉喜。这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一见钟情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现在,就让我们再来探索一下“一见钟情”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一见钟情”,这与人的潜意识中的异性原型有关(也就是“阿妮玛”或“阿妮姆斯”)。阿妮玛是指男性心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是指女性心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根据荣格的理论,我们在寻找一个爱侣的过程中,会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象或者男士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对象身上。因此,当我们碰到与我们心中预设对象相似的人时,就会爆发出那种“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

对于“一见钟情”,除了心理层面的解释以外,还有一些生理层面的解释。相关专家认为,不同的人的基因存在一定的差异,异性之间有时会通过“气味”互相吸引而终成眷属。有人认为这是“爱情物质”(如多巴胺、苯乙胺、内啡肽等)的作用,其中苯乙胺(负责提高细胞中多巴胺的水平)最为突出,它是神经系统中的兴奋物质。一旦遇到爱慕的人,它就会在体内产生作用。还有人认为,男女双方的激素都在高峰期时,就会产生“一见钟情”。

P4-6

目录

PART 1 嘻哈心理:让人笑到肚皮抽筋的心理学

 1.一见钟情与心理学中的“染色效应”

 2.好奇害死猫——谨防“坑爹”

 3.女浴室起火与鸵鸟心态综合征

 4.心理盲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5.爆笑男女占有欲

PART 2 职场心理:屁股决定脑袋

 7.从帕金森定律说起

 8.角色认知错误

 9.一万小时定律

 10.任何地方都少不了“人来疯”

 11.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破产的都是有钱的

 12.人越懒越有才,天理何在

PART 3 剽悍心理:有时命运就像一条狗

 13.死神巴格达——致命运

 14.是宿命,还是脑袋被驴踢了

 15.命运就是一条毒蛇、恶狗,真没必要怕它

 16.有人因绝望而投河,但也有人因投河而学会了游泳

PART 4 社会心理:人是墙头草

 17.在火星人入侵面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18.让人流鼻血的盲目跟随

 19.“情绪流感”:不良信息也是一种传染病

 20.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

 21.没事儿找抽是为了寻找快感

 22.让人笑破肚皮的思维定式

 23.蒙上面孔,你才成为真正的自己

 24.市侩心理中的小机关

PART 5 拆穿谎言:说谎的人不得好死?

 25.掉进“星座”的陷阱

 26.让吉利数字见鬼去吧

 27.千万当心被洗脑

 28.信不信由你,谎言竟会让人短命

PART 6 前卫心理:你约过吗——致青春

 29.嗅觉与缠绵:从相吸说起

 30.男人靠得住,猪都能上树

 31.你是怎样被电到的

 32.神预测: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更花心

 33.王八看绿豆,两性间的“定式效应”

 34.生个愚笨的脑袋,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笑话

 35.玩的就是心跳:女性为什么喜欢惊悚剧

 36.看似无趣的可能都是经典

 37.激素种种

 38.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时钟

 39.本能、超感、潜意识

序言

寻找快感:心理学就是一个笑话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笑是一种精神快感,它把一个充满能量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弗氏的此种见解当然不会错,但却难免会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因为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的理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艰深晦涩的。也因此,我们才有必要用一种通俗好玩的形式,来非正规的认识一下门派林立、五花八门的心理学。

打个比方,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民谣,说是: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马蹄铁;

坏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兵;

伤了一位骑兵,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民谣揭示出不但是一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同时它还揭示出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学现象:“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若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解释,可能会让人颇费思量,但若结合生活中种种有趣的经验,所谓的“蝴蝶效应”,就很好懂了。

有这样一件趣事,是多年前一个在驾校学开车的朋友讲的:

说是几位交警在一个小镇上检查来往车辆,发现有辆车每跑一小段就猛地向前窜一下。交警认为那车子出了问题,于是示意司机停车检查。

但司机怕被拦下后遭到全没来由的罚款,于是非但没停,还加足油门开跑。交警见状开车来追,于是司机更慌了,手忙脚乱打方向盘。右一打,撞翻路边一个西瓜摊,急忙又左打,结果又撞上一个苹果摊!这下司机彻底慌了,想停车都不知怎么停,车子左摇右摆一路划着“龙”冲出小镇,一头扎入路边的深沟里。

沟内,没成想赶巧有个老人内急,正在“大号”,结果祸从天降,被当头翻下的车子砸个正着,瞬间殒命!

之后交警赶上来,将满头血污司机拉出车子。

“你怎么开车的,跑什么?证件。”

“我见你们追,害怕,所以跑。”司机出示证件。

“知道为什么追你吗?”交警问。

司机打了个嗝儿,摇头,满面茫然。

“你的车是怎么回事?怎么总是一窜一窜的?”

“我,我,”司机惶恐的搓手,“我,我打嗝,老打,一打踩油门的脚就一紧,车子就往前窜一下……!”

最终,问题查出来了,车子往前一窜一窜的毛病原来竟是司机打嗝造成的!

但因为他打嗝,导致车子行进不稳,于是引起交警来追,然后司机逃跑,路边多个水果摊子被撞飞不说,还导致一位正蹲在沟里“大号”的老人无辜惨死——但人家老人招谁惹谁啦?躲在沟里“大个号”居然会被车子砸死,凭什么啊!

因此死者的家属当然不依。于是一纸诉状将肇事司机告上法庭。而司机呢,却认为自己非常冤枉,认为自己之所以出事,都是交警追他造成的。但警方却认为自己只是正常执行公务,不应担责。

于是,一场争执不休旷日持久的官司紧锣密鼓开场……

瞧,仅仅是因为那个倒霉司机打了个嗝儿,便酿成这么大的乱子,便仿佛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南半球不经意间扇了几下翅膀,便造成北半球某处海域发生巨大的海啸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照心理学上的定义就是:“初始值极其微小的事件引起的一种巨大的链锁反应。”

这种链锁反应与心理学上的另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些相似。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大至的意思就是一排立在桌上的骨牌,其中一块倒下来,撞到另一块,另一块又倒下来,撞到下一块……于是一桌的骨牌可能因此都会倒下来!

“蝴蝶效应”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比如打麻将时,往往你手中随意打出的一张牌,便会给另外三家的输赢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又如非典时期,往往一个SARS病毒携带者不经意间坐了一次地铁或乘了一次飞机,便会给某个地区或某个城市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性恶果;再比如在我们身边,在单位里因为某个人一次无心的过失或是因为某个人“特殊的性格”,便会引发整个群体内一系列的混乱甚至不可收拾的局面……于是,生活中才有了这样一句话,叫作“一粒老鼠屎,坏了满锅汤。”

明白了“蝴蝶效应”的原理,便不难想到,“蝴蝶效应”有时所产生的破坏力几乎是能毁灭整个世界的!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便起因于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的遇刺事件。因为这对夫妇的遇刺,奥匈帝国一怒之下向塞尔维亚宣战,结果导致俄国出兵支持塞尔维亚,而德国则出兵支持奥匈帝国……就这样没多久,大半个地球被卷入战争,人类因此遭受史无前例的战火荼毒。

“蝴蝶效应”的案例俯拾皆是,总之只要我们多留心,便会在家里、在单位、在地铁……在世间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现“蝴蝶效应”的种种端倪。发现得多了,认识上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便会了悟“细节决定成败”的真义;便会明白往往一个小小的情绪,一次无心的过失,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声真诚的问候,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深远影响。

于是佛家才会说:

一念惊觉,航登彼岸;

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于是儒家才会讲: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除此之外,“蝴蝶效应”亦有真伪之别,试举一个“伪蝴蝶效应”的例子:

一老人进城看儿子。这一天,儿子、儿媳都去上班了,独将老人留在家里。老人初进城,用儿子家的卫生间颇觉不习惯,另外他也不太会用。结果那天老人上完“大号”后,四下看了半天,才想到应该去拉马桶的绳子冲厕所。哪知刚一拉绳子,竟然地震了。只听抽水马桶呼隆一声响,瞬间山摇地动、房倒屋塌,老人被埋!

几天后,老人被救援人员从一片瓦砾中扒了出来,居然奇迹般没死。老人灰头土脸、战战兢兢地爬出来,一看儿媳在场,便越发不安,慌乱地解释着:“天地良心,不赖我,真不赖我,你们不是跟我说上完厕所要冲一下吗?可我就那么一拉绳子,也没使什么劲啊,哪知呼隆一声,房子就塌了!”

很明显,这是“伪蝴蝶效应”!因为拉马桶绳跟地震并无直接联系。

以上种种,算是我对心理学的一点粗浅认知。在我看来,心理学本不应该艰深晦涩,更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它应该能够迈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步调,走进我们的生活——心理学不是用来学的,它首先应该让人感到快乐。当然,其他学问也应该如此。

内容推荐

赵志巍著的《轻松心理学》是一部让人发笑的心理学作品。本书以轻松幽默见长,能让人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中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有人么作用,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本书着眼点独特,从笑话或饱含哲理的小故事入手,落笔轻松,寓庄于谐,是一部特点鲜明的心理学读物。

编辑推荐

听话听音,看人看心。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背后,暗藏着鲜为人知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根由。赵志巍著的这本《轻松心理学》以轻松的态度透视人生。

本书突出心理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强调心理学本不应该艰深晦涩,更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心理学其实是非常贴近生活,与我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的。它应该能够迈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步点,走进我们的生活,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在为人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轻松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志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6640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6086725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