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主(墨子的平民之道)/中华核心价值观大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周非著的这本《民主(墨子的平民之道)》阐述墨子和墨家的思想精华:民主。其民主理论体系,即平民之道的内容包括:倡导了一个基于“人生而平等”的普世价值观:兼爱;设计了一幅基于为民兴利除害的民主政治蓝图:尚同;成立了一个基于行义的平民主义思想政治组织:墨家;建立了一套基于开启民智的知识体系:墨经;抨击了统治者和现行制度以及一些基于礼制的儒家学说思想:非儒等。

内容推荐

墨子和墨家的思想精华可以精练地表述为民主。民主的主体是平民,墨子的民主思想可称之为“平民之道”。墨子倡导了一个基于“人生而平等”的普世价值观——兼爱;同时设计了一幅基于为民兴利除害的民主政治蓝图——尚同。墨子的平民之道,阐述了一系列实现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

周非著的这本《民主(墨子的平民之道)》以现代语言、当代视角,系统介绍墨家的时代背景,通过古今、中西对比,完整地解读了《墨子》思想精华——中国式民主,是一部普及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图书。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平民的崛起

 墨子:平民主义的杰出代表

 墨家:一个崛起的平民组织团体

 《墨子》:平民主义空前绝后的经典

第二章 普世价值

 兼爱的提出——救世良方

 兼爱的内容与原则——普遍适用

 兼爱的实施——上行下效

 非攻——和平共处

 明鬼——民众要有敬畏

第三章 民主政治

 尚同——民主集中制

 尚贤——选贤任能

 天志——绝对真理

 法仪——宪政思想

 自然法学说

 霍布斯的《利维坦》

 中国民主政治的范例

第四章 启蒙意识

 真正的绝学

 认识论

 墨家逻辑学

 判断是非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百科全书》

第五章 科学探索

 时空论

 几何定义

 力学

 光学原理

 声学

 机械制造

第六章 批判精神

 从根本上否定现行统治制度

 反对主流意识形态

 反对统治者大兴乐舞

 猛烈抨击当政者铺张浪费

 强烈谴责时下的厚葬之风

第七章 贵义任侠

 贵义——义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任侠——做正义的战士

第八章 宗教情怀

 “准墨教”与道教

 东方耶稣

试读章节

墨子说:当今不是一个乱世吗?圣人的事业目标,就是要治理这个世界,达到天下大治。因此,首要任务就是知道天下大乱的原因,而且是根本原因。不知道乱的原因,怎么治理呢?这就好比医生治病,当然先要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想治理这个乱世。当然也要这样做。现在谁都知道天下好一个“乱”字了得(儒家把它描写成“臣弑君、子弑父”,大夫互相攻击,诸侯互相征战,老百姓也在相互争名夺利),那么我们就要知道,这个乱的原因,是因何而起呀。

乱因何而起呢?起源是:不相爱!

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为了自身利益,就做损害父亲的事;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做损害儿子的事;臣子只爱自己,不爱君主,为了自身利益,就做损害君主的事:君主只爱自己,不爱臣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做损害臣子的事。这就是“乱”。此外,还有兄弟之间,都只爱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做损害对方的事。天下出现盗贼,损人利己,都是因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造成的。

战争,也是因此而引起的:那些大夫之互相攻击,诸侯之间互相攻击,也是“不相爱”这个原因。大夫们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诸侯只爱自己的国,不爱别人的国,都去攻打别人,让自己得利——得到财物、土地、人口和统治范围。

总而言之,天下各种乱象,都是起源于“不相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墨子对“乱世”由来的解释,比儒家高明:儒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失了规矩,什么规矩呢?就是礼乐制度。西周初年周公主持制定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每个人要各安其分。现在,人们都不按这个规矩来了,想打仗就打仗,想享受什么样的乐舞,就享受什么样的乐舞,想当国君,就把君王干掉,那就乱了。但儒家这个分析的错误点在于,这个礼乐制度的前提假设是错误的,有什么理由确定,这个制度就正确呢?时势推移,这个君主既没水平,又没道德,凭什么要让他登临君位?而墨家则认为,失去了爱心,只爱自己、自己一家、一国,不爱别人,要利己,就去损人,这才是乱的根源。

墨子通过这么一看,救乱世之良方,不就很明白了嘛,那就是:兼爱。

兼爱,简单地说,就是怎么爱自己,就怎么爱别人: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把别人的国、家、身与自己的国、家、身一视同仁,推己及人,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也是公认的道理,孔子在谈仁爱之爱时,也说过“推己及人”的话,他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同样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

如果“兼相爱”,会是什么样子呢?墨子说: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这样一来,诸侯相爱,就不会有相互间的战争;大夫相爱,家族间就没有争端,家族内部也就不会有人篡位;人与人相爱,就不会互相侵扰;君臣相爱就会达到政权内部的稳定。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天下人都相爱,就会“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如此,天下的祸乱自然消失了。

P25-27

序言

(一)

如今,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那么,既然是复兴,“复兴什么”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20世纪之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也曾有人称之为文化复兴运动。但是,“复兴”了什么呢?君主立宪,欧美式共和,自由主义,布尔什维克,这些政治思想再加上哲学上的种种思潮、文学上的新诗、话剧、小说,无不是舶来品,而凡此种种,只要涉及“中国化”,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因此,称之为“复制”,倒也不是很过分。

此间。亦有许多学者,开始热望或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是,他们之中的多数人,最后却把目光放在“儒学”上。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更是高呼复兴儒学。时至中国经济迅速增长而成为世界大国之后的今天,复兴儒学的口号竟然叫得更响。其实,只要我们静心思之,则明白,儒学也好,孔孟之道也好,自汉代“独尊儒术”后至五四运动前的近两千年时光里,绝大多数时候,本来就是很“兴”的,何来“复”兴之说?看看那些读经活动、仿古着装,称之为“复古”,也不算太过分。

复兴,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常用词,与西方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一场大运动的专用词,其内涵虽然有巨大差别,但是字面意义还是大体相同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后来衰败了,如今要再创辉煌。

在这里,关键点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具体是指什么?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其所指非常明确,那就是希腊文艺。13世纪末,经过近一千年中世纪神学统治后,一批有识之士忽然发现,在欧洲的希腊群岛特别是雅典,两千年前曾经有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有富强,有民主,有文艺,特别是文艺上,有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绘画、雕塑等文艺力作,充分表达了人的精神与力量。于是,他们要致力于此,发扬这些人类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再创辉煌,这样,就有了但丁的长诗、达·芬奇的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弘扬人文精神的文艺巨著。正因为如此,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正是这个文艺复兴,进一步引发了此后的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科学繁荣、工业革命、大国崛起。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是关乎民主制度、人文精神的复兴,是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的复兴:而科学繁荣、工业革命、大国崛起,则是复兴所导致的结果。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传说中尧舜的“大同时代”,有过西周之初的“礼仪之邦”,有过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有过“大汉盛世”,有过“盛唐气象”。此后,中国进入元、明、清长达六百年的不尽如人意的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被列强欺凌一百年的时代。那么,当代中国要复兴什么?既然当代中国是文化复兴而不是文艺复兴,则当代中国的复兴内容,自然要宽泛得多,应该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政治制度、精神信仰。其中,统率这一切的,当然是思想。

……

春秋诸子,特别是上述四“子”,都被战国时期“百家”中相关的“家”们尊为先师。但是他们对同一个先师的思想的解读、发挥却不尽相同。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阴阳家的邹子和法家的韩非子,他们都独立著书。此外,尚有许多人,将自己的著述,或列于管子名下,或列于墨子名下,或列于孔子名下,这样,《管子》《墨子》《礼记》《老子》中的原作者,变得很难分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去研究它们的义理。

以上便是诸子百家形成的脉络,这是现代人解读诸子百家第一个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诸子因为时代关系、历史局限、立场问题,他们的思想,以当代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可以说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是多与少的问题,这是现代人解读诸子百家第二个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立足当今时代,中华文化以复兴为要旨,解读、整理、提炼诸子百家思想,则是笔者所做的努力。

第一,笔者以现代学说体系来重构诸子著作里的思想。这一点,从各书的目录中,读者便可看出来。比如,墨子的精华既然是“平民之道”,则全书就要从普世价值观、民主制度构想、启蒙意识和作为、科学探索、批判精神等诸方面阐述。

第二,在笔者心目中,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先师”,因而在字里行间,充满推崇之语与溢美之词,但这样做,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说他们的学说思想在这些方面还有欠缺的话,则只能说明,要么是典籍的散失,要么是还没有深入研究。以《墨子》为例,它所阐述的民主制度的具体操作方式,至今的文献中是空白的;《墨经》中关于逻辑学也是很有欠缺的,“概念词典”所列内容则更少。这可以做如是理解:他们只是开创者。如果稷下学宫这样的学说盛况能够持续得更长久一些,可能就不会有这许多缺憾。

第三,按中国文化的术语,本书对诸子的解读,可以说是注重思想研究的“义理”,而非注重考据的“章句”。笔者没有想做一部考据学论文的想法,在书中所以也对引用诸子文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解,只是想说明言之有据,而不是对诸子文章的“臆想”。

最后,特别申明的是,笔者著述的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从中华文化复兴的角度,深入解读诸子百家。

周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主(墨子的平民之道)/中华核心价值观大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119118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5218397
中图分类号 B224.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41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