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恬淡悠阅--卞毓麟书事选录/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卞毓麟的《恬淡悠阅--卞毓麟书事选录/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核心就是“书”。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来谈论书事见诸报刊的文章精选。它们皆与科学为伍,又有文化相伴,轻松的笔调足见作者悠然阅读时的恬淡心情。上篇“悦读菁华”是书评、书介和书话,下篇“书外时空”谈与书籍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举凡书房、学校、师友、作家、图书馆、版权交易、编辑出版、创作理念、乃至报刊寿庆等等,均各记其实,又良多异趣。本书面向具备中等文化程度的社会公众,尤宜关注科学文化的爱书人。

内容推荐

读书,须持恬淡之性情。毋急功近利,方能品出真滋味。书无论贵贱,读后有所悟,才是真快活,《恬淡悠阅--卞毓麟书事选录/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乃因此名之日《恬淡悠阅》。卞毓麟将评介数十种佳作的文章汇于上篇“悦读撷菁”,将与书籍密切相关却非直接评书的文字归入下篇“书外时空”。其实,不分上下篇也可以,盖因每文皆相对独立,而旨趣则无异:与读者诸君悠阅共享也!

目录

前言

上篇 阅读撷菁

 难忘的生日礼物

 回眸百年创新史

 电子和魔鬼的差异何在——评少儿科普新作《量子幽灵》

 拉马努金之谜

 能不忆埃翁——漫话《数字情种》

 爱因斯坦:圣人,俗人,伟人

 多情的沃森——从《基因·女郎·伽莫夫》想开去

 永恒的“魔镜”

 数学的奇妙和愉悦

 邮票上的数学历程

 天文神韵邮票风采——话说《邮票上的天文学》

 奇在哪里,妙在何方——我看“太空奇景系列丛书”

 喜读“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

 阿西莫夫的第257本书

 卡尔·萨根的宇宙

 “轮回”之妙

 自然的发现及其他——初识劳埃德的《早期希腊科学》

 何为“成材之道”——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

 中外科学数千年探幽发微四十载——读席泽宗先生著《科学史八讲》

 苍天有眼眷斯文——读《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资深院士的回忆

 “嫦娥奔月”的真实史诗

 “平淡之中见新奇”的大家风范

 既要“上榜”,又要靠谱

下篇 书外时空

 抄书和偷听

 我与图书馆:五十年小忆

 书房故事大象无形

 科技图书出版的重镇

 “王者之象”与敬业精神

 “乐”在“苦”中无处躲

 日食与书缘

 艺林散叶和张冠李戴

 缅怀戴文赛老师

 忆郑文光

 平易而不懈怠,亲切而无矫揉

 故人佳译

 漫话“科学大师佳作系列”

 迎《天文爱好者》第300期感言

 望断“基地”三十年

 一代巨匠,为世人留下什么——读《宇宙秘密》,忆阿西莫夫

 真诚的卡尔·萨根

 巴特·博克缘

 “上帝粒子”不再是传说

 相伴“哲人石”回首十年路

 《数字杂说》的背景及其他

 决意取得真经,便有路在脚下

 从“梦天”的由来说起

 十年盛事亲历小记

 《追星》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许多往事令我感怀

试读章节

拉马努金之谜

今读传记两部,一部令我心醉,一部令我心碎。

令我心醉者,《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书缘”曾作简介;令我心碎者,《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是为本文主题。

拉马努金何许人也?他“对于数学是一块宝石……正如莫扎特之于音乐,爱因斯坦之于物理”《杜鹃蛋》一书的作者克利福德’斯托尔如是说。

1887年12月22日,拉马努金诞生在印度南部的小镇埃罗德,该镇位于马德拉斯西南大约400千米,约有15000居民。按照印度的古代神话,湿婆神怒斩梵天的五个头之一,埃罗德一词的原意“湿头”即由此而来。

生长在穷乡僻壤的拉马努金从未受过正规的数学教育。然而,他却用自己极其独特的、他人全然不可思议的方式,成了使印度为之骄傲、令世界为之瞠目的数学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英国人哈代曾经设计了一种关于天生数学才能的非正式的评分表,他给自己评了25分,给另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李特尔伍德评了30分,给他同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评了80分,而对拉马努金,他评了100分!

拉马努金于19l 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年3l岁。但是,他的身体糟透了,死神在一步步逼近。拉马努金在疼痛发烧中,在无穷尽的家务纠纷中,在自己已不能泰然处之时,他躺在床上,头支在枕头上,依然在工作。他的妻子佳娜琪后来说:“他和哪一个来看他的人都不讲话,总是数学……直到死前4天还在涂涂画画。”1920年4月16日上午,拉马努金在陷入昏迷后两个小时去世了,年仅33岁。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妻子、父母、两个弟弟和几个朋友。

美国科学作家罗伯特·卡尼格尔的《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是美国的一部畅销书,曾获1992年“美国书评界传记奖”。作者怀着对丰富多彩而引人人胜的细节的高度热情,描绘了拉马努金这位无学历的印度年轻小职员如何于1913年写信给大名鼎鼎的哈代,请求他对自己的若干数学思想发表意见。哈代慧眼识俊杰,看出来信出自一位天才之手,就想方设法安排拉马努金来到英国。书中把我们从印度马德拉斯的庙宇和贫民窟引到英国剑桥大学的庭院和教堂。在那里,虔诚的印度教徒“直觉王子”拉马努金与严格而又怪癖的“证明使徒”哈代并肩验证他的光辉理论,这是一种极其难能可贵而富有成果的合作。拉马努金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身后留下的那份使人着魔的、深奥的数学遗产,如今仍为后辈数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为了写作《知无涯者》,卡尼格尔专程前往南印度深入考察。他拜访了与拉马努金有关的有可能找到的几乎每一个人,当年拉马努金所到之处几乎都留下了卡尼格尔的足迹。他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之丰富与准确,可以说无人能与之匹敌。“言必有据”,对于《知无涯者》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作家,卡尼格尔曾经荣获格雷迪一斯塔克科学写作奖,他是《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国的崛起》等书的作者,其作品散见于《纽约时报杂志》《文明》《今日心理学》《健康》《科学》等多种刊物。他还是巴尔的摩大学耶鲁·高登文学艺术学院语言、技术和出版设计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执教新闻文学。此书的两位译者珠联璧合——胡乐士先生英语文化背景丰厚,齐民友先生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译本读来深感其功力不凡。(P11-P13)

序言

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弗朗西斯-培根的一篇Of Studies,400年来引得世上多少读者竞折腰。数十年前读王佐良先生的译文(篇名译为《谈读书》),唯觉词清句丽,妙不可言,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这Of Studies,乃是培根存世的58篇论说文(《论真理》《论死亡》《论恋爱》《论嫉妒》等)之一。曩昔水天同先生着手翻译《培根论说文集》时,“适值敌寇侵凌,平津沦陷,学者星散,典籍荡然”,且1939年译成之书,到1950年才首次刊行。水译下了不少考证功夫,加了大量注释,给读者带来诸多便利。另一方面,鉴于水译用语的时代印记,在今天读来已难免有点拗口了。其中Of Studies译为《论学问》,开头几句是:“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静养;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

再者,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何新译的((培根论人生——培根随笔选》,从上述58篇文章中选译了26篇。其中O.Studies篇名译为《论求知》。开篇译为:“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一文多译,各有千秋。读者尽可对照英文原著(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英文版培根Essays)嘻嘻品味,此处毋庸赘述。

有人评述,培根的那些论说文称得上是一种“世界书”,它不是为了一国而作,而是为万国而作;不是为了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这话自有相当的道理。但另一方面,阅历和处境不同的人,对培根论说文的感悟亦必有所不同。笔者以为,读这类书须持恬淡之性情;毋急功近利,方能品出真滋味。读后有所悟,才是真快活。

笔者尝应多家出版物之邀,撰文介绍书人书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来谈论书事之文章精选,共计50篇。它们皆与科学为伍,又有文化相伴,其笔调当可传达作者悠然阅读之恬淡心情,全书亦遂以《恬淡悠阅》冠名。书中上篇“悦读撷菁”,汇集了作者对数十种佳作的评介;下篇“书外时空”,包含了多篇与书籍密切相关却并非直接评书的文字。当然,不分上下篇也可以,盖因诸文虽情景不同,而旨趣则一:与读者悠阅共享也!

选这些文章时,考虑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本来,科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不恰当的教育把它们割裂开来了。半个多世纪来,这在世界上已有大量专门的讨论。无论中外,有识之士都想力挽这“两种文化”分道扬镳的颓局,这确实大有必要。我本人写过一本书,名叫《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曾获得了多种褒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在《追星》的“尾声”中,我引用了林语堂的一句话:“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我想,最好的科学人文读物,不也应该令人“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吗?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很值得作者们多多尝试。

感谢科学普及出版社,将本书纳入“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感谢吕鸣、王坤二位责任编辑精益求精的文字加工。“经典”二字重若千钧,笔者深感惶恐。但谈谈“科学、文化与人”却永远是一件乐事,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卞毓麟

2015年8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恬淡悠阅--卞毓麟书事选录/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毓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0092347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5210830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