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博物馆?什么是艺术史?什么是可视的艺术史?
什么是图像和图像的自主性?图像在表现内容的同时,又如何表现自己?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精)》以作者李军在欧洲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尝试以跨媒介艺术史的视野、细腻的图像分析和充分的个案讨论,穿越历史迷雾,在现代博物馆体制、现代艺术史叙事与前现代的教堂体制和空间布局之间,建构起鲜为人知的因果联系。
图书 |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什么是博物馆?什么是艺术史?什么是可视的艺术史? 什么是图像和图像的自主性?图像在表现内容的同时,又如何表现自己?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精)》以作者李军在欧洲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尝试以跨媒介艺术史的视野、细腻的图像分析和充分的个案讨论,穿越历史迷雾,在现代博物馆体制、现代艺术史叙事与前现代的教堂体制和空间布局之间,建构起鲜为人知的因果联系。 内容推荐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精)》以作者李军在欧洲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尝试以跨媒介艺术史的视野、细腻的图像分析和充分的个案讨论,穿越历史迷雾,在现代博物馆体制、现代艺术史叙事与前现代的教堂体制和空间布局之间,建构起鲜为人知的因果联系。 本书的研究是中国学者在西方艺术史、思想史领域,尝试走出编译状态的一次努力,标志着中国学者在面对人类现代性的普遍问题时,有能力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目录 导论 从"可视的艺术史"谈起 第一编 收藏与展览的考古学 第一章 "收藏"的观念 一 什么是"收藏"? 二 收藏什么? 三 为什么收藏? 第二章 从mouseion 到奇珍室:博物馆收藏的起源 一 亚历山大里亚缪斯神庙的真相 二 "奇珍室":藏品的博物馆 第三章 佛罗伦萨乌菲奇画廊与艺术博物馆的生成 一 乌菲奇之前的古代艺术品收藏 二 乌菲奇之前的当代艺术品收藏 三 乌菲奇之前的美第奇家族收藏 四 瓦萨里:历史、艺术与机构 五 乌菲奇的综合 第四章 美术学院陈列馆与沙龙:博物馆的展览制度 一 佛罗伦萨设计学院开启先河 二 法国王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收藏制度 三 法国王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展览制度 四 沙龙的"制度创新 五 公众问题 第五章 卢浮宫:公共艺术博物馆之诞生 一 "对所有人开放":公众普世性的生成 二 "艺术的万神殿":藏品普世性的生成 三 博物馆体系:"普遍的艺术史"之空间化 四 向心力与离心力 第二编 现代艺术史体制 第六章 谁是真正的"艺术史之父 一 黑格尔与艺术史叙事 二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之父"假说 三 艺术史的"遗传":黑格尔、温克尔曼抑或瓦萨里? 第七章 瓦萨里与现代艺术史体制 一 瓦萨里的"世界 二 从瓦萨里回看温克尔曼与黑格尔 三 父-子关系与现代艺术史建构的逻辑 第八章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一 从哲学看丹托 二 丹托的"艺术世界 三 "风格矩阵"与丹托学说的内在矛盾 四 1984年的突破 五 丹托的罹罪 第九章 贝尔廷的"艺术史终结论 一 从"艺术史结束"到"艺术史终结 二 三部著作的叙事 三 "艺术史终结之后"的艺术史叙事 四 对贝尔廷的批评 第十章 从"博物馆终结论"到现代艺术史体制之完成 一 "博物馆终结论 二 格罗伊斯与"博物馆非终结论 三 "现成物"与"圣体":艺术作为宗教 四 现代艺术史体制之完成 第三编 历史与空间 第十一章 瓦萨里艺术史模式的起源 一 几个关键词 二 瓦萨里艺术史模式的基本性质 三 1550年版的《大艺术家传》的空间结构 第十二章 《最后审判》图像与西斯廷礼拜堂的图像程序 一 瓦萨里的《最后审判》图像 二 米开朗琪罗与西纽雷利的《最后审判》图像 三 晚期中世纪的《最后审判》图像 四 西斯廷礼拜堂的图像程序 第十三章 另一类图像传统:《方济各生平》祭坛画 一 圣方济各与祭坛画 二 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圣方济各生平》祭坛画 三 瓦萨里与圣十字教堂 第十四章 原型: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图像与布局 一 图像制作第一阶段:1253 二 约阿希姆主义与中世纪晚期历史神学的变革 三 图像制作第二阶段:1288 四 从神学文本到视觉图像 五 东墙图像的秘密 第十五章 从约阿希姆到瓦萨里:空间的历史叙事 一 图像与历史 二 空间优先:大教堂的"宇宙形象 三 空间的历史叙事 第四编 图像的物性 第十六章 弗莱切尔"建筑之树"辨正 一 《比较法建筑史》的特征 二 "建筑之树"的两种图像 三 "历史风格"与"非历史风格 四 图式A与图式 第十七章 "树形图"的图像志:"谱系树" "知识树""耶西树 一 家族的生命:"谱系树 二 知识的体系:"知识树 三 神圣的图谱:"耶西树 第十八章 "树形图"的图像志:"历史之树"与约阿希姆 一 历史神学:从奥古斯丁到约阿希姆 二 《图像书》:约阿希姆的图像实践 三 图像的逻辑:从刻意隐瞒到普遍误读 第十九章 "树形图"的图像志:追寻"生命树 一 从"法律树"到"血亲树 二 十字架:独占的"生命树 三 伊甸园:另一种"生命树 四 面向东方 代结论:交错的共时 后记 图版来源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638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95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7 |
CIP核字 | 2015244141 |
中图分类号 | G269.1-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8 |
宽 | 191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