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阮海彪作品精选/骆驼草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笛子与笛声

疾病限制了我的活动。孩提时代,在邻居眼里,我是个碰不得的“豆腐人”。同龄人几乎都被他们的父母警告过了,不准跟我玩。我成了瘟神,会传播瘟疫似的。然而童心未泯的我难免蠢蠢欲动。由于物质匮乏,当时很少家庭置有玩具。孩童们玩的是跳房子、踏地雷、官兵捉强盗──需要付出体力的智力游戏。因为疾病,我不能奔、不能跳,打打闹闹的玩儿自然没我的份。没法“与民同乐”,我只能寻找自己的乐子。我的乐子是外出游逛:城隍庙、十六铺、南京路、外滩。总之,大上海凡值得一游的地方都想去游游晃晃。

孤家寡人的外出转悠实在无趣。只是胆敢陪我出游的同龄人实在不多。终于有一位年长我几岁的邻人愿意陪我出游。无奈我这频繁发作的疾病使他怯于公开接受我的邀请。于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兜乔家栅。譬如我问:“乔家栅兜一圈去不去伐?”“好,去吧!”他欣然接受,有点心领神会的意思。

我们便相伴,装出溜达的样子,款款向“乔家栅”走去。但当我们一旦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就天高任鸟飞了。显而易见,去“乔家栅”兜一圈是幌子,我们玩的是障眼法。

现在大多数上海居民都知道“乔家栅”是店名,以经营糕团、点心等餐饮业闻名沪上。近年来“乔家栅”组建了集团公司,规模庞大。店家分布据我所知,南市老西门有“乔家栅”,市中心的淮海路、襄阳路上有“乔家栅”,稍边远的北新泾有“乔家栅”,浦东也有“乔家栅”。也许上海其他地方也有冠以“乔家栅”的点心、糕团等饮食店。只是真正的“乔家栅”当年就在我家后面,是一条与我家门前那条马路并行的小马路。这条短短的小路至今仍被叫做“乔家栅”。换言之,当今上海所有冠以“乔家栅”的饮食店,都源于这条小路。相传“乔家栅”始祖就是在这条小路上发迹的。

而这条被少年时代的我用作外出游玩幌子的小路实在太平常了。就像老城区所有最古老的马路一样:三四米宽、几十米长,两边都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两层高的楼房。唯一不同寻常的是一座道观。那时,这座道观已被改为一家传染病医院。就这条被称为乔家栅的小路,却给现在的我留下几多美好而苦涩的回忆。

因每次兜完“乔家栅”我总会发病,不久“西洋镜”就被戳穿了。那位年长我几岁的邻人再也不敢贸然接受我“同兜乔家栅”的邀请了。家里加强了对我的防范,我成了不折不扣的“管制分子”。

幸亏卖蛋阿奶为我送来了一支闷笛。

卖蛋阿奶就住对面那座古楼上,是一个孤老。

这管笛子为何被叫做“闷笛”呢?因为它比寻常之辈少了一个孔。这个被省略的笛孔,是用来装笛膜的。不需装笛膜的笛子倒适合我这样一个一分不名的孩童的。尽管它发出的声响尖尖的细细的,犹如好咋唬的太监,我还是整天捏着它呜呜地吹。

通过勤学苦练,我学会了一首曲子:《我是一个兵》。因不怕吹破笛膜,我舍得用力气。每天周而复始,反反复复就是这么几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吹久了我便发现,我在屋里吹“我是一个兵”,门外就会聚起不少同龄人跟着唱:我是一个兵,从小卖大饼,卖了两只葱油饼打败了日本兵。把歌曲歪曲得不成样子。有时还把卖大饼引申到我的病。譬如:我是一个兵,从小生毛病,等等。我放下笛子冲出门外,他们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我进屋拿起笛子,他们又故态复萌,很令人奈何不得。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我从小生病是事实,人家唱的也不能算不实之词。因此,不管他们唱什么,我仍然吹我的“我是一个兵”。

现在想来,这支细细的黄蜡蜡的、少一个孔的“闷笛”曾给过我无限乐趣。它至少使我暂时忘却了眼前的现实。有一度我吹得很用心,整天乐此不疲。见我吹得忘情,卖蛋阿奶就夸奖我,鼓励我用心吹,还认为说不定将来我可以以吹笛谋生,当个吹鼓手什么的。(P1-P3)

目录

散文

 笛子与笛声

 雨纷纷

 我的过继生涯

 我的奶哥哥们

 外婆的王家渡

 大大,我的外祖父

 阿奶,我的外祖母

 爷爷,我的祖父

 娘娘,我的祖母

 故人三章

 二条石

 南货店

 红皮花生

 大娘舅

 与文庙结缘

短篇小说

 鸽子

中篇小说

 沉香阁

内容推荐

《阮海彪作品精选/骆驼草丛书》收入了阮海彪散文及中、短篇小说17篇(部)。作者以他独特的笔调把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人生浓缩在作品里,上演了中国社会无尽的悲喜剧,因而“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切身体验过的某种苦恼和温暖”。表现了作者对文明、对道德、对时序以及对青春成长等话题的关注。

编辑推荐

骆驼草,属落叶灌木。身躯并不高大,但根系发达,扎根极深,不怕风沙,不怕干旱,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枯死。在恶劣的环境中,骆驼草与大自然抗争,顽强地生长,以它不屈的意志滞止了风沙的流动。这正是我们这些病残作家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阮海彪著作的《阮海彪作品精选/骆驼草丛书》则是其中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阮海彪作品精选/骆驼草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海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84695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508309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