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主题学与传统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王立著的《文学主题学与传统文化》中四编十二章,属于种类不同、侧重有别的主题学研究,偏重在其作为不同文化分支的贯通性书写的总结。

第一编“人伦诚信编”从单位观念史的主题学研究。第二编“博物器物编”属于概念性人物类型、意象母题研究。第三编“传奇人物编”,属于人物主题研究。第四编“艺术生产与消费编”以古代诗学同叙事文学关系密切的两个母题,展开对“诗境印证实感”现象和“作诗免罪”故事的专论,这是主题学理论在世俗文化与文人雅文化关系方面的探讨。

内容推荐

王立著的《文学主题学与传统文化》分前言、四编12个章节。前言简介主题学若干概念范畴及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第一编阐发社会正义原则对文人心态的浸染,家庭婆媳夫妻关系题材特色及民俗来源,父子关系的异化在小说中的表现;第二编梳理了神秘崇拜的母题史价值,古代媚药物象的种类及来源,体中异石故事源流,明清窃印还印母题及印文化特征;第三编总结博物母题及若干博物者形象,明清易代时奇女子题材演变,明清医者形象及医患关系表现。第四编探讨了古代诗歌文本生成积习,诗歌创作消费中“作诗免罪”现象。全书注意提示古代文学某些母题生成传播的民俗机制与文化成因。

目录

前言 主题学诸范畴及其内在联系

一 主题学发展的若干阶段及特点

二 主题与母题的联系和区别

三 主题学的文化积存与审美价值

四 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意象与情境

五 母题、类型的兴替

第一编 人伦诚信编

 第一章 孟子仕隐观的社会正义原则及其对文人心态的影响

一  孔子出处仕隐观的基本表现

二 孟子出处仕隐观的几点新创

三 孟子仕隐观与其社会正义思想的联系互动

四 唐末林慎思《续孟子》对孟轲仕隐观的理解发挥

五 孟子仕隐观对于中国文人心态的影响

 第二章 《孔雀东南飞》:婆媳矛盾母题的经典本土建构

一 东方民族的一个常见、多发的家庭症候

二 母题的经典本土文化建构

三 婆婆异化、儿媳优越感与弱男懦怯的代价

四 婆媳关系:一个永恒而无解的社会生态难题

 第三章 性格、伦理冲突下的匡章父子关系及悲剧内涵

一 两个匡章原型内蕴及其文本演变

二 主要人物个体性格之间的冲突

三 父子关系伦理异化后的冲突表现

第二编 博物器物编

 第四章 《搜神记》的小说母题史意义

一 树神母题为核心的神秘崇拜以及变形

二 符篆效验、获宝机缘与法术运用

三 人类生命与灾害关系及生命时限本身

四 小人国传奇、仙女香氛与外星人传闻

 第五章 媚药源于西域考述

一 媚药的原料构成种种

二 佛经中的媚药及其最初被认为产于外域

三 媚药介绍中的原始思维互渗律

四 关于媚药的故事传闻以及文学化

 第六章 生命体内生异石母题的源流与意义

一 动物体中之石的祷雨功能

二 关于元代的“心中结石”传说

三 “相思结石”的深层来源及传播的时代成因

 第七章 明清窃印还印母题与印崇拜的文化渊源

一 明清野史笔记与小说中的窃印、还印母题

二 中国古代印崇拜的文化渊源

三 印的辟邪作用与象征功能的文学展演

第三编 传奇人物编

 第八章 博物者的认知阈限:古代文献与传说中博物母题的连锁悖论

一 祖师型博物者:孔子、鬼谷子、张良等的神化

二 精灵博物者:白泽传说及精怪神兽的人化取向

三 整合型博物者:东方朔博物的互文性书写

四 自然博物者:张华与魏晋六朝志怪的本体性认知

五 博物观念的延续与异变:明代博物书写的现代性特征

六 域外博物者:中国古人对“异域异能”的期待与认知局限性

 第九章 奇女子刘三秀命运题材的渊源、演变及时代成因

一 《过墟志》文本渊源及其演变

二 《过墟志》不同文本的意义及影响

三 《过墟志》体现的明末清初的多重时代成因

四 《过墟志》的题材渊源:乱世中的女性命运关怀

 第十章 明清通俗文学之医者形象的文化阐释

一 关于通俗文学、通俗性的界定

二 明清良医、福医形象及其题材表现的通俗性

三 恶医、庸医书写中的通俗文学要素

四 医者形象中的神秘性、传奇性叙事

五 由杂剧入小说:元明清医者形象的通俗化进程

第四编 艺术生产与消费编

 第十一章 古代诗学中的“诗境印证实感”现象

一 诗境印证实感的种种审美体验方式

二 古人对“诗境印证实感”现象审美生成的探讨-

三 “诗境印证实感”现象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十二章 明清“作诗免罪”母题与诗歌艺术的生产消费

一 明清小说中的作诗赋免罪描写

二 作诗免罪母题在明清野史笔记中的基本表现

三 宋代之前作诗免罪母题的盛兴及特点

四 母题盛于明清的部分现实成因及其艺术生产本质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主题学与传统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88125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6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2016205148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