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理、周明全主编的《更好或更坏的未来--80后批评家年选(2015年)》系统展现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80后青年批评家们在2015年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部作品分别由《视野》《问题》《现场》《我们》《心路》五部分组成。在具体的文章中,既有80后评论家对当代文学史的宏观解读,也有他们对当下的文学现场、文学现象细致、独特的阐释。透过书稿,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到2015年的当代中国文学。
图书 | 更好或更坏的未来--80后批评家年选(2015年)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理、周明全主编的《更好或更坏的未来--80后批评家年选(2015年)》系统展现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80后青年批评家们在2015年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部作品分别由《视野》《问题》《现场》《我们》《心路》五部分组成。在具体的文章中,既有80后评论家对当代文学史的宏观解读,也有他们对当下的文学现场、文学现象细致、独特的阐释。透过书稿,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到2015年的当代中国文学。 目录 视野 一代人的历史出场——纪念《大话西游》二十年 失败者的飞翔——浅谈“小清新” 从网络文学到新媒体文学——以“一个”和“果仁小说”为例 “小时代”的终结与“最世”的浮现 这是一片茂密的文学森林——“80后”文学纵观 问题 艰难的“时代性”——从“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说开去 20世纪80年代作家的溃败和“80后”作家的可能性——以2013年的长篇小说为例 “生活的有限性”及其五种抵抗路径——以2014年短篇小说为例谈“80后”小说创作现状 “后青春”何以现实突围——2014年“80后”小说创作观察 《炸裂志》:碎裂的历史主体及其当代境遇 现场 世纪的“野兽”——由邓一光兼及一种新城市文学 生命的亲证——论史铁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小说的三重美学空间——论宁肯《三个三重奏》 历史的野兽:《老生》论 在中国的大街上捡起一截断树枝——“90后”诗歌印象及其他 西部以西:新疆当代文学的地域经验与书写策略 “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改定《心灵史》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转折” 写在文学批评边上 人性隐微处的鬼气与先锋叙事的印迹——第六届鲁奖获奖中篇小说观察 我们 更好或更坏的未来 人与城——蔡东论 石子投在水中——于一爽《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 从一个任性的“我”中走出来——关于蒋峰《白色流淌一片》 “80后”批评家群体展示的方法与意义——论周明全《“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及其他 心路 回首光芒,驻足深渊——嗅嗅身上粘带的20世纪80年代灰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更好或更坏的未来--80后批评家年选(2015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金理//周明全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1494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2016168083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