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内容
编辑推荐

王秀杰著的《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一书,内容既有文学专题史述的性质,也有文化散文的性质,读后很令人感动,也增加了不少知识。书中描写了唐代的李白与杜甫,宋代的苏轼与王安石,清代的顾炎武与归庄,晚清的秋瑾与吴芝瑛等几十人的交往与友谊。书中写文人之间的友情,遵循的是人物传记的纪实文体,在选取材料上,做到笔笔有宗,真实可靠,杜绝虚拟。

内容推荐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目录

一、千古交情,唯此为至

 ——杜甫与李白、高适的友情

二、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

 ——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友情

三、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情

四、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范仲淹与欧阳修的友情

五、交情有若此,始可论胶漆

 ——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

六、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

七、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

八、平生故人端有几?长河顿足泪进血

 ——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

九、朋友多相怜,此志贯穷达

 ——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

十、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

 ——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

十一、独荐寒泉证旧盟,可堪生死论交情

 ——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后记

试读章节

千古交情,唯此为至

——杜甫与李白、高适的友情

唐朝建立之初,唐太宗贞观之后的一百多年,出现了国力强大、经济高涨的全盛阶段,被誉为盛唐。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广阔,开拓了诗人的胸襟,文化也随之出现了全面繁荣的高潮,许多著名的大诗人同时出现,诗坛放射出璀璨的光彩。但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急剧变换的社会环境,改变了诗人的生活,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理念之前的诗风,富有浪漫气息与理想追求;之后的诗风,充斥着沉郁悲壮与艰辛无奈。李白、杜甫等文人,青春年少生活在开元盛世,中老年却饱受了离乱的苦难。时代的变化反映到诗人的创作中去,因而生成了李白之飘逸,杜甫之沉郁,高适、岑参之悲壮,从而构筑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造就了盛唐的文学之盛!

然而,更让盛唐文学闪耀万世光辉的是,中国历史上顶级诗人们的幸会。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这些浪迹天涯的大诗人在远离故土的某个地方,竟会有命运的交集,难忘的相聚,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将他们珍奇的友谊铭记。真挚的友情是唐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伟大的作家都是胸襟开阔、具有强烈正义感、积极进取人生态度,高深艺术造诣之人。对社会丑恶事物的厌憎和彼此问对才能的尊重,使他们容易达成共识,因而建立起亲密的友谊来。正是有这些才高学富的文坛巨子间的互相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使盛唐之诗坛高峰迭起。杜甫便是一个极为重视友情的人,他与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如李白、王维、储光羲、高适、岑参等,有的成了终生的朋友。他们相互间有许多表达思念饱含深情的诗篇,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有三四首,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十余首,写给高适的诗近20首,与岑参也有唱和。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书香门第,在中原成长,受儒家思想影响颇大。古人中那些圣贤豪杰、忠臣孝子,家族中历代先辈的事业文章,无不对他思想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决定了杜甫必定要走一条科举之路。唐代科举取士的方法分生徒、贡举、制举三种:在京师及各地学校成业的诸生,送尚书省受试的,为生徒;未从学校出身,但在州县受试及第了到尚书省受试的,为贡举;每隔数年,天子诏行一次以举非常之士,为制举。杜甫19岁开始游历,后在州县受试及第,开元二十三年(735)24岁时,回洛阳应进士考试,不第。之后备考的八九年,倒成为杜甫最为快意的时期;他游览了许多名胜,结识了许多名流。

杜甫先去衮州司马任上的父亲杜闲那里省亲,乘便游历了衮州、齐州一带名胜。这期间,令人称奇的是,杜甫与求仕失利的高适在山东汶水之畔的济宁相遇结识。高适大杜甫10岁,沧州人。早年随父旅居岭南,父死后,回到中原,客居商丘、开封一带。有游侠之风,曾游历长安,北上蓟门,漫游燕赵;以建功立业自期,寻求进身之路,但都没有成功。32岁时赶赴长安应试,不第,三年后,写下借汉写唐的边塞诗《燕歌行》。杜甫十分欣赏高适的豪放诗情,感佩他对国家边防的忧患意识,联想自己与之相似的求仕经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虽是萍水相逢,但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话题颇多,互相留下了深刻印象。高适与杜甫,青年时代结下的深厚友情保持终生,虽然后来二人的人生境遇差距很大,但友情却历久弥新。

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归东都为姑母送葬,之后在洛阳一带流连。天宝三年(744)那个孟夏,令人称奇的事情又发生了,44岁的李白与33岁的杜甫在洛阳相遇了!对于这两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的奇妙相遇,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是“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两位创作成就卓越的诗人,受到世世代代的赞美: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两颗巨星在洛阳的天空相映生辉,由此结成友情,写下彼此思念富有深情的诗篇。他们的友情光耀千古,成为一则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坛佳话。

P1-3

序言

看世间何谓友情

——序《流水高山诗系情》

◎王向峰

秀杰同志最近完成了这部专写文人之间亲密友情的著作——《流水高山诗系情》一书,内容既有文学专题史述的性质,也有文化散文的性质,读后很令人感动,也增加了不少知识。这是一部很难写的书,因为书中的11章构成,从唐代的李白与杜甫,宋代的苏轼与王安石,清代的顾炎武与归庄,晚清的秋瑾与吴芝瑛等几十人,单独地说他们的某一方的作为与诗文,并无特难下笔之处,但若专写与某人的交往与友谊,这就必须交错地同读两家书,发现他们的特有交往与友情之结。实现这种主题的钩沉与展现,非得在其各自著作和史籍的搜罗中细加拣取不可。据我了解,秀杰写作此书,尽量从各种文本中搜集有关其人友情的线索,读所能找到的各种版本有关其人的传记,通读被写者的诗文,选读各朝史书的相关评价,读已有的关于其人友情的记述,还有相关的传奇、诗话、笔记、典故以及野史等。这种写作过程实际是从埋没于典籍中的陈年记载中,唤出曾经存在于现实中的鲜活生命,在今天的读者面前重新生活一遍,让人们参与其中,进一步深层次地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甚至也反问自己,谁是你的朋友,你是谁的朋友?然后自己能回答一个重大的人生之问:何谓朋友?

从本书中所写的20多人的友情事略中,我们感受最突出的一点是,这些人的友谊的形成和加深,都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并在艰难时世中经过砥砺而成,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李白因为想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以“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壮心报效国家,却误入以勤王名义招兵买马的永王幕府从事,因而陷入“附逆作乱”的罪祸之中,虽经多人挽救免死,最后还是被流放夜郎。杜甫闻之十分牵念,连连夜梦,为之悲怀难禁和义愤不平,写出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杜甫认为李白与屈原一样忠贞与冤屈。像书中写的柳宗元与刘禹锡,他们参与“永贞革新”,为反对宦官专政、藩镇割据、贪官横行,改革朝廷弊政,曾同心合力地奋争于革新的第一线。革新失败后他们与韩泰等六人同贬为远州司马,而刘禹锡被贬之地更远。在元和十年“量移”回京后,按权相初意是要派他去播州任剌史,柳宗元因刘有高龄老母,不该到那么荒远之地,提出以他自己去地相对换。这该是何等地侠肝义胆!而晚清的革命志士秋瑾与吴芝瑛和徐自华三人间的姐妹情,更是以推翻清王朝为共同目标,诗作往还中写的也全是这一主题;在秋瑾就义后,她们为实现秋瑾葬身西泠的遗愿,敢冒极大政治风险,“欲觅西湖干净土,为卿三尺造孤坟”,在西泠桥畔岳飞墓侧找到一方净土,安葬了这位旷代的鉴湖女侠。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秋瑾和如她的两位志同道合的侠女,都是这样少有的敢于作为的巾帼英雄。

秀杰本书是从诗作往还的角度写历史人物的友情,文章形态大体上属于历史散文。从历史意义上说,所写的事情必须得真实;从文学的散文体式上说,就必须有文学性。我们在书中看到,对于这两点,在书中基本上都得到了实现。

书中写文人之间的友情,遵循的是人物传记的纪实文体,在选取材料上,做到笔笔有宗,真实可靠,杜绝虚拟。本书是以正史为遵循,传闻为补充。但因皇权、正统观念的时代局限,有些正史也有失公允,如《宋史》对王安石变法,对王安石本人的评价,是不够公道的;对柳宗元、刘禹锡这些参与“永贞革新”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公道的。本书中对于所有不公道的人物评价则不以为然,而是按历史应有的准则,做出自己的评定。

为保证对史实的准确把握,书中基本上是以叙述为主,描写较少,略有抒情、议论及比拟,但也不以个人的感慨冲淡史实本身。在史实的叙述中,基本上是以年代顺序为脉络,穿插起友人交往的重要事件或典型事例,自然显现出友情逐步加深的过程。如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便是从二人相识写起,直到二人先后去世,一路写出他们在新体宋诗上共同的切磋探索,终至携手取得杰出成就。但也有倒叙方法的使用,如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情,便是从“永贞革新”失败十年后开篇,写刘禹锡与柳宗元等被召回京,等候重新调遣的情景。因为柳宗元为刘禹锡易谪贬之地事,在古代文人友情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例,是被历代大肆褒扬的,不仅新、旧《唐书·柳宗元传》里均有记载,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里也作重点评述。从此写起,然后间叙他们的结交之始,再回过头来接写衡阳临歧而别,自然引出二人最为重要的几次唱酬。

本书在结构布局上也有值得注重的特点。

首先是多线复述,反映出追求正义与崇尚友情的时代风尚。如叙述中设主线、副线,突出主要人物间的友情,问写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友情。诸如:写杜甫与李白、高适的友情,以李、杜、高的友情为主线,兼写岑参、严武的副线;写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友情,先以“元白”之交为主线,兼写与刘禹锡的副线;后以“刘白”之交为主线,兼写与裴度的副线;辛弃疾与陈亮、朱熹的友情,是以辛、陈友情为主线,辛、陈与朱熹友情是副线。林则徐与邓廷桢之交是主线,与魏源、龚自珍等是副线。

在多线复述中又有数线平行并重的笔法,这可以达到笔墨均衡,体现出主要人物形象之厚重丰满。如顾炎武与归庄、傅山友情,先写顾、归之交,再写顾、傅之交。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之交谊,也是以交叉叙述实现的。  其次是用被描写者自己的诗文说话更深切感人,且更符合主体的身份。可以从中直接显现友情的闪光点,发现友情发展的重要节点。如杜甫对李白的情感。杜甫《梦李白二首》表达了他对不知李白生死的悲忧之情,他对李白魂牵梦绕:“故人人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他挂念着李白的行程艰难:“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在《天末怀李白》诗中,更见细致人微的体贴,更是哀婉深刻至极:“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再如,白居易与元稹的情感。白居易贬谪路上所作《西归》中诗句“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把君试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他一路寻找好友留下的诗作彻夜把读。当元稹听到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消息时写下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其哀伤怨苦之情更是直人心扉。如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情感更是情真意切,接到柳宗元去世的噩耗,刘禹锡“绝弦之音,凄怆彻骨”,以至于“惊呼大叫,如癫似狂。”一哭三叹,令人肝肠寸断!以上种种,都是友情深到刻骨铭心程度的充分证明。

秀杰在这本《流水高山诗系情》的书中,大力张扬历史人物之间的友谊,既是弘扬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倡导现代中国人应有的君子之交。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是为了光明正大的正义目标而团结合作,“比”是为营求个人私利而朋比为奸。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里说的“淡”,就是为了杜绝成为“比”的诱因的世俗名利的牵引。可见,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先圣先贤、仁人志士,显现之示人以范的交友之道,大有丰富深远的内涵,所以不论是政治上、经济上、交际上、文化上的小人之“比”,都是我们必须摒弃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待秀杰的这本书,其中的道德价值还是不于可低估的!

序后以几句小诗收结文意:史传搜求论友情,人生何得有良朋?先贤范式辉千古,祸福穷通命共承。/友朋之道意非轻,以义相交重坦诚。纬地经天家国事,人生到此亦豪英。/流水高山千古情,夷门刎颈慕侯赢。舍身取义为仁者,青史英贤不朽名。

2016年4月15日

(作者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后记

年轻时,读三国曹丕《典论·论文》中“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句子,不以为然,认为那是一种很久远的恶习。后来到文艺部门工作十余年,间或耳闻目睹到文人“相轻”之事,才发现那行径在当今文坛仍时有隐现。

年过花甲,愿读一些文人传记,从中豁然发现,中华文化发展史册里,原来竟然有那么多令人肃然起敬的文人友情!白居易与元稹的相规相劝,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相扶相助,欧阳修与梅尧臣的相切相磋,辛弃疾与陈亮的相呼相应,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相砥相砺,诸如此类的文人友情故事历代皆可找到范例。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患难与共,生死不渝,以君子间高尚的“相亲”取代了小人间猥琐的“相轻”,共同谱写出一部部文人友情的动人华章。

其实,珍视友谊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古仁人君子,犹重道义之交。道家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儒家主张以德交友,以友辅仁: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孟子曰“友也者,友其德也”。

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了“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的“高山流水”之声;知音由此结成,他们的友情如同高妙的琴声千古鸣响。白居易将交友境界推升到了“云间鹤背上”,他与元稹、刘禹锡等友人相偕骑鹤于万里云天之上,留给后人一个仰视的高度。有美德基础的友情,才能如高山流水般绵长,如鹤翔九天般高远。

撰写此书,除了要抒写自己心中那份对真正友情的感动外,还望那些高标独立万古流芳的文人亲密友情故事,能给当世文人的心田以滋养。

王秀杰

2016年春于沈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秀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7388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6237052
中图分类号 I247.8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