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林·格雷的画像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浓郁的玫瑰香漫溢画室,夏日的微风轻拂花园里的树木,穿过敞开的门,传来阵阵紫丁香的馥郁,或是绽放着粉色花的荆棘的幽然清香。

亨利·沃顿勋爵侧卧在波斯毛布料长沙发的一角,像往常一样抽着烟,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根了。映入他眼帘的是蜜一样香甜、蜜一样色泽的金链花的微光,抖颤的枝条似乎难以承载它火焰般绚丽的花朵。飞鸟奇妙的剪影,时不时地掠过遮住大窗的柞蚕丝绸的窗帘,瞬间产生了日本画的效果。这令他想起东京那些脸色苍白如玉、神情疲惫的画家,他们以必要的静态艺术手法想要表达迅捷和动感。蜜蜂发出沉闷的嗡嗡声,时而穿过没修剪的长草,时而不知疲倦地围着金色忍冬花打转儿,蔓生的忍冬花落满灰尘,静寂愈发压抑。从伦敦远远地传来模糊的喧嚣,像管风琴奏出的低音。

房间的中央支着笔直的画架,画架上夹着一幅全身画像,画像中的年轻人美貌惊人。画像前不远的地方正坐着画家本人,巴兹尔·霍华德。几年前,他的突然失踪曾在公众间引起极大兴趣,也招致了各色奇怪的猜测。

画家打量着自己精心创作的清奇俊美的艺术形象,脸上浮起得意的微笑,似乎沉醉其中。但他突然受惊一般跳起,闭上眼睛,用手指捂住,仿佛要把某个奇特的梦锁在脑中,唯恐自己从中一下醒来。

“这是你最好的作品,巴兹尔,你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幅,”亨利勋爵说,带着些许倦意,“明年你一定要把它送到格罗夫纳画廊去。皇家艺术学院太大,也太俗。每次我到那儿,要么人多得看不见画——那当然很糟糕,要么画多得看不见人——那更糟。格罗夫纳画廊的确是唯一值得送去的地方。”

“我可不想把画送去什么地方。”巴兹尔答道。他向后甩着头,奇怪的样子可是当年牛津朋友们的笑料。“不,哪儿也不送。”

亨利勋爵眉毛一挑,透过淡淡的蓝色烟圈,吃惊地看着巴兹尔。烟正从掺有大量鸦片的香烟中冒出来,升起奇异的螺旋形烟圈。“哪儿都不送?老兄,为什么?理由呢?你们画家真是古怪!不遗余力地去追逐名望,而一旦到手了,却好像要弃之不顾。你真是傻,因为世上比被人议论更糟糕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没人议论。这幅画像不仅能让你超越英国所有的年轻人,还会招致老年人的妒忌,如果他们还能动情的话。”

“我知道你会嘲笑我的,”他回应道,“但我真不想将画送去公开展览,我在这幅画里倾注了太多的自我。”

勋爵在长沙发里伸了一下懒腰,大笑。

“我知道你不会错过这个嘲笑我的机会,但尽管如此,我仍实话实说。”

“倾注了太多的自我在里面!我发誓:亲爱的巴兹尔,我不知道你还如此虚荣。我实在看不出你和画像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你面孔粗糙、僵硬,头发黑得像煤,而这个年轻的阿多尼斯,他看起来像用象牙和玫瑰叶制成的。啊,我亲爱的巴兹尔,他是那喀索斯,而你——好吧,当然,你有理智的神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但是美,真正的美恰恰终结于理智神情出现的那一刻。理智本身就是一种夸张的形式,会破坏脸部的和谐。人一旦坐下来思考,就变得只有鼻子或只有额头,或者某种可怕的东西。看看那些需要高深学识的行业中的成功人士吧,他们真是让人极其厌恶!不过在教堂里的神职人员例外,因为他们不用动脑筋,一位八十岁的主教,一直说着他十八岁时人们教他说的话,结果,他自然而然总是令人极其愉悦。你那神秘的年轻友人,你从未告诉过我他的名字,但他的画像可真令我神魂颠倒。他从不思考,对此我深信不疑。他就是相貌迷人头脑空白的那一类。冬天我们无花可看,他就该一直待在这儿;夏天也一样,夏天我们需要某种东西来清醒我们的理智。别太自鸣得意了,巴兹尔,你跟他可是一点儿都不像。”P1-3

目录

正文

序言

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

呈现艺术,隐去艺术家是艺术的目的。

批评家能把自己对美的事物的印象,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甚至全新的内容。

批评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低形式,是自传体的。

那些在美的事物中发现丑的含义的人是堕落而毫无魅力的。这是过错。

那些在美的事物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他们还有希望。

懂得美的事物仅仅意味着美的人,才是上帝的选民。

书没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只有写得好的和写得差的,仅此而已。

十九世纪对现实主义的厌恶,如同从镜子里照见自己面孔的卡利班的狂怒;

十九世纪对浪漫主义的厌恶,则是从镜子里照不见自己面孔的卡利班的狂怒。

人的道德生活只是艺术家创作题材的一部分,而艺术的道德在于完美地运用不完美的素材。

艺术家并不想证明什么,即使真实可以被证明。

没有艺术家有道德上的同情。艺术家道德上的同情会造成不可饶恕的矫揉造作的风格。

从不存在病态的艺术家。艺术家可以表达一切。

对艺术家来说,思想和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工具;

对艺术家来说,罪恶与美德是艺术创作的素材。

从形式的角度看,音乐家的艺术涵盖了一切艺术类型;

从情感的角度看,演员的技艺涵盖了一切艺术类型。

一切艺术既有外表,又有象征。

若有人要钻到外表的下面,那后果自负;

若有人要解读象征的内涵,那后果自负。

艺术真正反映的是观众,而不是生活。

一件艺术品引发不同的观点,正体现了作品的新颖、复杂、重要;

当批评家们意见分歧,艺术家却与自身一致。

制造出有用之物的人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他不崇拜它;

制造出无用之物的唯一借口,就是制造者狂热地崇拜它。

一切艺术皆无用。

内容推荐

奥斯卡·王尔德著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介绍:少年道林·格雷相貌俊美,心地纯良。朋友霍华德为他画了一幅绝美的画像,而亨利勋爵的一席话让道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青春和美。他不禁感叹:“真悲哀啊!我会变老,但这幅画将会永远年轻……如果能反过来就好了!如果永远年轻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那该多好啊!为了这个,我愿献出这世上我拥有的一切!我愿以我的灵魂交换!”不料一语成谶,道林不仅永葆青春,犯下罪恶也丝毫不改他纯净的面容,而画像愈发邪恶丑陋。当欲望得到放纵,罪孽覆水难收之时,道林欲杀死过去,举刀向画像刺去,一切都结束了……

编辑推荐

奥斯卡·王尔德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他艺术化的自传,和不幸命运的前奏。犯罪、惊悚、男主人公之间的暧昧情愫……这个构思精妙、想象丰富的故事背后是王尔德关于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洞察。王尔德广为流传的经典语录绝大部分都来自本书。

《道林·格雷的画像》于1891年出版后曾受到英国报界抨击:“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评论家们纷纷称道林·格雷为“恶魔”,但王尔德认为他是无罪的:如果不用为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会露出人性的恶。

当一场同性恋爱使王尔德官司缠身,《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罪证之一,最终他被判“严重猥亵罪”入狱两年。在一百年多后的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王尔德写在书中的一句话可谓该事件的最佳注解:“世人所谓的不道德之书,其实展现了世界本身就有的耻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林·格雷的画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宜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46838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6273771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0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