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的窗口看世界》是作者曾遂今近30年来在艺术学、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思想记录,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研究前沿,至今对艺术学科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仍然具有启发、开导与引领的意义。全书分《音乐与价值理性》、《音乐与“非遗”》和《译文编》三大篇共30篇文论。
图书 | 从艺术的窗口看世界--音乐文化的价值理性思考/博导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艺术的窗口看世界》是作者曾遂今近30年来在艺术学、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思想记录,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研究前沿,至今对艺术学科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仍然具有启发、开导与引领的意义。全书分《音乐与价值理性》、《音乐与“非遗”》和《译文编》三大篇共30篇文论。 内容推荐 《从艺术的窗口看世界》收录作者曾遂今近30年来在音乐文化方面的探索与思考的文章,其中包括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音乐评论等论文和相关文论。在“音乐·价值理性篇”中,读者能直接了解到作者的音乐社会价值观、音乐创作审美观和中国音乐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音乐学·学科建设篇”是作者在教学科研中的思考心迹,其中一些观点和论点已融人作者相关的学术著作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艺术篇”中,重点刊登了作者30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凉山彝族口弦》,本论文也系首次全文、完整的发表,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另外,本书也选择了作者早期的一些音乐、艺术理论译文。其中,《弗洛伊德主义与现代资产阶级艺术学的危机》、《论黑格尔的美学对象观》对读者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音乐·价值理性篇 歌曲传播中的审美正气 论音乐批评的科学性 论音乐编辑的科学定位 传递音乐新知识播撒艺术正能量 ——写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 飘去的岁月 归来的梦 ——文化部老干部合唱团寻迹 历史的诗篇真情的回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歌曲再思考 音乐的社会功能与中国先进文化 努力创建和谐的传媒音乐文化 感觉台湾:音乐、人与自然 电视音乐三题 流行音乐中的微观理论话题 吉他流行带来的思考 街头音乐与现代城市文明 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 音乐建设中的中西关系刍议 历史责任中的学术创新 ——《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读后 音乐学·学科建设篇 传播与旋律 新世纪的音乐社会学 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 中国古代大众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思考 现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体系相交互动初探 音乐传播:观察、研究与教育 ——音乐传播的概念解读 音乐传播链上的音乐表演空间与文化创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艺术篇 凉山彝族口弦 创造性灵感从口弦簧片上激发 民族音乐学中的观察方法浅论 试论民歌概念内涵的转化 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学问题看传统 中国笛文化 借鉴与启迪·译文篇 音乐社会学 音乐学家 弗洛伊德主义与现代资产阶级艺术学的危机 论黑格尔的美学对象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艺术的窗口看世界--音乐文化的价值理性思考/博导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遂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115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6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8 |
CIP核字 | 2016033909 |
中图分类号 | J60-53 |
丛书名 | 博导文丛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