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说家过招》一书是著名文学批评家、上海《文学报》资深编辑朱小如的文学批评集。全书共分三辑,共收录文章43篇,书末附作者演讲记录一篇。本书全面收录了朱小如自1980年代以来的重要批评文章,比较系统地呈现了作者几十年批评生涯的脉络和思想轨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
图书 | 和小说家过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和小说家过招》一书是著名文学批评家、上海《文学报》资深编辑朱小如的文学批评集。全书共分三辑,共收录文章43篇,书末附作者演讲记录一篇。本书全面收录了朱小如自1980年代以来的重要批评文章,比较系统地呈现了作者几十年批评生涯的脉络和思想轨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 目录 序 我看朱小如 / 施战军 Chapter Ⅰ 对《文学报·新批评》的一点批评 现代小说结构现象与本质的变化 中国经验叙事——兼谈近期长篇小说反讽、谐趣的叙述表情 转向:从“羞耻”到“过失”——评《小城之恋》与《伤心咖啡馆之歌》 走向:非压抑性文明的本能原动力——劳伦斯与中国当代文学 从“方法论”看“批评观”——读程德培新作《批评史中的作家》 理论批评回到常识——读郭春林的《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灾难母题与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 漫谈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的精神故里 挑战广西三剑客 道德的沉思——读费振钟的《堕落时代》 《弟弟最后的日子》:精神窄门之书 穿越时空的想象和对视——读赵柏田的《历史碎影》和《岩中花树》 天然去雕饰——刘家科散文集《乡村记忆》读后 Chapter Ⅱ 为《繁花》鼓掌 《白鹿原》:成功的叙事经验 关键全在一个“犯”字——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读解 陈世旭小说世界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一半是钦佩 一半是惋惜——杨显惠小说创作心态初探 不相一致而又始终一致 打开而不讲述的醉心故事——西飏小说论 当下女性的寓言故事——论姚鄂梅的小说特色 小说遭遇诗——细读李蕾长篇小说《欢喜》 对于生活的忠诚和报答——简评刘益善小说 贴己的感受,坦荡的胸襟——简评史生荣的小说 侠骨柔肠寸草心——李肇正小说论 情者文之经——读《太阳》 历史的名字叫“纸片”——评张者《老风口》 战争与人——评何顿《湖南骡子》 举重若轻——评晓苏的《酒疯子》 爱还是被爱——读贝拉的小说有感 有“深度”“难度”的畅销写作——读渡边淳一小说《女优》 Chapter Ⅲ 作家的深度和高度——由《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谈起捧读 无酒诗胆也开张——读车延高的诗作 声音:作为电影中一个积极的创作元素 性格的、生活的、间离的——西班牙影片《钻石广场》观感 电影的视觉高潮 闪电走在雷鸣之前——简评沙叶新的《太阳·雪·人》 新编越剧《孔乙己》的价值 越剧《乔少爷造桥》散议 有关“语文”的事 漫谈语文与文学写作的关系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和小说家过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小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380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2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2016106202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