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眼春秋--杨必位从艺漫语(上下)(精)》是杨必位先生的一本作品集,他以路边观澜的散淡的论说方式对中国绘画审美的嬗变过程、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及方法以及对山水画的形成作了简约的梳理。同时也有创作感悟的心情记录文字,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他的创作经历和艺术人生。该书收录了他的绘画作品200幅左右。
图书 | 画眼春秋--杨必位从艺漫语(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画眼春秋--杨必位从艺漫语(上下)(精)》是杨必位先生的一本作品集,他以路边观澜的散淡的论说方式对中国绘画审美的嬗变过程、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及方法以及对山水画的形成作了简约的梳理。同时也有创作感悟的心情记录文字,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他的创作经历和艺术人生。该书收录了他的绘画作品200幅左右。 目录 开篇:从美学散步中走来 散步中的心会启示 妙笔下的感悟心语 上篇:砚边心语 画路观澜 三水映月的遐思 残池浅影最销魂 游目骋怀于悠然的山水画中 看范宽与董源在朴实与平淡中的真诚追求 从无知的朦胧迈向有知的空灵 藉时代之春仰风骨之美 初探中国画中的“极端之美” 对中国画守与变的实践认识 高山下的感悟 刍议中西绘画互动中的审美观 图画中的多眼相济 自然的体验美意的联想 画眼春秋 阳台上的启示 读画三昧 个性表现的扬弃传统精神的回望 胸有丘壑笔畅墨澈 对笔墨的实践感言 逸乐之笔 艺林拾萃 含英咀华拂云觅经 虚谷作品中的气、形、意 2¨ 八大山人作品巾的忧愤心语表现 张大干作品中的灵心与情韵 观齐白石山水画的文人气息 读陈子庄的情愫之画 黄秋园山水的虚静有得 下篇:践履琐记 山高步微 思忆童真领略天趣 伴行在师友的情义之中 香径落弦音淡言有真味 0¨ 两江边上的记忆 散步中的逸然三峡 笔墨转换中的困惑 春山有墨 速写本上的随笔 大壑之恋 大漠寻真 黄河韵情 六盘秋兴 贺兰觅踪 胡杨魅影 高原清寂 风化中的宋境残石 太行石语 西柏坡、白毛女故乡纪实 故辙拾遗 浪迹缘语 梦呓之墨 残叶余韵 散步百望山 香在何处香在无心处 荷塘拾遗 芙蓉江畔的新松之思 却话物化中的自然 边缘文化人的故事 太古市场有感 漫谈中的觉醒交流中的释然 庙堂物语 蓝天下的綦江农民版画 后记:残境初识 近读杨必位 千岩竞秀妙笔神颐 参考引用书目: 杨必位作品精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画眼春秋--杨必位从艺漫语(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必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589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6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1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22 |
CIP核字 | 2014246191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71 |
宽 | 212 |
高 | 5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