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闲品秦淮八艳)(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少时看98版《鹿鼎记》,初见陈圆圆。惊艳不已。久知陈圆圆美名,等待陈圆圆出场一幕,当真是望穿秋水。

乍现之时,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昙花一现。终于得以一睹芳容后,这少年心事方才落定。当年,饰演陈圆圆的是TVB的梁小冰。在我对待女子样貌审美的私趣味当中,梁小冰不能算是国色美人,但出落得的确清净、水灵,倒也不失美人水准。

两年后,有了《小宝与康熙》,是台湾华视2000版《鹿鼎记》。当时,方才惊觉见着了真正的大美人陈圆圆。朱茵饰演。从儿时一部《射雕英雄传》里的蓉妹妹始,迷恋朱茵甚久。其人娇小玲珑,又美艳不可方物。姿色如画,唯一不足的也许是气韵不够。不过,她当真已算是我心目中好美的陈圆圆。只是,陈圆圆不会恰好是相似的模样。大约,更是灵动几分,更是雅静几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圆圆传》说她“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最好的声音、最好的姿容二者都在她身,实难以想象她举手投足之间是怎样惊为天人。但直至今日,却极少见当时文人摹写其样貌的字章。

原因大概只有一个:陈圆圆之美,令人词穷。也是因少见史册记载的缘故,陈圆圆一生真相难寻。从出生背景到终年离世,坊间流传的少许字章也是版本各异。大都是文人作品和笔记小说当中偶有描说。不过,事之根本总是不变的——譬如她的美,譬如她与吴三桂。

十几岁时,读金庸的《碧血剑》,当中有几处写到陈圆圆之美。金庸不惜笔墨,洋洋洒洒千余言,只为写陈圆圆之美。

可以想见的是,陈圆圆的美貌不是一家之说,是众口之言。见者倾心的容貌是什么样子的呢?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陈圆圆一出,总无差池。所谓“惊为天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陈圆圆,《明史》当中称之为陈沅,字畹芬,小字圆圆。明常州武进人。大约生于明代天启三年至天启五年间(公元1623至1625年),卒年不详,约是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关于陈圆圆的身世,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说。陈父是售卖杂货为生的“货郎”。《武进县志》记:“圆圆,金牛里人,陈姓氏,父业惊闺,俗称陈货郎”。陈父虽是货郎,却尤爱曲艺,倒是风雅。虽家境普通,但也略有积蓄,陈父时常邀请戏子入家唱戏。后来,甚至供养了一批戏子在家中。

最难的事是热爱。热爱一个人、一件事皆是如此。总是不计代偿,甚至舍命拼死。今日有陈父为曲艺倾家荡产,来日里便有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陈父散尽积蓄,为的不过就是日日听曲儿。唯一好的是,陈圆圆自幼耳濡目染,有了唱戏唱曲的根基。   根基这个东西也是难得。跟天赋一样,是后天难以弥补的。陈圆圆虽不算是曲艺世家,但也是在曲艺声中长大的女子。来日里,自然要比旁人唱得更婉转动听。

后来,陈家败了,陈父无力供养女儿,便将其送往姨母家中。陈圆圆的姨母是个“养瘦马”的人。就是领养幼女,待其长大再卖给别家做妓做妾。就是所谓“人贩子”的意思了。跟随姨母,出落成大美人的陈圆圆自然是不会有好去处。

第二说。说陈圆圆,本姓是邢。家道中落邢父贫病而死之后被寄养到了姨父家中,改姓为“陈”。姨父是货郎,在这一说里,“陈货郎”非是其生身父亲,是养身姨父。陈货郎痴迷曲艺散尽家财变卖女儿的说法与前一种大抵是一致的。

生不能决定,但死可以。

仿佛生得好坏便是要决定一生一世似的。至少,之于陈圆圆而言,是这样的。出身贫良,又入贱籍,沦为歌妓。她可以决定的事情实在太少。以至于,后来的人生,虽觉美人攻于心计,但陈圆圆筹谋的也不过只是保全自己的微贱之躯,也不过只是一个安稳静好的下半生。

P126-130

目录

序言 假如此生可以不提生计与爱情

素心 [马湘兰]

浣花 [柳如是]

媚生 [顾横波]

如烟 [陈圆圆]

绣佛 [卞玉京]

玉凋 [李香君]

青莲 [董小宛]

红烬 [寇白门]

序言

假如此生可以不提生计与爱情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乌衣巷》是老少皆知的一首诗。旧时年里金陵城的烟火况味莫不在其话下。而今南京城的朱雀桥、乌衣巷亦是四方游人趋之若鹜之地。常年都是极有人味的一个好地方。商贩、小吃、老房、旧河,也一一都保有极是古朴端庄的模样。

家距金陵不过三十公里,驱车不足一小时便到。少时不常出门也知道,南京城是离家好近的一座城。这当中一条秦淮河,更是不少游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去河边小坐,听人声、看风景,都是上佳的。

只是,平日里,大约鲜有人会想起,这河畔数百年前曾是媚声妖娆的烟花柳巷,也不再轻易谈起昔年住在这秦淮河边艳绝群芳的那八个女子。往事依依,难再回。

而今凭吊,只叹福薄,不能一睹旧时伊人风采。念及当年曾有那么一群文人骚客却在这秦淮河边一枕桃花享尽了风流,竟忍不住心下生有几分嫉妒。

近日,连续去了几回秦淮河,心下百感。秦淮河,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远在石器时代,流域之内便有故事。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便似锦繁华,人丁兴旺。

至六朝时代,始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至宋代,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至明代,更是到了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又有了这艳绝于史册的“秦淮八艳”之故事久传于世。想那旧时年,此处放眼望去,满目定是:

秦楼楚馆,

画舫凌波,蛔桨声灯影。

数年前,便起了写秦淮八艳的念头。只是不想,一别至今日。方才提笔写就。读余怀的《板桥杂记》,心中惘然。昔日美人如画,孤身侧倚秦淮岸边,看往来行客,所求亦不过只是能得一良人青眼,朝暮贴侍,有家有人有顾爱,如此便可知足一生,聊度一世。以才色事人,求的是生,亦是爱。到而今,旧事皆已苍凉。

那些年的老旧时光,是没有机会复返的。那些年的秦淮风影,亦是再不能得见。往事到底是沧桑了。连美人也迟暮,不在了。能做的,也就只是当一回事后诸葛,提笔写一写,假装自己前生前世是朱雀桥边寂寞的江湖看客。

一萧一剑,竹杖芒鞋,来此游过。

有古画《金陵八艳》,壁挂里是八美人旖旎。陈圆圆、马湘兰、卞玉京、寇白门、李香君、顾横波、柳如是、董小宛。大约是画者私心里照此排了位次。其实是徒然,煞了风景。但也是至此,方才有了“秦淮八艳”的说法。也可备为一观。毕竟,她们是秦淮河边万紫千红里最殊胜的几点风情。

旧时,妓女亦有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明代秦淮一带妓女便有“南曲” “北曲”之分的说法。南曲,指的便是才色出众的艺妓,以艺事人,通常不出卖肉身。且美人身侧皆有丫鬟侍奉,形同大家小姐。秦淮八艳如是。北曲,则是身价、地位较低的一族,多以色事人,境况凄凉。

文人狎妓之风是旧时传统,历史已久。与才色品格出众的艺妓交往,在文人心中更是一件上上风雅之事。大诗人自居易便曾蓄妓二三,以悦目赏心。所谓“风流”,是放浪不羁,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是红袖添香、美人在侧的一点文人恋世情怀。

古有“秦淮八艳”。

今有“金陵十三钗”。旧影秦淮,雅集丽品。绿树生花,叶叶关情。只愿一支拙笔能触及旧日之一二风情。

王臣

二○一五年七月

内容推荐

《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闲品秦淮八艳)(精)》作者王臣以男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秦淮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文笔极具美感,有很高的辨识度,清新唯美、感情细腻而有韵味的文字风格一贯被读者所喜欢推崇。

编辑推荐

王臣著的《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闲品秦淮八艳)(精)》讲述了:秦淮河畔,曾经有那么一群女人,她们集美貌才情智慧于一身,如烟花般绚烂,如湖水般静美,如惊鸿般闪亮,也如昙花般落寞……曾经令多少男子为之倾倒,他们爱的到底是她们的绝世美貌,还是爱她们高贵圣洁的灵魂?历史流传至今,仍为人所传颂,她们衬得起“绝世佳人”的美赞,因为无论他们各自的命运如何颠沛流离,她们始终没有沉沦,且保有一颗赤子之心。难得的不是绝世的皮相而是内心深处不逊须眉的英豪侠气。她们也告诉我们,无论是迟来的,还是早遇的,只要令你心动的,那便是爱了。遇到了那个人,就要像她们一样,轰轰烈烈的毫无保留的去爱,去珍惜,不问值不值得。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这样才不枉此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相识莫相忘且行且珍惜(闲品秦淮八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8644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6178979
中图分类号 K828.5=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