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作者张英霖是远征军众多军人中的一员。他1943年参加远征军,受汽车驾驶训练。学成归国后,参加反攻南宁战役等军事活动,运送军用物资和人员往返于云、贵、桂等地。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厚厚的八本日记。光阴荏苒,如今,在世的远征军军人已经不多。在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张英霖决定将当年写下的日记结集出版,向后辈讲述自己的从军经历和心路历程,呼吁世人勿忘历史。

内容推荐

《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张英霖参加远征军驻印部队时记的《从军日记》,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这一部分了;第二部分是附录一:《我对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学生从军热潮兴起的回忆和认识》,以使读者了解参加远征军的经过及对那次学生从军的看法;最后一部分是附录二:《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三合一集,取名《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出版,以飨读者。

目录

自序

《从军日记》

第一册:学成返国途中

 (1945年6月21日一7月8日印度缅甸云南)

第二册:出差奔赴前线

 (1945年7月9日一12月1日云南贵州广西)

第三册:退伍当老百姓

 (1946年1月1日一8月9日西南中南华东)

附录一

 我对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学生从军热潮兴起的回忆和认识

附录二

 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上)

 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中)

 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下)

试读章节

6月21日,雷多兵营回国出发前的那天夜里

一个整夜,都在忙着出发,说不出的焦急,也说不出的兴奋。

怕雨耽误了行程,因而我不时到院子里看看漆黑的天,残缺的月亮从浓云里透出一些淡黄色的光,刚才落过的雨从帐篷上滴下来,一声接一声地给长夜更添了些空寂。

从九连倪连副(倪永宁,技术兵团三营九连连副,是我同伍好友张振华的中学同学和安徽怀远同乡。张是国立二中的学生,打得一手好篮球,与我同为汽十团篮球代表队的前锋。他善演京戏老生,是可登台的票友,完全有条件下海,但他为人清高,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问题,自从我离开部队后一直非常记挂他,但再无联系。_2011年5月整理打字时注,以下用“自注”表示)的帐篷里回来已近十一点钟了,我有心无意地躺下,说什么也睡不着,一个钟点像极短的刹那,哨音便吹了起来,接着在漆黑的院子里勉强吃了些饭。由于从营房到公路的道上泥泞得很厉害,所以我们全部的给养、行李必须靠自己搬运到外边。于是,这沉重的工作从凌晨一点忙到四点才完成。幸好我因连发疟疾初愈,被免除了勤务,一个人在帐篷里看守行李。(说起这场疟疾,可一直追溯到1938年初到湖北郧阳国立六中前身的国立湖北中学初中一年级读书的时候,那时离开了家人的照顾,挤住在郧阳孔庙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里,夜里蚊子特多,其中就有停落在墙上、尾巴翘成四十五度角的疟蚊。因为没有蚊帐,又不知预防,不久就害起了疟疾,我发的是隔日疟,不发的那天与常人无异,待发的那天先是发冷,冷得手脚冰凉、牙齿打颤,渐渐地又开始发热,热得大汗淋漓、昏天暗地。所以疟疾也叫寒热病,十分伤害身体。当时疟疾已有特效药,汉译名称叫“金鸡纳霜”,学名叫“奎宁”,俗呼冷热丸。本来这种药不贵,农村小店均有卖,叫“唐拾仪奎宁丸”。但是湖北郧阳是个偏僻县城,我们学校师生员工多达三四千人,疟疾又是以蚊子为媒介的传染病,我校有近千人在发疟疾,郧阳的药店一下子全卖光了。吃不上特效药,各种土方便都出来了。例如没有药吃可以“躲”。隔日疟是定时发作的,到了要发病那天,事先可以“躲”。有的跑到野外偏僻的地方,有的去看戏,也有的去赌钱,总之要千方百计忘记发病的事,实际上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说来也真有效,我就躲掉了好几次,当然这是无法根治的。也有人为了治病去求神,找巫婆,还有吸鸦片烟的,等等。从此我便成了老病号,时犯时好,从湖北带到四川,又带到了印度,前后有四五年之久,虽不是天天犯病,但对健康是很不利的。记得在回国途中又发病了,气得我一下子吃了十多粒阿的平,疟疾是止住了,至今不曾再发,但当时浑身泛黄,耳鸣不止,好久好久之后才恢复正常。考虑到今天的青年人已不知疟疾为何物,故而写了上面一段患病的经历。有关阿的平这一治疗疟疾的代替药,在雷多时我还闹过一场笑话,详见《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这里就不去说了——自注)

当我背了背包走向外面的公路时,天已大亮了。感谢老戴(名鸿博,他是原国立六中四分校的学生,英文特好,在印度时调配到我们连上的四川籍老翻译不在,主持我们驾驶训练的美国罗伯逊上尉常常要他充当我连的翻译,美国人呼喊他的姓氏“Tai”,因此连上的人都跟着这样称呼他。回国后我们共开一部车。他有一些传奇式的故事,容后慢慢道来——自注),他辛苦地扛着我的行李走了一里多坏路(说是坏路,那是一点也不错的。它是雨季中汽车频繁行驶所造成的,为什么不修?那儿的营房原本要报废了.由于我们回国前要在雷多进行泥泞驾驶训练,临时住在那里,我们走后就无人居住了。它原本是在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中开辟出来的,营房报废后仍旧回归原始森林。记得1955年“肃反运动”时,我所在的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的一个支部书记在斗争会上审问我:“你老实回答,你们为何要住在原始森林里?”我当即答复:“不住在原始森林里,难道可以住到天上去吗?因为遍地都是原始森林啊!”当然他们是按照上级布置的任务主观想象地去挖革命队伍中隐藏的敌人,所以可以毫无根据地怀疑你,但由于想象过于丰富,所以提出以上滑稽可笑的问题。

P3-P4

序言

在这本集子里,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参加远征军驻印部队时记的《从军日记》,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这一部分了;第二部分是附录一:《我对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学生从军热潮兴起的回忆和认识》,以使读者了解我参加远征军的经过及对那次学生从军的看法;最后一部分是附录二:2006年我重返印度时写的《六十年后重返印度观感及二战时驻印回忆》。三合一集,取名《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出版,以飨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从军日记》是从回国的那天夜里开始写的,这是因为在印度的半年时间里,实在太紧张了。在四十几度高温下起早摸黑地操练且不去说它,到美军汽车学校学习汽车驾驶,要求在一个月里学会,真是既兴奋又怕被淘汰。幸而经过自己努力,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严格的考试,并且被留作助教。在经过了两个月紧张的助教生活之后,这时中印公路打通了,于是我们接到回国的命令,乘坐由美国兵驾驶的车队沿中印公路回国,日记便是从这时开始记的。

记日记并不难,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有记日记的习惯。难的是,在流动的生活中坚持记并妥善保存。凡是了解旧中国情况的人都知道,那时的中国公路是很落后的,除了西南公路是双行道外,许多公路都是单行道。例如我常跑的从贵州到广西的沙八公路(沙子岭到八渡),那时就是这样一条单行路。错车时稍有不慎就会碰撞甚至翻车。晴天车过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打滑,故而行车速度很慢。加以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对沿途部队的食宿毫无设施,全靠自己解决,所以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几乎天天露宿在旷野,并且要换地方,流动性很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写下了那些日记。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是那时有一种向上的进取心在支持着我,每天记日记的时候常常提醒自己:今天进步了没有?有什么缺点?正是靠着这种内心向上的愿望,我度过了那些奔波的日日夜夜。

至于日记的内容,主要是记写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想的事情。比较珍贵的是,在经过缅北密支那和八莫时所看到的战场情况。那时中印公路刚打通不久,缅北战争胜利的消息还在到处传送。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士气方面完全压倒了日本鬼子兵,在缅甸战场上获得了全歼的战果,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威望。受此鼓舞,在滇西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连连胜利,不过战争惨烈的程度要严重得多,这些在我经过的时候都看到了,也记下了。还有几座新修的烈士公墓,我也怀着崇敬的心情祭拜了,这些在我的日记里都有记载。另外,沿途的一些风土人情也有少量记述。除此之外,比较多的是记下了我亲身经历的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黑暗,常常为此而感叹和义愤。正是这些因素,促使我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离开了国民党部队,投身于反对内战的学运之中,并在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而找到了奋斗的方向,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因此,我非常珍视我的日记,因为它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曾给我很大的帮助。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我虽然参加了远征军驻印部队,却未和日本鬼子面对面地拼杀过,也未负过伤,因此,我从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抗战的英雄。我只是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投笔从戎,成为千千万万个抗日战士中的普通一员,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在我耄耋之年还能有机会把我的《从军日记》结集出版,以飨读者,我感到无上光荣和无比幸运。更感欣慰的是,我的八本《从军日记》手稿已捐赠给苏州市档案馆。

在即将付印的时候,特作以上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远征军战士的从军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英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5834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5217068
中图分类号 I266.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