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贲所著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精)》一书主要论述:从人的存在价值和与之相称的、有尊严的公共生活来思考记忆,记忆就会对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记忆?记忆什么?以何种形式记忆?偏重什么记忆对象?如何在记忆中汲取人类共同的教训?等等。没有成为公共政治思考的个人道德思考很容易被当作一种多余的声音,然后被人忘却。
图书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徐贲所著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精)》一书主要论述:从人的存在价值和与之相称的、有尊严的公共生活来思考记忆,记忆就会对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记忆?记忆什么?以何种形式记忆?偏重什么记忆对象?如何在记忆中汲取人类共同的教训?等等。没有成为公共政治思考的个人道德思考很容易被当作一种多余的声音,然后被人忘却。 内容推荐 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关心的不是我们“愿意”记忆什么,而是“有道德责任”记忆什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邪恶事件。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以牙还牙,而是为了厘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对历史的过错道歉,目的也不是追溯施害者的罪行责任,而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错。 作者徐贲写《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精)》一书的初衷是提供一些与人道灾难有关的历史知识,并提醒一些与记忆伦理、道德思考和价值抉择有关的问题。这个初衷至今没有改变。然而,不幸的是,新一代人对历史灾难的知识与思考和抉择之间的脱节与错乱,比我当初写这部书的时候更严重了。此次再版也许正是一个再次提醒这些问题的机会。 目录 增订版序言 灾难创伤和集体记忆 序言 前言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第一辑 政治和存在主义 以骄傲的反抗积极生活:阿伦特和存在主义 往事和争议:《艾克曼在耶路撒冷》 抗恶的防线:阿伦特论“思想”和“判断” 公民政治和文学的阿伦特 公共视野中的“革命”和“政治自由” 站在极权道德废墟上的雅斯贝尔斯 世界公民和理性破碎的世界:雅斯贝尔斯的普世主义信念 存在主义在美国 干净的手和肮脏的手:存在主义政治的分歧 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 个人良知和公共政治:捷克现象学回顾 第二辑 记忆和见证 为黑夜作见证:维赛尔和他的《夜》 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 “记忆窃贼”和见证叙事的公共意义 “罪人日记”的见证 公共传媒和创伤记忆 灾难见证和公民运动 我也会是艾克曼吗?电醒世界的社会心理实验 人性—文化—制度:文化决定论和纳粹极权 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 施米特现象和右翼批判理论:《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想中的施米特》 “施米特热”和国家主义 注释 增订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265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93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24 |
CIP核字 | 2015098535 |
中图分类号 | B82-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58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