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师说(痴玩雅趣)(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沈从文编著的《师说(痴玩雅趣)(精)》是现代文化名家关于痴玩雅趣的作品汇编,爱书的,写字的,画画的,爱好小动物的,收藏的……对读者而言,不仅集文化、艺术、鉴赏、收藏参考于一书,也从侧面了解了这些大家的另一面,非常有意思。精选的十几位名家的散文作品,从各个方面畅谈那些关于痴玩、雅趣的事。

内容推荐

收藏、雅玩是社会热点,使得几乎每个人都有收藏或痴玩雅趣的情怀,“古物的迷人之处,是它的美质,是它的时代感。经由一件古物,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穿越时代的迷雾,看到一丝丝古代的亮光。它透露着人性的光辉,隐隐暗示着人生的戏剧。”沈从文编著的《师说(痴玩雅趣)(精)》所选作品都是名家作品,全景展现了收藏、雅趣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对当下人生活的影响。所选大家,有些对古物有专门研究,读者不仅会了解到古物的浓厚,也能体会到那些大家对于古物的情怀;有一些虽是大家,对古物、现代艺术品并不擅长,却有一些痴癖雅好,或许正好你我也有某些爱好和情怀,与大家感同身受。

目录

谈文说爱

 文物·旧书·毛笔(朱自清)

 买书(朱自清)

 失书记(郑振铎)

 文章杂事——写字·画画·做饭(汪曾祺)

醉画人生

 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傅抱石)

 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傅抱石)

 彩色木刻画的创作(郑振铎)

 论形体——介绍唐仲明先生的画(闻一多)

 学画回忆(丰子恺)

 观画记(老舍)

 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老舍)

千丝万缕

 花边(沈从文)

 谈广绣(沈从文)

 蜀中锦(沈从文)

闲余玩乐

 小动物们(老舍)

 小动物们(鸽)续(老舍)

 猫(郑振铎)

 夏天的昆虫(汪曾祺)

 社戏(鲁迅)

 看花(朱自清)

 花会(朱光潜)

 草木春秋(汪曾祺)

 打弹子(朱湘)

试读章节

文物·旧书·毛笔

这几个月,北平的报纸上除了战事、杀人案、教育危机等等消息以外,旧书的危机也是一个热闹的新闻题目。此外,北平的文物,主要的是古建筑,一向受人重视,政府设了一个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并且拨过几回不算少的款项来修理这些文物。二月初,这个委员会还开了一次会议,决定为适应北平这个陪都的百年大计,请求政府“核发本年上半年经费”,并“加强管理使用文物建筑,以维护古迹”。至于毛笔,多少年前教育部就规定学生作国文以及用国文回答考试题目,都得用毛笔。但是事实上学生用毛笔的时候很少,尤其是在大都市里。这个问题现在似乎还是悬案。在笔者看来,文物、旧书、毛笔,正是一套,都是些遗产、历史、旧文化。主张保存这些东西的人,不免都带些“思古之幽情”,一方面更不免多多少少有些“保存国粹”的意思。“保存国粹”现在好像已成了一句坏话,等于“抱残守阙”,“食古不化”,“迷恋骸骨”,“让死的拉住活的”。笔者也知道今天主张保存这些旧东西的人大多数是些五四时代的人物,不至于再有这种顽固的思想,并且笔者自己也多多少少分有他们的情感,自问也还不至于顽固到那地步。不过细心分析这种主张的理由,除了“思古之幽情”以外,似乎还只能说是“保存国粹”;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先民的优良的成绩,所以才值得保存,也才会引起我们的思念。我们跟老辈不同的,应该是保存只是保存而止,让这些东西像化石一样,不再妄想它们复活起来。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关于拨用巨款修理和油漆北平的古建筑,有一家报纸上曾经有过微词,好像说在这个战乱和饥饿的时代,不该忙着办这些事来粉饰太平。本来呢,若是真太平的话,这一番修饰也许还可以招揽些外国游客,得些外汇来使用。现在这年头,那辉煌的景象却只是战乱和饥饿的现实的一个强烈的对比,强烈的讽刺,的确叫人有些触目惊心。这自然是功利的看法,可是这年头无衣无食的人太多了,功利的看法也是自然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公家用钱,并没有什么通盘的计划,这笔钱不用在这儿,大概也不会用在那些无衣无食的人的身上,并且也许还会用在一些不相干的事上去。那么,用来保存古物就也还不算坏。若是真能通盘计划,分别轻重,这种事大概是该缓办的。笔者虽然也赞成保存古物,却并无抢救的意思。照道理衣食足再来保存古物不算晚;万一晚了也只好遗憾,衣食总是根本。笔者不同意过分地强调保存古物,过分地强调北平这个文化城,但是加强管理使用文物建筑,以维护古迹,并不用多花钱,却是对的。

旧书的危机指的是木版书,特别是大部头的。一年来旧书业大不景气。有些铺子将大部头的木版书论斤地卖出去造还魂纸。这自然很可惜,并且有点儿惨。因此有些读书人出来呼吁抢救。现在教育部已经拔了十亿元收买这种旧书,抢救已经开始,自然很好。但是笔者要指出旧书的危机潜伏已经很久,并非突如其来。清末就通行石印本的古书,携带便利,价钱公道。这实在是旧书的危机的开始。但是当时石印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说是错字多,固然,主要的还在缺少那古色古香。因此大人先生不屑照顾。不过究竟公道,便利,又不占书架的地位,一般读书人,尤其青年,却是乐意买的。民国以来又有了影印本,大部头的如《四部丛刊》,底本差不多都是善本,影印不至于有错字,也不缺少古色古香。这个影响旧书的买卖就更大。后来《四部丛刊》又有缩印本,古气虽然较少,便利却又加多。还有排印本的古书,如《四部备要》、《万有文库》等,也是方便公道。又如《国学基本丛书》,照有些石印本办法,书中点了旬,方便更大。抗战前又有所谓“一折八扣书”,排印的错误并不太多,极便宜,大量流通,青年学生照顾的不少。比照抗战期中的土纸本,这种一折八扣书现在已经成了好版了。现在的青年学生往往宁愿要这种排印本,不要木刻本;他们要方便,不在乎那古色古香。买大部书的人既然可以买影印本或排印本,买单部书的人更多乐意买排印本或石印本,技术的革新就注定了旧书的没落的命运!将来显微影片本的书发达了,现在的影印本排印本大概也会没落的罢?

至于毛笔,命运似乎更坏。跟“水笔”相比,它的不便更其显然。用毛笔就得用砚台和墨,至少得用墨盒或墨船(上海有这东西,形如小船,不知叫什么名字,用墨膏,装在牙膏似的筒子里,用时挤出),总不如水笔方便,又不能将笔挂在襟上或插在袋里。更重要的,毛笔写字比水笔慢得多,这是毛笔的致命伤。说到价钱,毛笔连上附属品,再算上用的时期的短,并不见得比水笔便宜好多。好的舶来水笔自然很贵,但是好的毛笔也不贱,最近有人在北平戴月轩就看到定价一千多万元的笔。自然,水笔需要外汇,就是本国做的,材料也得从外国买来,毛笔却是国产;但是我们得努力让水笔也变成国产才好。至于过去教育部规定学生用毛笔,似乎只着眼在“保存国粹”或“本位文化”上;学生可并不理会这一套,用水笔的反而越来越多。现代生活需要水笔,势有必至,理有固然,“本位文化”的空名字是抵挡不住的。毛笔应该保存,让少数的书画家去保存就够了,勉强大家都来用,是行不通的。至于现在学生写的字不好,那是没有认真训练的缘故,跟不用毛笔无关。学生的字,清楚整齐就算好,用水笔和毛笔都一样。

书评(媒体评论)

成都整年难得见太阳,全城的人天天都埋在阴霾里,像古井阑的苔藓,他们浑身染着地方色彩,浸润阴幽,沉寂,永远在薄雾浓云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朱光潜

这些红的、白的弹子在绿呢上无声地滑走,很像一间宽敞的厅里绿毡毹上面舞蹈着的轻盈的美女。她披着鹅毛一样白的衣裳,衣裳上面绣的是金线的牡丹,柔软的细腰上系着一条满缀宝石的红带……——朱湘

花边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古代不仅妇女独擅专利,男子衣服也必用边沿。——沈从文

我爱什么,什么就好,没有客观的标准。“客观”,顶不通。——老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师说(痴玩雅趣)(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8446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6058976
中图分类号 I216.1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5:12